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8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258篇
林业   325篇
农学   215篇
基础科学   264篇
  486篇
综合类   1693篇
农作物   128篇
水产渔业   154篇
畜牧兽医   338篇
园艺   103篇
植物保护   101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53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98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217篇
  2009年   205篇
  2008年   218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为了解决人工监测草原放牧牛运动行为工作量大、监测精度低的问题,试验提出一种基于二叉决策树分类模型的草原牛行为识别方法,即选取草原牛颈部三轴加速度计采集数据的X轴、Y轴、Z轴方差、均方根、平均值及三轴总体的矢量幅度(signal vector magnitude, SVM)和幅度(singal magnitude area, SMA)共11种统计特征量来构建查准率-查全率曲线(P-R曲线),通过P-R曲线获取各统计特征量所对应的最优行为类别分组方式及最优阈值,利用信息增益作为选择标准来构建二叉决策树分类模型,运用此模型对草原牛的躺卧、反刍、采食及慢走四种运动行为进行分类识别,并与K-均值(K-means)聚类算法比对。结果表明:K-means聚类算法只能识别躺卧行为,难以区分反刍、采食及慢走三种运动行为,但二叉决策树分类模型能够有效地将躺卧和慢走行为从躺卧、反刍、采食及慢走四种行为中识别出来,查准率和查全率均达到0.760以上。说明二叉决策树分类模型较常用的K-means聚类算法可更有效地完成草原牛行为分类,并且准确率更高。  相似文献   
82.
微塑料可以吸附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可能会影响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吸附和迁移等环境行为,其影响与微塑料和农药的类型有关。为明确微塑料对异菌脲在土壤中环境行为的影响,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聚酰胺 (PA) 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 微塑料对异菌脲在土壤中吸附、迁移、淋溶和降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含2% (质量分数,下同) PMMA土壤和含2% PA土壤的土壤吸附常数 (Kf) 分别是对照土壤的2.9倍和1.2倍;在pH 4 ~ 7范围内,土壤对异菌脲的吸附容量随pH值的增加而增加;异菌脲在对照土壤、含2% PA土壤、含2% PMMA土壤中的比移值 (Rf) 分别为0.12、0.097和0.091,在第一段土柱中的含量分别为85.4%、100%和100%;异菌脲在对照土壤、含2% PA土壤和含2% PMMA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19.8、26.7和40.8 d。研究表明,微塑料通过提高土壤对农药异菌脲的吸附能力,抑制了异菌脲在土壤中的迁移和淋溶,延长了其在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因而可能会加剧其对表层土壤环境的威胁。  相似文献   
83.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不连续凝胶电泳技术对星突江鲽Platichthys stellatus野生亲本繁殖子一代的同工酶进行了检测.分析了44个样本的9种同工酶在肌肉中的表达情况.9种同工酶共记录了20个基因座位,其中Amy-3、Gdh、Ldh、Me和Sdh-1共5个座位呈多态,多态座位百分数是25%.平均每个座位的等位基因有效数值A,为1.204 6,预期杂合度H_e 为0.107 8,实际杂合度H_o为0.182 9.同时还分析了星突江鲽各个多态座位的Hardy-Weinberg遗传偏离指数d.这些数据说明,星突江鲽野生亲本繁殖子一代的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有利于对其资源进行开发以及对其遗传育种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84.
中国对虾幼体的聚缩虫病是对虾育苗中常见的、危害较大的虾病,它感染速度快,几天之内便可使培育池中的对虾幼体80%以上感染,如不及时防治,可导致育苗失败。 一、病原体 对虾幼体聚缩虫病的病原体常见种是树状聚缩虫,属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缘毛目、钟虫科。聚缩虫寄附于中国对虾蚤状幼体、糠虾幼体、仔虾及成虾的体表和鳃。 二、发病过程及症状 对虾蚤状幼体、糠虾幼体及仔虾都容易感染聚缩虫,尤以蚤状幼体、糠虾幼体的聚缩虫病危害最大。1999年,大连市金州区北海村育苗室对虾蚤状幼体第Ⅲ期时,5月14日发现第20号培育…  相似文献   
85.
凡纳滨对虾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5个SSR位点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色检测,探究凡纳滨对虾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供试的凡纳滨对虾群体在5个SSR位点上有2~4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3个,平均杂合度0.5755,平均多态信息量0.4864,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2.5053.全群基因纯合度0~0.8,平均0.3917.显示该凡纳滨对虾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处于中度多态.  相似文献   
86.
本实验采用单因子浓度梯度法,以添加不同质量分数(0.0%,0.5%,1.0%,2.5%,5.0%,10.0%)聚β-羟基丁酸酯(PHB)的人工配合饲料饲喂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20 d后,对其进行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感染测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PHB对凡纳滨对虾抵御WSSV侵染能力的影响,并选择最高免疫保护率(RPS)组进行不同时间点基因表达量分析。研究发现,PHB对感染WSSV对虾的存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感染WSSV的对虾平均存活时间随PHB浓度上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饲喂PHB对虾的平均存活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其中1.0%PHB浓度组对虾平均存活时间最长,且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及5.0%PHB浓度组(P0.05)。分析各组对虾体内病毒含量,发现1.0%PHB浓度组对虾病毒含量在实验前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虾感染WSSV后,对对照组及1.0%PHB实验组对虾前48 h内6个采样时间点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溶菌酶(lzm)及抗菌肽(abp)5个基因进行表达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基因表达趋势在两组间无显著区别;投喂PHB的对虾在感染WSSV后血淋巴中sod、cat、gsh-px和lzm表达量呈现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且分别在6 h、6 h、3 h、6 h达到最大值;abp在WSSV感染3 h内急速下降,随后在12 h达到最大值后又下降;另外饲喂PHB对虾体内免疫基因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结果说明,PHB能够提高凡纳滨对虾对WSSV的抵抗力,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虾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87.
灰色系统理论在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程度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谢骏 《水利渔业》1997,(4):9-12
简介了灰色聚类方法,并应用了湖泊富营养化的评价中。对我国8个湖泊的富营养化的评价结果结果表明:重富营养湖泊由强致弱为:东山湖〈玄武湖〈甘棠湖〉西湖〉巢湖;中富营养湖泊为:邛海〉博斯腾湖;中营养湖泊:洱海。  相似文献   
88.
基于核K—均值聚类算法的植物叶部病害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针对植物叶部病害图像的特点,首先对采集到的玉米病害彩色图像采用矢量中值滤波法去除噪声,然后提取玉米病叶彩色图像的纹理特征和颜色特征作为特征向量,利用Mercer核,把输入空间的样本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进行K-均值聚类以及植物病害识别.试验涉及的4种玉米病害识别正确率达82.5%,核K-均值聚类方法适合玉米叶部病害分类.  相似文献   
89.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PAGE)法 ,检测了江引系列 7个小菊品种的叶片过氧化物酶 (POD)同工酶 ,并利用信息量谱系聚类的方法 ,对品种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初探。结果表明 ,品种间亲缘关系相对远近大致可分为 5大组 :江引 11号 ;江引 1号 ;江引 15号 ;江引 12号和江引 5号 ;江引 16号和江引 6号。组间遗传差异较大 ,组内亲缘关系最近。江引 11号在 1 63信息增量水平上与江引 15号亲缘关系较近。江引 11号与供试其他品种间亲缘关系最远。  相似文献   
90.
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探讨不同浓度的洗衣粉溶液对泥鳅体内不同组织(血液、心脏、肝脏、肾脏等)中可溶性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组泥鳅不同组织中可溶性蛋白的电泳条带较正常泥鳅有明显的增添、缺失等变化,表明洗衣粉有一定的毒性,能对泥鳅体内重要蛋白的合成和表达产生重要影响,这是因为洗衣粉干扰了泥鳅体内蛋白质的正常合成秩序,参与了蛋白质合成酶系中的竞争或抑制,进而导致泥鳅体内蛋白质产生质和量的增减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