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2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180篇
林业   17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7篇
  13篇
综合类   733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541篇
畜牧兽医   269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5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鲤病毒病原的感染性测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查明养殖鲤(Cyprinus carpio)突然大批发病死亡的原因,对鲤病样品进行了细胞攻毒、空斑测定、电镜观察,以及鱼体感染等实验。先以患病鲤的组织匀浆液,经过滤后,分别接种到草鱼鳍条细胞(GCF)、鲤上皮瘤细胞(EPC)等14种培养细胞中。利用倒置显微镜观察显示,在1-2d内,该病鱼组织匀浆液可使其中9种细胞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收集出现病变的细胞液(即病毒悬液),进一步进行病毒滴度检测、空斑测定和鱼体感染实验。结果显示,在GCF细胞上的病毒滴度为10^7.3TCID50/mL;在FHM,TSB和GCO等细胞中可产生直径1~4mm的圆形空斑,空斑的大小与宿主细胞的种类和接种的病毒浓度有关。通过对感染细胞制备的超薄切片和病毒负染样品进行电镜观察,显示这是一类呈典型子弹头样的弹状病毒颗粒。感染了病毒悬液的鲫和鲤先后在第2天和第3天开始出现病症,间隔1~2d后发病的鱼开始死亡,至第14天,两种感染鱼的死亡率均达到83.3%。收集人工感染后濒死的鲫和鲤,分别制备组织匀浆液,回接感染鱼类培养细胞,24h内能使其出现与原发病鲤组织匀浆液所引起的类似的细胞病变。因此证实患病鲤是由病毒病原感染所致。[中国水产科学,2006,13(4):617—623]  相似文献   
82.
为构建嗜水气单胞菌ompA和flaA基因重组干酪乳杆菌并分别检测其表达产物对鲤生长及免疫效果的影响,实验将目的基因克隆至乳酸菌穿梭表达质粒pPG612中,并电转至干酪乳杆菌中,经诱导后包被饲料对鲤进行饲养56 d,称重并采集血清及组织,分析生长指标及免疫指标变化。在56 d饲养免疫结束后结果显示,生长指标显示重组干酪乳杆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表明重组干酪乳杆菌对生长无影响;免疫效果分析显示,血清中IgM表达水平显著上升。血清中AKP、LZM、SOD、CAT、C3和C4也均显著升高。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免疫后肝脏、脾脏、头肾及肠组织中的细胞免疫因子基因IL-1β、IL-8、TNF-α、 NF-κB、 TLR5及MYD88的表达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显著提升;其中TLR5及MYD88表达量在Lc-mcs-flaA组高于Lc-mcs-ompA组。攻毒后Lc-mcs-ompA与Lc-mcs-flaA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59%与54%,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表明,本实验构建的重组干酪乳杆菌Lc-mcs-ompA与Lc-mcs-flaA免疫鲤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反应,进而提高自身存活率,为预防鱼类嗜...  相似文献   
83.
散鳞镜鲤、团头鲂及其杂交F1肌肉营养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生化分析方法对散鳞镜鲤、团头鲂及其杂交F1肌肉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并比较。结果表明,交杂种F1肌肉中的水分含量为77.89%、灰分含量为5.52%,均低于亲本;脂肪含量为4.77%,高于团头鲂,低于散鳞镜鲤;F1的氨基酸含量为77.89%,低于双亲,但大多成分含量与散鳞镜鲤相当。在总体水平上,杂交种品质得到初步的改良。  相似文献   
84.
池养条件下黄河鲤仔稚鱼的生长及形态发育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生产试验过程,对黄河鲤仔稚鱼生长过程中的形态特征进行了初步描述,研究了仔稚鱼的生长以及全长、体长、体重的相互关系。从初孵仔鱼发育至稚鱼约需12天左右,全长达到13.4-21.7mm。仔鱼期体长的增长大于体重的增长;而进入稚鱼期后,体重的增长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85.
在鲤日粮中分别添加2、4、8、16、32 mg/kg的阿维拉霉素,对平均体重为4 g的鲤连续投喂84 d,研究了阿维拉霉素对鲤的促生长效果及其对鱼体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添加4 mg/kg和8 mg/kg的阿维拉霉素时,增重效果较其它各浓度组要好,比对照组分别提高24.7%和13.5%,饵料系数分别降低10.3%和5.5%。但是这种促生长作用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在持续投喂时间少于21 d或超过63 d,促生长效果不明显。此外,投喂阿维拉霉素可提高鲤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86.
建鲤繁殖技术研究李建平,张卫平,张鹿子,刘影爽,冯英俊,聂连云(河北省石家庄市水产良种场,鹿泉市050224)石家庄市水产良种场1989年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引进建鲤乌仔,经过1989、1990年培育从10万尾后备亲鱼中挑选了2860...  相似文献   
87.
鲤是世界性重要养殖鱼类之一。然而,千百年来各国养殖的鲤几乎都是当地的野生种类,一般体型较瘦长、生长较慢.经济性状不够理想。为了进一步扩大鲤的养殖和改良其品质,许多育种学家进行了品种改良和选育的尝试。  相似文献   
88.
从收购天然鱼种进行驯化养殖入手,经3年池塘培育,获三角鲤亲鱼1676尾,亲鱼培育成活率达96%;对性腺发育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三角鲤属每年1次产卵类型,雌鱼的性成熟年龄为3冬龄,雄鱼则为2冬龄;性成熟雌鱼卵巢系数大致变动在1.6%~12.7%,全年平均约7.5%;卵径变动范围50~1450μm,平均762μm;相对怀卵量为4.67~6.70万粒/kg,平均5.98万粒/kg;适宜的繁殖生产季节在3月初到4月底。  相似文献   
89.
渗透压和钾对鲤、团头鲂精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观察了鲤、团头鲂精子在0~300毫渗氯化钠、氯化钾溶液中的活动。精子活动的最适渗透压可能介于150~200毫渗间;与精浆等渗的渗透压约300毫渗;精子的抑制——激活反应主要与渗透压的高低相关。K~+有延长精子寿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0.
对患粘孢子虫病的大头鲤分别用食盐、亚甲基蓝、硝酸亚汞、敌百虫、硫酸亚铁和孔雀石绿几种药物进行治疗。结果表明 ,敌百虫与硫酸亚铁合剂以 1mg·L- 1 :0 2mg·L- 1 溶液治疗效果最好 ,治愈率 80 % ;1mg·L- 1 敌百虫溶液的效果次之 ,治愈率 5 0 % ;用0 1mg·L- 1 硝酸亚汞溶液的治愈率为 1 0 % ;用食盐溶液、亚甲基蓝溶液与孔雀石绿溶液处理无明显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