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9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737篇
林业   198篇
农学   725篇
基础科学   199篇
  284篇
综合类   2029篇
农作物   1083篇
水产渔业   156篇
畜牧兽医   289篇
园艺   206篇
植物保护   10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87篇
  2015年   184篇
  2014年   205篇
  2013年   205篇
  2012年   303篇
  2011年   322篇
  2010年   256篇
  2009年   261篇
  2008年   241篇
  2007年   293篇
  2006年   271篇
  2005年   203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160篇
  2001年   156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应用剩余杂合体衍生的近等基因系分解水稻产量性状QTL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杂合区间为RM587-RM402的水稻剩余杂合体(RHL)衍生群体为材料,应用SSR标记检测,筛选到杂合区间分别为RM587-RM225、RM204-RM6119和RM6119-RM402的3个单株,进一步检测其F2群体,分别获得母本纯合型材料10株、父本纯合型材料10株和杂合型材料20株。种植这3套近等基因系材料,考查单株产量及其构成因子每株穗数、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经应用目标区间内等位基因效应分析和交迭重组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分析,分解出3个控制每穗实粒数的QTL和2个控制单株产量的QTL,这些QTL分别位于物理距离为0.66 ~ 2.49 Mb的区间中,全部表现为加性作用为主,增效等位基因除qNFGP6 1来自父本密阳46外,其余均来自母本珍汕97B。提出了构建新型遗传材料,提高水稻QTL精细定位效率的策略。  相似文献   
992.
利用近等基因系研究3个抗水稻纹枯病QTL的聚合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特青/Lemont组合的回交群体,证实了特青第7染色体上存在抗纹枯病QTL qSB7Tq。以Lemont为轮回亲本,通过分子标记辅助连续回交结合性状鉴定,构建了qSB7Tq与另外两个抗水稻纹枯病QTL qSB9Tq(位于特青第9染色体)和qSB11Le(位于Lemont第11染色体)的一套近等基因系,对各抗性QTL的单个效应及其聚合效应进行了研究。3个抗性QTL单独存在或在聚合状态下均能显著提高水稻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水平。但是,不同抗性QTL之间可能普遍存在一定的负向互作关系。讨论了一致的遗传背景对QTL研究的重要性,以及不同QTL的聚合效应及互作关系对育种实践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3.
利用SSR标记分析热带、亚热带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本实验室确定的核心引物中筛选出39对扩增产物具有稳定多态性的引物,利用这39对SSR标记引物研究了35份热带、亚热带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39对引物在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到153个等位位点的变异,每对引物检测等位位点2~8个,平均3.92个;引物的多态性信息量(PIC)变化范围为0.27~0.79,平均0.59。聚类结果表明,41份自交系划分为3个类群,分类结果与系谱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94.
6个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分析及应用评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The 6 maize inbred lines have been tested on the paper with the design of p1×p2 uncomplete diallel crossing of NCⅡ method to study on combining ability and its genetic parameters of 9 characters.The result indieated that the lines of Zheng311,Zheng314 and Ye478 with the higher common combining ability can be directly used,the lines of Zheng312 and Zheng315 with less comprehensive character must be modified before used.The 6 combinations with higher heterosis have potentiality of increasing yield production.In maize breeding program.The 8 characters such as kernel high per plant should be selected earlier and the 1 characters such as kernel weight per plant should be selected later.  相似文献   
995.
新胞质优质籼型香稻不育系内香5A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内香5A是以N7B/宜香1B的F2代单株与新胞质不育系材料88A测交和连续回交转育而成的新籼型香稻不育系。内香5A败育彻底,育性稳定,不育株率和花粉败育度均为100%,农艺性状优良,异交习性好,配合力强,中抗至中感稻瘟病,稻米品质可达国标3级优质稻谷标准,2005年8月通过四川省技术鉴定。由内香5A与自育恢复系所配组合内香8518、内香8514、内香8156等在试验、示范中表现出稻米品质优良、产量高、抗病性较强、适应性广等特点,已分别于2006年通过国家或省级品种审定,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96.
小麦粒长和粒宽的QTL定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粒长、粒宽是小麦种子重要的形态性状,该性状对籽粒的外观商品品质、产量及磨粉品质均至关重要,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小麦粒长、粒宽的单个标记和复合区间作图的QTL定位,对小麦粒长、粒宽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具有重要参考作用。【方法】应用一个由115个系组成的W7984/Opata 85重组自交系(RIL)群体,建立了由394个DNA分子标记组成的遗传连锁图,在2种不同环境条件下对小麦粒长、粒宽进行了单个标记的回归分析和复合区间作图的QTL定位。【结果】在单个标记的回归分析中检测到5个粒长的QTLs、3个粒宽的QTLs;复合区间作图分析结果表明,控制粒长的QTLs分别位于5BL和7DS上,在5BL上的贡献率为20.20%~20.81%,LOD值为4.50~4.55;在7DS上的贡献率为13.54%~13.91%,LOD值为2.94~3.20。控制粒宽的QTL位于2B上,贡献率为13.71%~19.30%,LOD值为2.98~4.18。【结论】位于5B和7D上的控制粒长的QTL和位于2B上的控制粒宽的QTL在2种条件下均能检测到。  相似文献   
997.
为了求解无约束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共轭梯度法,并证明了其在适当条件下的全局收敛性。  相似文献   
998.
采用白粉病抗性鉴定、谷草转氨酶GOT-2同工酶及分子原位杂交相结合的方法, 从幼胚培养T240组合(普通小麦×小麦-簇毛麦6D/6V异代换系) 的32个SC2 代株系中,筛选出T240-7株系, 其所有的抗病单株均缺失簇毛麦6V染色体长臂的GOT-V2 位点, 而具有6V染色体短臂上的抗白粉病基因。细胞学观察表明, 该株系易位染色体与小麦染色体可正常配对。经原位杂交分析, T240-7为杂合的臂间易位。  相似文献   
999.
QTLs for plant height and its components on the substituted segments of fifty-two singl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 (SSSLs) in rice were identified through t-test (P〈0.001) for comparison between each SSSL and recipient parent Huajingxian 74. On the 14 substituted segments, 24 QTLs were detected, 10 for plant height, 2 for panicle length, 4 for length of the first internode from the top, 5 for length of the second internode from the top and 3 for length of the third internode from the top, respectively. All these QTLs were distributed on nine rice chromosomes except chromosomes 5, 9 and 11. The additive effect ranged from -4.08 to 3.98 cm, and the additive effect percentages varied from -19.35% to 10.43%.  相似文献   
1000.
TAC载体介导温敏不育水稻的遗传转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两系杂交稻的母本——温敏不育系籼稻Oryza sativa品种安农S-1、安湘S和香125S为试验材料,对这3个品种的组织培养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香125S的胚性愈伤组织最容易形成,状态也最好.以含有50kb水稻基因组片段的TAC27克隆(GLA40)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菌株LBA4404组合,转化水稻胚性愈伤组织,获得了大量转化苗,通过潮霉素溶液浸泡试验,全部转化苗均表现抗性;PCR检测,证明TAC27所携带的50kb的外源片段已经完整地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