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2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158篇
林业   402篇
农学   460篇
基础科学   101篇
  131篇
综合类   962篇
农作物   268篇
水产渔业   46篇
畜牧兽医   406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73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ABSTRACT

Cotton is critical for phosphorus demands and very sensitive for its deficiency. However, identifying the effect of low-phosphorus tolerance on cotton growth, yield, and fiber quality by reducing phosphorus consumption. This may help to develop phosphorus-tolerant high-yielding cotton cultivars. In a two-year repeated (2015 and 2016) hydroponic experiment (using 0.01 and 1 mM KH2PO4), two cotton cultivars with phosphorus sensitivity (Lu 54; a low-phosphorus sensitive and Yuzaomian 9110; a low-phosphorus tolerant) were screened on the base of agronomic traits and physiological indices through correlation analysis, cluster analysis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from 16 cotton cultivars. Low phosphorus nutrition reduced the plant height, leaf number, leaf area, phosphorus accumulation and biomass in various organs of seedlings. The deficiency negatively affected the morphogenesis of seedlings, as well as yield and fiber quality. Further, these screened cultivars were tested in a pot experiment with 0, 50, 100, 150, 200 kg P2O5 ha?1 during 2016 and 2017. It was found to have a significant (P< 0.05) difference in boll number, lint yield, fiber strength, and micronaire at the harvest. Furthermore, after collectively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u 54 and Yuzaomian 9110, there were six key indices that could improve the low phosphorus tolerance of cotton cultivars. These were root phosphorus accumulation, stem phosphorus accumulation percentage, leaf and total biomass of seedlings, seed cotton weight per boll and fiber length.  相似文献   
92.
施氮量对油后直播棉花产量、品质及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施氮量对油后直播棉花生物量累积特征及其与产量、品质的关系,于2016-2017年在湖南常德设置了施氮量分别为0、90、180、270、360 kg·hm-2氮肥水平试验。结果表明,在施氮量为0~360 kg·hm-2范围内,施氮量越大棉株营养器官生物量累积越多,而棉株生殖器官生物量则在施氮量为270 kg·hm-2时累积最多;皮棉产量、成铃数和单铃重均在施氮量为270 kg·hm-2时达到最大;0~270 kg·hm-2范围内,衣分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在施氮量为270 kg·hm-2条件下,纤维长度和断裂比强度最高;适宜施氮量有利于纤维长度、断裂比强度的提高和马克隆值的优化,对伸长率和整齐度基本无影响。综上所述,适宜施氮量可提高棉花的产量、品质,洞庭湖棉区适宜的施氮量为180~250 kg·hm-2。本研究结果为环洞庭湖棉区的氮肥合理运筹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3.
纺高支纱陆地棉主要经济性状间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单相关、偏相关和通径分析等多种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纺高支纱陆地棉主要产量、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各性状对皮棉产量的单相关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株铃数、衣分、铃重、衣指、马克隆值、绒长、比强度、籽指;偏相关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株铃数、铃重、比强度、衣分、衣指、籽指、绒长、马克隆值;直接通径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株铃数、衣分、铃重、衣指、籽指、比强度、马克隆值、绒长。比强度与单株皮棉产量的单相关系数、偏相关系数和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206,0.481,0.129。绒长与单株皮棉产量成不显著负相关,与比强度、马克隆值成正相关。马克隆值与比强度成不显著负相关。以上结果说明高产纺高支纱陆地棉首先应具有结铃性强、成铃多的基本性状,同时要兼顾衣分;选择高强纤维不会影响高产基因型的获得;纺高支纱陆地棉存在纤维品质不配套的问题,应进一步改良。文章还对纺高支纱陆地棉的选育提出了可资借鉴的建议。  相似文献   
94.
我国牦牛种群资源及其绒毛纤维特性的研究状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充分利用我国牦牛资源,对我国牦牛分布状况,生产状况,牦牛绒纤维特性及应用状况进行了具体介绍与分析。  相似文献   
95.
Kruppel样因子15(KLF15)是一种新发现的Kruppel样因子家族(KLFs)成员,为一种真核锌指蛋白转录因子。KLF15在动物体内呈现多组织表达特性,该基因过表达能促进动物脂肪沉积,且能影响肉质性状候选基因和Ⅰ型肌纤维基因的表达。因此,深入研究KLF15对脂肪沉积和肌纤维类型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将为改善动物肉品质提供新的思路。本文综述了KLF15的发现、结构特征、表达规律及其与脂肪沉积和Ⅰ型肌纤维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6.
以可可果皮为原料,采用酸水解法提取水溶性膳食纤维和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结果表明,可可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1∶30,水浴温度90℃,pH 2.0,提取时间30 min,得率为25.19%。可可膳食纤维总得率达57.99%,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持水力为5.23 g/g,溶胀性为11.42 mL/g。  相似文献   
97.
纤维板热压过程中板坯芯层温度是否能迅速达到胶的固化温度是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板坯热压过程中的传热速率受很多因素影响,如热压温度、板坯含水率、密度和厚度等,其中热压温度是生产中较易控制的工艺参数之一。通过探讨热压过程中板坯芯层温度变化规律与热压温度的关系,研究不同热压温度对板坯芯层温度变化的影响,为优化热压工艺条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8.
99.
采用机械球磨对竹纤维进行预处理,再经纤维素酶水解制备纳米竹纤维。通过光学显微镜(O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竹纤维的形貌、组成、光谱学性能以及晶体特性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球磨法和酶解法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细化竹纤维;球磨预处理有助于竹纤维的酶解过程,且球磨-酶解法制备的纳米竹纤维粒径在100 nm左右;所制备的纳米竹纤维仍然保持竹纤维的基本化学结构,但球磨处理破坏了纤维素的结晶结构,其结晶度由64.15%降低到了38.55%。  相似文献   
100.
本文应用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四唑氧化还原酶(NADH-TR)组化染色,将大鼠与家兔小腿胫前肌与腓肠肌的肌纤维型分成染色最深的快缩氧化FO型、染色较深的慢缩氧化SO型、染色浅的快缩氧化酵解FOG型及染色最浅的快缩酵解FG型纤维。这与定量分析结果相吻合。并对低温液氮保存骨骼肌标本进行观察,发现小块肌组织+生理盐水和小块肌组织+5%二甲基亚砜(DMSO)冷冻保护剂的玻璃化冻存一起浸入液氮制成切片,都未见冰晶形成;而在用5%二甲基亚砜玻璃化冻存大块肌组织切片见有少量冰晶出现;未使用5%二甲基亚砜玻璃化冻存大块肌组织切片见有大量冰晶出现。提示小块标本超快速浸入液氮内能减少冰晶形成,保证酶组化染色切片的质量。并进一步对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四唑氧化还原酶组化作用机理与孵育液的科学配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