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篇
农学   6篇
  24篇
综合类   56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6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采用室内培养结合田间试验,研究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在浓度0.05 mmol.L-1时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极显著抑制茄子黄萎病菌菌丝生长,随着浓度升高,抑制作用减弱,促进作用增强。田间抗病试验也表明,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对茄子黄萎菌具有"低抑高促"的现象。与对照比较,不同浓度的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对茄子种子萌发和幼苗株高、茎粗、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鲜质量、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具有"低促高抑"的现象,最佳作用浓度为0.05 mmol.L-1。低浓度的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降低根系电导率,表现出化感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2.
三种温度下食品级PVC膜中增塑剂DEHP对猪肉的渗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探讨食品级PVC膜包裹猪肉时,在三类常遇温度情况下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对猪肉的渗透污染,用皂化蒸馏法测定了肉中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的迁移量。结果表明: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的迁移量随接触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温度90℃,接触0.5 h的迁移量最高,为1961.92 mg/kg(75.12 mg/dm2)。10℃以下,接触时间≤41h条件下,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未检出,其他条件下,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的迁移量均超出EC的总迁移量上限60mg/kg。  相似文献   
43.
为了探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红鳍笛鲷(Lutjanus erythropterus)幼鱼的胁迫效应,于DBP暴露后0、6、12、24、48和96 h时检测红鳍笛鲷鳃、肝和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结果表明,DBP对红鳍笛鲷的24 h、48 h和96 h LC50分别为7.10 mg/L、6.98 mg/L和6.66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2.04 mg/L。随着浓度增加,鳃组织中的SOD酶活性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具有明显的时间效应;肝组织中的SOD酶活性在0.5 mg/L和2.0 mg/L浓度组交替表现为升高和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0.125 mg/L浓度组肝SOD没有明显变化。鳃组织中MDA含量在DBP暴露6 h后显著性增加(P<0.05),之后随时间延长而下降;DBP暴露6 h和12 h后,0.5 mg/L和2.0 mg/L浓度组肝组织中的MDA含量都显著升高(P<0.05),之后随时间延长MDA含量下降并趋于稳定。与对照组比较,DBP暴露48 h后,红鳍笛鲷脑组织中AChE酶活性显著升高(P<0.01),96 ...  相似文献   
44.
以红鳍笛鲷(Lutjanus erythropterus)幼鱼为实验生物,根据急性毒性实验结果(96hLC50为10.73mg·L-1)设置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EHP)的浓度为0.12、0.60、3.00mg·L-(1以丙酮为对照),在实验进行6、12、24、48h和96h时,分别检测肝脏和鳃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脑组织乙酰胆碱脂酶(AChE)活性。结果表明,肝脏组织中的SOD反应灵敏且活性明显被诱导,低剂量组(0.12、0.60mg·L-1)SOD活性受到的诱导效应较高剂量组(3.00mg·L-1)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肝组织中MDA含量在DEHP曝露的12h显著性升高,但48h的MDA含量显著性降低(P〈0.01),随曝露时间呈波动变化。鳃组织中的SOD活性明显低于肝脏组织,整个过程中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其中高剂量组(3.00mg·L-1)受到的诱导最明显;与对照组比较,MDA含量12h后即显著升高(P〈0.01),随后MDA含量开始下降并围绕对照组水平上下波动。各剂量组脑组织AChE活性仅在6h受到抑制,此后受到明显的诱导作用酶活性升高,24h达到最大值,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96h后恢复到对照组水平,呈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以上结果显示,DEHP对红鳍笛鲷幼鱼组织酶活在实验浓度下影响显著,对水生生物存在危害,应对其生态风险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45.
张贵生 《核农学报》2016,(3):605-613
为了探讨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对鱼类的毒性影响,寻找生物标志物,以水和吐温80为对照,用浓度为0.125(T1)、0.5(T2)、2.0(T3)、8.0(T4)mg·L-1的DEP分别对鲤鱼暴露2 d和20 d,研究DEP对鲤鱼肾脏抗氧化防御系统、肾损伤指标和鳃能量代谢酶的影响,并利用常规组织切片和HE染色技术观察鳃、肾组织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与水和吐温80组相比,暴露2 d时,各DEP组的抗羟自由基能力,丙二醛(MDA)含量均无显著变化,但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及T3、T4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T1的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均显著升高,T3、T4的CAT活力却显著降低;各DEP组的肾单胺氧化酶(MAO)活力无显著变化,而鳃腺苷三磷酸酶(ATPase)及T2、T3、T4的鳃乳酸脱氢酶(LDH)活力,T3、T4的血清肌酐(CRE)含量均显著升高。暴露20 d时,T2、T3的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T1的SOD、GSH-PX活力及T2、T3、T4的MDA含量均显著升高,各DEP组CAT活力,T3、T4的抗羟自由基能力,T4的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及GSH-PX、SOD活力均明显受到抑制;各DEP组鳃ATPase活力无显著变化,但鳃LDH活力及T2、T3、T4的血清CRE含量显著升高,T3、T4的肾MAO活力显著降低;组织学观察表明,此时T4的鳃,T3、T4的肾均发生了组织结构损伤。本研究为科学评价DEP的水环境生态风险、寻找生物标志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6.
青钱柳种子不同部位发芽抑制物质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青钱柳种子不同部位乙醚提取液进行了生物测定并对果皮和种皮提取液进行GC-MS鉴定,结果表明:青钱柳种子不同部位乙醚提取液的抑制强度为果皮>种皮>种胚;果皮和种皮乙醚提取液的GC-MS鉴定结果显示,青钱柳种子中存在庚酸、辛酸、棕榈酸和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等发芽抑制物质。对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和棕榈酸标准品进行生物测定,确定其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478.63μL/L和602.56mg/L。  相似文献   
47.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残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蔬菜中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残留含量。实验色谱条件为色谱柱:ZOR-BAX SB-C18 4.6 mm×150 mm,5μm;温度:室温(25℃);检测器: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24 nm;进样量:10μl;流速:1.0 ml/min。检测方法在2~50μg/ml呈线性,最低检出限(3/n)0.025μg/ml,相关系数0.9991。蔬菜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含量0.45~7.70 mg/kg。实验表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在所检测的蔬菜中均有残留,可能与种植土壤污染有关。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与溴乙酸(DBAA)联合作用对雄性大鼠睾丸功能影响.方法将28只6周龄清洁级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玉米油)、DBP组(DBP250mg/kg,1/32LD50)、DBAA组(DBAAl25mg/kg,1/32LD50)、联合组(DBP250mg/kg+DBAA125mr,/kg);灌胃量为10mL/kg体质量,1次/d,连续灌胃5周;对睾丸脏器系数、附睾脏器系数及精子质量进行检测.结果DBP和DBAA联合组的睾丸、附睾脏器系数与对照组比较均下降(P〈0.05);DBP和DBAA联合组的精子密度、精子活率与对照组比较均下降(P〈0.05);各组精子畸形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升高(P〈0.05).析因分析结果显示:DBP和DBAA可致大鼠脏器系数降低及精子畸形率升高,并存在交互作用.结论DBP和DBAA均能影响大鼠睾丸功能,且DBP与DBAA联合损伤作用更强,表现为协同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49.
Th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after effects of administering DEP at different doses to female Swiss mice for a period of 90 days. Group I mice were fed on normal diet and water ad libitum. Group II mice were maintained on normal diet mixed with corn oil at 8.25 mg/kg of the diet/day as oil control. Group III, IV and V mice were given diethyl phthalate dissolved in corn oil mixed with the diet at 10, 25 and 50 mg/kg of the diet/day, which is approximately equal to 1.25, 3.125 and 6.25 mg/kg body weight/day. A significant dose dependent increase was observed in serum acid phosphatase (ACP) whereas, serum and liver triglycerides levels show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only in the high-dose treated group. Significant dose-dependent increase in serum aspartate and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ST and ALT) and liver glycogen was observed. Serum 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only in 25 and 50 ppm DEP-treated mice. Liver cholesterol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all the treated groups. Liver histology by light microscopy showed intracellular vacuolations in all the treated groups which was much more evident in the 25 and 50 ppm DEP-treated mice while hepatocellular degeneration and hypertrophy of the hepatocytes was evident in 50 ppm DEP-treated mice. Proliferation of mitochondria and peroxisomes was evident in the electron micrographs of the 10 ppm DEP-treated mice while 25 and 50 ppm DEP-treated mice showed increase in lipid droplets and severe mitochondrial proliferation.  相似文献   
50.
通过比较索氏提取和超声提取这两种提取土壤酞酸酯的方法,认为从提高回收率和降低背景干扰角度出发,超声提取法更合适作为土壤酞酸酯分析的前处理。针对超声提取过程中的一些操作步骤的细节做了比较研究,表明提取液不蒸干可减少酞酸酯的挥发损失,提取液过净化柱与否对GC-MS分析多数酞酸酯组分影响不大,不过净化柱处理可提高土壤酞酸酯的分析效率,但土壤中过多的色素干扰可能会影响某些组分(如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