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1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90篇
林业   76篇
农学   215篇
基础科学   8篇
  139篇
综合类   450篇
农作物   18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9篇
园艺   113篇
植物保护   10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5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利用RFLP标记水稻亲本遗传差异及其杂种优势中的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17个杂交水稻亲本、3个新株型株系和24个光壳稻、爪哇稻品种为DNA样品来源,通过RFLP(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简称RFLP)标记技术,研究光壳稻和爪哇稻及其与温带粳稻之间的关系,探索RFLP标记水稻亲本遗传差异在杂交稻育种中利用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42个探针共产生69个不同的限制性片段,其中20个(占47.6%)探针显示47个(占68.1%)多态性片段,至少在2个基因型间存在差异。每个具有多态性片段分别以1和0记录存在与否。由RFLP数据计算的Nei‘s遗传距离,创建聚类树状图。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灿稻和粳稻容易被分开,温带粳稻又容易与光壳稻、爪哇稻分开,但光壳稻和爪哇稻混合聚在一起,光壳稻与温带粳稻之间的遗传距离要比爪哇稻与温带粳稻之间的遗传距离大。根据聚类图发现温带粳稻亚群内杂种优势较弱,亚群间即生态群间的杂种优势较强,群间即灿、粳亚种间杂种优势更强。利用光壳稻、爪哇稻选育不同生态群方向的恢复系和不育系,已配组育成了强优势的杂交稻组合。  相似文献   
42.
清水地区核桃品种(系)引种表现评价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对从国内各地引入清水地区的20个核桃品种(系)的树体特性、坚果经济性状、抗白粉病、抗越冬抽条、抗冻害特性和丰产性进行了7 a的观察研究。从适应性、丰产性、树体特性和坚果品质4个方面,用加权平均法对参比品种(系)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元丰、香玲、丰辉、辽4可作为清水地区的主栽品种;扎343和阿7可以适当发展;中林5可作为集约栽培的授粉品种,鲁光可作为林果兼用型品种来发展;中林1是抗寒育种的良好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43.
为揭示云南文山州辣椒成熟期果色多样性和独特性的化学基础,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该州辣椒成熟期紫色、红色、金色和杂色果实的叶绿素(chlorophylls,Chls)、类胡萝卜素(Car)和总花色苷含量。结果表明:文山辣椒成熟期不同颜色果实的叶绿素a(Chl a)和总叶绿素[Chl(a+b)]含量和叶绿素a/b(Chl a/b)及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Chl(a+b)/Car]特征均为紫色杂色红色金色,叶绿素b(Chl b)含量特征为紫色杂色金色红色,Car含量特征为金色红色杂色紫色,总花色苷含量(TAC)特征为紫色红色金色杂色,此外,4种颜色果实Chl a、Chl b和Chl(a+b)含量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但Car含量和TAC间的差异则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因此,文山辣椒成熟期果实颜色差异主要决定于Chl含量,叶绿素和花色苷共同贡献于果实的紫色,Car含量则决定了果实的金色和红色。本研究可为文山州辣椒果色呈现机理的研究和新奇果色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
杜鹃花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是世界级名花。经过数百年的人工选育,全球杜鹃花品种已超过3万个。我国虽然拥有丰富的杜鹃花资源,但园艺化程度与国外差距明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内杜鹃花品种分类及品种名称较为混乱,阻碍了其进一步应用和发展。文中综述了近年来中国杜鹃花品种分类研究的成果与存在的不足,并展望了研究方向。分析认为,综合植物系统分类学研究及品种亲本来源信息是建立科学品种分类体系的基础,同时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形态性状数量分析等方法进行归类将是重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5.
以超高产大豆品种为砧木嫁接不同年代育成品种,旨在明确超高产品种砧木对农艺性状的影响,从而揭示根系改良在大豆育种中的重要作用。以来自相同的祖先亲本(Williams和Amsoy)且地理纬度相同的美国俄亥俄州和中国辽宁省不同年代育成的代表性大豆品种为接穗,分别与超高产大豆品种辽豆14和中黄35进行嫁接,成熟期测定植株农艺性状。结果表明:嫁接处理对大豆品种的农艺性状存在显著影响。自身嫁接的植株与不嫁接植株相比,其农艺性状没有显著变化。与品种自身作砧木的植株相比,嫁接到超高产品种辽豆14或中黄35砧木上时,不同年代育成品种的株高、主茎节数、分枝数等性状没有显著变化,但单株荚数、百粒重、粒茎比和单株粒重会显著提高。其中,与品种自身作砧木的植株相比,嫁接到超高产品种砧木上,共同亲本、俄亥俄中期、辽宁中期、俄亥俄当代、辽宁当代的大豆品种单株产量分别提高了4.5%、6.9%、9.4%、15.7%、19.9%。由此说明,根系改良会带来大豆品种产量的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46.
不同温度型小麦K+吸收动力学特征及其盐胁迫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吸收动力学方法结合药理学方法,研究了NR9405(暖型)、小偃六号(中间型)、RB6和陕229(冷型)等4种不同温度型小麦幼苗(14 d)K+ 的高亲和和低亲和吸收特征。结果表明: 1)在0~50mmol/L的K+浓度范围内,K+吸收可分为0~1和1~50mmol/L两个阶段,均可用米氏方程描述;2)对于高亲和吸收系统(0~1 mmol/L),冷型小麦具有高的饱和吸收率Imax [42.46~43.12 mol/(h?g),RDW]和亲合系数Km(0.430~0.432 mmol/L),暖型小麦(NR9405)和小偃六号具有较低的Imax[33.57~35.38 mol/(h?g),RDW]和Km(0.332~0.353 mmol/L),抑制低亲和系统后增加了4种小麦的高亲和转运载体数量,降低了冷型小麦对K+的亲和力,但对NR9405和小偃六号的Km值影响较小; 3)抑制高亲和吸收后,低亲和系统的Imax和Km均增加; 4)在盐胁迫下,K+高亲和和低亲和吸收系统均受到抑制,小麦幼苗K+吸收能力均显著降低,暖型小麦NR9405和小偃六号的高亲和系统Km几乎不受盐胁迫的影响,而冷型小麦的Km值因盐胁迫而降低。因此,在盐胁迫下高亲和吸收系统的稳定性可能是影响暖型小麦耐盐性高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对小麦耐盐性研究及耐盐品种选育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7.
不同品种鲜叶生化成分对红茶发酵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茶树品种闯鲜叶生化成分的差异及对红茶发酵效果的影响。[方法]以42个茶树品种鲜叶为材料,通过鲜叶发酵性能测定,进行鲜叶生化成分与红茶发酵效果的相关分析,采用聚类分析方法根据样品遗传距离远近关系,将供试茶树品种分为具有生化成分差异的类群。[结果]42个茶树品种间,儿茶素总量、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存在显著差异;结合茶树鲜叶发酵性能鉴定试验,儿茶素总量,特别EGCG、EGC、ECG等酯型儿茶素及咖啡碱与发酵效果呈极显著高度相关。运用聚类分析把42个品种划分为3个具有不同生化成分遗传差异的类群,其归类与茶树鲜叶发酵性能鉴定结果基本对应。[结论]该研究为对红茶制作的品种选择和发酵性能鉴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青岛梅园通过多年对梅花的研究实践,选育出4个可作切花且抗寒性强的优良梅品种,并就其选育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9.
对不同抗性的大豆品种与大豆孢囊线虫(soybean cyst nematode)发育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抗性大豆品种对田间大豆孢囊线虫发育均有较大的影响.感病品种根周的孢囊和J2数量与抗病品种相比较多,而抗病品种的变化趋势同休闲地相似.说明感病品种根浸出液刺激孢囊孵化,而抗病品种根浸出液抑制孢囊孵化.抗病品种内二龄、三龄、四龄幼虫出现高峰及数量不同,表明大豆孢囊线虫抗发育机制不同,初步推测PI90763、Peking、磨石豆、哈尔滨小黑豆及应县小黑豆为不同程度抗发育品种.  相似文献   
50.
 采用采自云南省不同地点、不同生理小种的24株烟草野火病菌对24个不同烟草品种及两个野生种黄花烟和长花烟进行抗病性鉴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抗性品种对不同生理小种的抗性反应差异显著,根据接种后不同烟草品种的形成的病斑直径,将其划分为4个等级:高抗、中抗、中感、高感。辽烟15,G28对于烟草野火病菌0,1号生理小种均表现为高感,而云南省大面积栽培的K326、红花大金元、云烟87等对于两个生理小种均表现为中感,而两个野生种黄花烟和长花烟均表现为高抗,可以作为烟草野火病抗性育种优先利用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