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5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79篇
林业   3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10篇
  40篇
综合类   644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92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本研究从广东省某发病番鸭场分离得到的呼肠孤病毒(DRV)混合有番鸭细小病毒(MDPV)疫苗株.采用MDPV阳性血清中和后,经2轮番鸭胚有限稀释克隆获得纯化的DRV.电镜观察病毒粒子呈球形、无囊膜、双层衣壳、直径约70 nm.F6代病毒滴度为log107.5 TCID50/0.1 mL,病毒能够致番鸭胚成纤维细胞产生细胞病变,并能够致死番鸭胚和SPF鸡胚,回归1日龄雏番鸭出现典型的肝脏点状或斑块状出血等特征性病变,与临床发病鸭相同.分离株S3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与太湖流域2011年分离株DRV-TH 11最高,为99.9%,与福建番鸭源分离株MDRV-J 18为98%;与早期MDRV在66.8 %~67.2%之间,处于不同进化分支上.本研究分离株对番鸭胚、SPF鸡胚及雏番鸭致病力强,而且其基因序列比早期分离株变异较大,应加强监测并及时筛选新疫苗株以有效防控该病的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992.
 枞阳媒鸭是安徽省新发现的遗传资源,本研究对来自枞阳媒鸭保种区的60只300日龄枞阳媒鸭(公母鸭各30只)进行了体尺及屠宰性能测定。结果表明枞阳媒鸭公母鸭的体斜长、龙骨长和半潜水长差异极显著(P<0.01),胸深差异显著(P<0.05),其他体尺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母鸭腹脂率极显著高于公鸭(P<0.01),而全净膛率和半净膛率显著低于公鸭(P<0.05),其它屠宰性能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测定结果表明枞阳媒鸭体型较小,应将体斜长、龙骨长和半潜水长等指标作为育种中的选育指标;枞阳媒鸭具有瘦肉率高,皮脂率低的特点,屠宰率、皮脂率和瘦肉率公母鸭差异很小,是选育高瘦肉低脂肪型肉鸭的理想素材,应当加大对枞阳媒鸭的品种保护,并对该地方鸭种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93.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凝结芽孢杆菌对蛋鸭产蛋性能、蛋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200日龄,产蛋率约80%的临武鸭240羽,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00 mg/kg、150 mg/kg和200 mg/kg凝结芽孢杆菌,预试期7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凝结芽孢杆菌可提高蛋鸭产蛋率、平均日产蛋量、平均蛋重和饲料转化率,但未达显著水平(P>0.05);添加100 mg/kg和150 mg/kg凝结芽孢杆菌可显著降低产蛋鸭采食量(P<0.05),添加200 mg/kg与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2)饲粮添加凝结芽孢杆菌可显著降低鸭蛋蛋壳厚度(P<0.05),当添加150 mg/kg和200 mg/kg时,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凝结芽孢杆菌还可显著提高鸭蛋蛋黄颜色,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P<0.05);(3)芽孢杆菌对产蛋鸭血清中血糖、总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脂等血清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知,饲粮中添加凝结芽孢杆菌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蛋鸭饲料转化率和产蛋性能,虽会引起蛋壳厚度降低,但不影响合格蛋率,还可提高蛋黄颜色和哈氏单位,对蛋品质有一定改善。综合考虑,蛋鸭饲粮中凝结芽孢杆菌的添加量以150 mg/kg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994.
本实验旨在分离、鉴定北京鸭尾脂腺中挥发性风味物质.为北京鸭的食品加工提供理论参考。利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分离鉴定尾脂腺熟化前后的挥发性物质组成.尾脂腺的熟化条件为:90℃水浴锅中铝箔袋密封煮制30min。结果在未熟化样品中鉴定出61种化合物,其中醛类5种,酮类2种,烃类14种,醇类12种,酸类4种,含硫含氮化合物15种,酯类6种,醚类2种,酸酐1种;熟化之后检测出39种,其中醛类4种,烃类11种,醇类6种,酯类4种,酸类3种.含硫含氮化合物8种,醚类1种,酸酐1种,其他1种。比较分析发现尾脂腺中所有的化合物均在鸭肉的风味研究中有所报道.因此可推断尾脂腺对于鸭肉的整体风味具有一定的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995.
为制定三穗鸭的地方标准,试验测定了210只0~17周龄原种三穗鸭的平均周增重,并于17周龄(120日龄)进行了体尺测定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17周龄公鸭的绝大多数周增重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公母鸭间的体斜长、半潜水长、龙骨长、胫围、胸宽、胸深极显著高于母鸭(P<0.01);公母鸭间的胫长和骨盆宽差异不显著(P>0.05)。与1991年制定的三穗鸭地方标准比较,在120日龄体重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外貌与体尺符合三穗鸭的品种特征。  相似文献   
996.
鸭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传播迅速的病毒性、高度致死性疾病,是危害养鸭业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该病主要发生在3周龄以内的雏鸭,致死率高达100%。文章对鸭病毒性肝炎诊断技术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并对鸭病毒性肝炎诊断技术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7.
为了探讨连城白鸭不同组织中主要矿物元素的沉积规律及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本研究利用原子荧光光度计,分别测定了0、21、35、49和63日龄连城白鸭胸肌、腿肌、肝脏、背皮和胫骨组织中的镁、钾、铁、锌和硒等矿物元素含量,采用qRT-PCR法分析不同日龄肝脏组织中各矿物元素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及其与矿物元素沉积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镁与钾元素的沉积规律在所有组织中基本一致,且两者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在胸肌、腿肌和肝脏组织中,几乎所有矿物元素的含量在49~63日龄达到峰值(P<0.05)。镁元素相关基因TRPM6和TRPM7在21日龄时的表达水平最高(P<0.05);钾元素相关基因ATP1A1和ATP1B1在0日龄时的表达水平最高(P<0.05);铁元素相关基因FTH1的表达规律表现为先显著性下降再显著性升高的趋势,在35日龄时的表达水平最低(P<0.05);锌元素相关基因ATP6和ATP8分别在0和21日龄时的表达水平最高(P<0.05);硒元素相关基因GPX1和GPX4均在0日龄时的表达水平最高(P<0.05)。此外所有元素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元素在肝脏组织中的沉积量呈负相关,但不显著(P>0.05)。综上,镁元素和钾元素可作为联合指标用于连城白鸭优质品系的精准选育;49~63日龄可作为连城白鸭最佳出栏日龄的参考日龄。  相似文献   
998.
【目的】饲养密度是影响畜禽规模化生产以及动物福利的关键因素之一。研究饲养密度对山麻鸭饲养环境、体重、血液内毒素、胫骨及胸腿肌肌纤维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180只56日龄山麻鸭雌鸭随机分为低密度组(n=30)、中密度组(n=60)和高密度组(n=90)进行水陆-平养。于试验期第0、20、40 d对各组饲养环境水体中的细菌数、内毒素和山麻鸭体重、血液内毒素进行测定,对胫骨和胸腿肌进行组织形态学分析和基因表达检测。【结果】高饲养密度条件下,鸭舍水池水体中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总细菌数增加5倍以上(P 0.05),水体和山麻鸭血液内毒素增加2倍以上(P 0.05),体重平均降低0.1 kg(P 0.01),并且高饲养密度导致山麻鸭胫骨骨质和髓质厚度下降100~200μm(P 0.05),胸肌肌纤维密度显著上升,直径显著减少,腿肌肌纤维密度显著下降,直径显著增加,炎症因子IL-6表达显著升高,并对肌肉生长关键基因(Myod、Myog和Myh1)的表达产生显著影响。【结论】2.5~5只/m~2的饲养密度显著减少了山麻鸭养殖环境中细菌和内毒素的含量,有效促进了胸腿肌和胫骨的发育,为后期通过优化饲养密度、提升山麻鸭生长性能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99.
从冷藏的酱鸭中分离筛选乳酸菌,对其进行生理生化特性研究和分子学鉴定。结果表明,从冷藏酱鸭中筛选到2株优良乳酸菌,分别命名为J1、J2。结合细菌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 DNA序列同源性以及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J1、J2为副干酪乳杆菌亚种(Lactobacillus paracasei subsp.),具有比较好的发酵产酸的能力,并且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 lococcus aureus)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能够耐受极端的p H环境。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了解2010年以来分离于珠三角地区鸭坦布苏病毒病(Duck Tembusu virus,DTMUV)GDNS2010.1、GDNS2010.2、GDZQ2012、GDPY2013株的分子特征.【方法】参考Gen Bank收藏的DTMUV JS804株,共设计合成11对特异性引物,扩增了4株病毒的全基因序列片段.【结果和结论】4株病毒全长约为10 990 bp,无Ploy(A)尾结构,仅含有1个大的ORF,共编码3 426个氨基酸,5'非编码区(5'UTR)各含有94 bp.在3'非编码区(3'UTR),GDNS2010.1、GDNS2010.2毒株在103 395~103 411 bp处缺失10个碱基.联合前期试验已测定的2株病毒序列(GDHZ2012.1、GDHZ2012.2),用DNAstar和MEGA6.0序列分析软件将6株病毒同Gen Bank收藏的国内的其他坦布苏病毒株比对,发现核酸序列相似性在98%以上,与Ntaya病毒和Sitiawan病毒相似性较大,相似性都在73%左右;与西尼罗河病毒、日本乙型脑炎病毒、黄热病毒等相似性皆低于63%.6株病毒囊膜蛋白E核酸序列相似性为97.5%~99.9%,推导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在97%以上,其中同一地区分离的毒株相似性最高,达99.9%;在囊膜蛋白E154位存在一潜在的糖基化位点Asn-Try-Ser,在E蛋白结构域Ⅱ第E289位,极性带正电荷的Lys变为极性带负电荷的Glu,推测这一位点可能为病毒的毒力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