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8篇
林业   7篇
农学   80篇
基础科学   1篇
  16篇
综合类   193篇
农作物   69篇
水产渔业   82篇
畜牧兽医   42篇
园艺   7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二倍体栽培大麦与四倍体野生大麦杂交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倍体栽培大麦与四倍体野生大麦杂交产生的杂种除三倍体外还有非整倍体,后代分离出栽培大麦类型、野生大麦类型和中间型。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除具有双亲谱带外,还有新的谱带产生,这可能与非整倍体的存在有关。辐照杂种愈伤组织的适宜剂量为5Gy左右。  相似文献   
112.
从韭菜大小孢子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胚囊和花粉的发育过程、胚胎发育和种子的形成、无融合生殖性状的遗传等方面对韭菜无融合生殖种子的形成机制进行综述,同时对韭菜无融合生殖特性的研究方向和在韭菜育种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今后韭菜无融合生殖机制的阐明和韭菜遗传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3.
以白及二倍体及四倍体组培苗为试材,采用7组LED红、蓝、绿、白光进行不同光质配比组合,1组荧光灯作对照,对组培苗增殖率和生长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RB(红:蓝=1:1)的白及组培苗增殖率最高,白及二倍体增殖率高于四倍体,分别为247.62%、157.14%。2RB(红:蓝=2:1)的白及二倍体和四倍体增殖率最低,分别为66.67%、42.86%。R的白及二倍体及四倍体组培苗株高最高分别为40.27、44.13 mm;RBW(红:蓝:白=6:1:1)的白及二倍体及四倍体叶长最长分别为78.27、108.73 mm,叶宽最宽分别为10.50、11.82 mm。RBG(红:蓝:绿=4:2:1)的白及二倍体和四倍体假鳞茎直径最大分别为6.91,8.31 mm,与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因此,1RB(红:蓝=1:1)对白及二倍体和四倍体增殖效果最佳,红光有利于白及组培苗株高增高,促进白及组培苗的生长;蓝光有利于白及横茎、叶长、叶宽的生长,RBG(红:蓝:绿=4:2:1)的白及假鳞茎增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4.
哲罗鱼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哲罗鱼(Hucho taimen)肾细胞为材料,采用胸腔干燥法制备了染色体,姬姆萨染色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哲罗鱼的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84,核型公式为:2n=18m 16sm 34st 16t,NF=118.  相似文献   
115.
采用紫外线遗传灭活的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精子激活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卵子,并用6-DMAP诱导染色体加倍的方法,获得第二极体抑制型雌核发育二倍体早期胚胎。多聚甲醛固定、免疫荧光染色后,运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栉孔扇贝正常发育卵子和异源精子诱导的雌核发育卵子,对其受精过程中微管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1)正常发育组受精卵内以微管为基础的纺锤体能够顺利地组装并引导卵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和第一、第二极体的排放,以及雌、雄原核融合和第一次卵裂;(2)异源精子诱导雌核发育的卵子经6-DMAP处理后,部分微管变得模糊或消失,纺锤体受到破坏导致染色体的分离无法进行,第二极体的形成受到抑制并使雌核染色体二倍化;去除6-DMAP作用后,微管重新组装,雌核分裂重新启动继而进行卵裂;精核保持固浓缩状态或轻微膨胀形成雄性原核,但卵裂后期则以致密的染色质体(DCB)形式存在于分裂沟上或进入一个卵裂球中。结果证实,长牡蛎精子经紫外线遗传灭活后可顺利进入并激活栉孔扇贝成熟卵子但不参与合子核的形成,6-DMAP也可有效抑制第二极体的排放而获得雌核发育二倍体胚胎。本实验结果为研究异源精子诱导栉孔扇贝雌核发育的可行性提供了细胞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6.
通过对二倍体和三倍体虹鳟红细胞大小的测量,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极其显著的差异.三倍体虹鳟红细胞长径和核长径分别是二倍体的1.34和1.33倍;红细胞面积和核面积分别为二倍体的1.43和1.41倍:核体积为二倍体的1.47倍.用MEK-6318血液自动分析仪检测二倍体和三倍体虹鳟血常规值,结果显示:在红细胞计数(RBC)和红细胞平均容量(MCV)上,二、三倍体之间都有着极其显著的差异.此外,三倍体虹鳟的淋巴细胞、中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量都显著超过了二倍体.  相似文献   
117.
用经紫外线照射后遗传失活的黄河鲇精子、刺激性成熟的黄河鲇卵子, 进行雌核发育, 采用冷休克、热休克和秋水仙素浸泡等3种染色体组加倍方法诱导黄河鲇卵进行二倍体雌核发育。实验结果表明: 在人工诱导黄河鲇二倍体雌核发育过程中, 以冷休克处理组的效果最好, 胚胎孵化率达到8. 1%; 其次为秋水仙素处理组, 胚胎孵化率达到6. 3%; 热休克处理组诱导效果较差, 胚胎孵化率仅为4. 0%。  相似文献   
118.
韩英 《水产学报》2008,32(4):566-571
采用分步沉淀法提纯虹鳟卵黄蛋白,以同发育期二倍体虹鳟为对照,用免疫组化法对不同发育阶段的三倍体虹鳟性腺、肝脏、血液和肠道进行卵黄蛋白原(Vg)的细胞化学定位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所纯化蛋白为与卵黄蛋白原具有相似免疫原性的卵黄脂磷蛋白,呈雌性特异性.性腺发育Ⅲ~Ⅴ期的二倍体雌性虹鳟,血液和肝细胞呈卵黄蛋白原阳性,Ⅳ~Ⅴ期卵巢呈卵黄蛋白原阳性,各发育期肠组织呈卵黄蛋白原阴性;性腺发育至Ⅰ~Ⅴ期的三倍体雌雄虹鳟及雄性二倍体虹鳟,其性腺、肝脏、血液和肠道组织呈卵黄蛋白原阴性.二倍体虹鳟外源性卵黄蛋白原在肝细胞内合成,经血液运送至卵巢,最终在卵母细胞中形成卵黄颗粒.由于三倍体雌性虹鳟卵巢发育受阻,无滤泡细胞分化,生殖细胞与体细胞的互作缺失,不能分泌足量的17β-E2以诱导Vg的合成,因而肝脏的Vg阴性并不能说明肝脏不具备合成Vg的能力,从卵黄发生的角度分析,卵黄蛋白原的缺乏不是导致三倍体虹鳟雌性不育的原因,而是其卵泡败育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9.
柑桔体细胞融合再生9个组合的二倍体叶肉亲本类型植株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电场诱导9个柑桔种间及体内体细胞融合,各组合均再生叶肉原生质体亲本类型植株。这些植株经形态学和细胞学检查证明为二倍体(2n=2x=18)。对其中5个组合进行RAPD分析表明,4个组合植株的谱带在所分析的引物上均表现为与叶肉细胞亲本谱带一致,另1个组合,即Page柑柚+粗柠檬,个别植株除含有叶肉亲本的所有谱带外,还扩增出了悬浮系亲本的部分特征带,为杂种类型。探讨了这类植株的产生原因及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20.
基本培养基、激素在西瓜组织培养中对不定芽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的基本培养基及不同细胞分裂素对西瓜上胚轴不定芽发生和出芽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MS培养基比其他几种培养基更适宜于西瓜组织培养 ;6 -BA高浓度和低浓度对芽的分化作用不明显 ,当 6 -BA的浓度达到 2 0~ 3 0mg·L-1时 ,能显著促进不定芽的形成 ;KT对芽的分化作用不明显 ,当KT浓度高时 ,能促进根的分化 ,当浓度超过 3 0mg·L-1时 ,对芽的分化表现出抑制作用 ;西瓜带全子叶、带半片子叶和不带子叶上胚轴培养对不定芽的发生有影响 ,前二者形成的不定芽数显著地多于后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