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1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68篇
林业   2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8篇
综合类   207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618篇
畜牧兽医   5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棕点石斑鱼中草药免疫增强剂的快速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离体外周血白细胞与中草药水提液共同孵育法,快速筛选棕点石斑鱼中草药免疫增强剂。39种生药量浓度为100 mg/ml 的中草药水提液及添加5.0 mg/ml 酵母聚糖的中草药水提液分别与棕点石斑鱼外周血白细胞孵育后,采用氮蓝四唑(NBT)还原法检测各种中草药水提液对棕点石斑鱼外周血白细胞氧呼吸爆发活性的影响,再以吞噬乳胶微球法检测具有显著增强白细胞氧呼吸爆发活性效果的中草药对棕点石斑鱼白细胞吞噬活性的影响,筛选中草药免疫增强剂,并将其拌料饲喂棕点石斑鱼,考察其对棕点石斑鱼外周血和头肾白细胞氧呼吸爆发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39种中草药中有10种对棕点石斑鱼离体白细胞氧呼吸爆发活性显著提高15%以上,3种酵母聚糖添加组对白细胞氧呼吸爆发活性提高70%以上;筛选出可同时提高棕点石斑鱼离体白细胞的氧呼吸爆发活性和吞噬活性的 3种中草药,它们分别为鸡血藤、黄柏和墨旱莲。拌料饲喂实验结果显示,饲喂1%的鸡血藤、黄柏和墨旱莲可显著提高棕点石斑鱼体内外周血和头肾白细胞氧呼吸爆发活性。  相似文献   
92.
为阐明养殖新品种云龙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E.lanceolatus♂)摄食胃排空特征和消化酶活性变化规律,本研究检测了体重为(680.35±39.84)g云龙石斑鱼摄食后胃内容物百分比,比较了线性模型、平方根模型和立方模型对胃排空曲线的拟合程度,分析了云龙石斑鱼摄食后血清中葡萄糖、皮质醇含量和肝脏消化酶活性变化,并对胃排空率与消化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云龙石斑鱼摄食后,胃排空率呈典型的先慢后快再慢的消化类型。3种模型均能拟合云龙石斑鱼的胃排空数据,其中,立方模型拟合效果最佳。由立方模型可知,云龙石斑鱼胃80%排空(食欲基本恢复)时间为9.5 h,100%排空(食欲完全恢复)约为14.8 h。血清中葡萄糖、皮质醇含量及肝脏中消化酶(淀粉酶、糜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在摄食胃排空过程中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摄食后,血清中皮质醇、葡萄糖含量和肝脏内消化酶活性逐渐升高,0~3 h上升速率较慢,3~6 h内呈急剧上升的变化趋势,且在摄食后6 h,血清中皮质醇、葡萄糖含量和肝脏内消化酶活性达到最高(P<0.05),之后呈显著下降趋势,云龙石斑鱼瞬时排空速率与消化酶活性呈正相关(P<0.05)。综上,基于云龙石斑鱼胃排空特征和摄食消化特性,结合生产实践,在食欲基本恢复后开始投喂,投喂间隔为10 h左右,每日投喂2次,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3.
新加坡石斑鱼虹彩病毒(singapore grouper iridovirus,SGIV)是一种严重的能引起全身性疾病的病原体,对石斑鱼养殖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将含有SGIV感染细胞多肽ICP46(infected cell polypeptides 46)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ICP46转染到胖头鲤细胞(fathead minnow cells,FHM)中进行融合表达,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到ICP46-GFP融合蛋白主要分布于FHM细胞的细胞质中。根据SGIV-ICP46的序列,设计并体外化学合成了特异性干扰SGIV-ICP46的siRNA(siRNA-ICP46),与pEGFP-ICP46共转染到FHM细胞中,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不同时间点荧光强度的变化。转染后24~48 h,实验细胞(共转染siRNA-ICP46和pEGFP-ICP46)和阳性对照细胞(共转染siRNA-GFP和pEGFP-ICP46)中的荧光微弱,发荧光的细胞数量较阴性对照(共转染siRNA-Negative和pEGFP-ICP46)少70%左右,但其后实验细胞和阳性对照细胞的荧光强度开始增强,在转染后72 h其与阴性对照组已差别不大。说明体外化学合成的siRNA-ICP46转染后24~48 h可有效抑制FHM细胞中外源导入SGIV-ICP46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94.
石斑鱼为肉食性鱼,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肉质细嫩鲜美,市场价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石斑鱼的市场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目前,网箱和池塘养殖石斑鱼所需种苗,主要来自天然捕捞,供求很不稳定,因此,开展石斑鱼人工育苗就显得非常迫切。本文介绍石斑鱼种苗养殖法以期培育出大量的健康种苗。  相似文献   
95.
褐鲳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俗称“虎头鱼”、“假石斑”、“石狗公”,隶属于硬骨鱼纲、辐鳍亚纲、鲈形总目、鲇亚目、鲇科、鲳鲉属,在我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可与石斑鱼媲美,是开展人工增养殖的优良经济品种,市场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96.
云纹石斑鱼工厂化健康育苗技术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俗称草斑、油斑,属鲈形目,石斑鱼属,为冷暖水性(适应水温5~32℃)礁栖鱼类,其肉味鲜美、是海水石斑鱼类中的极品。它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经济价值高,适应  相似文献   
97.
<正>石斑鱼是鲈形目(Perciformes)、科、石斑鱼属(Epinephelus)鱼类的总称,在全世界亚热带和热带海区均有分布,是我国最重要的海水养殖高档鱼类之一。国内养殖的种类主要有:斜带石斑鱼  相似文献   
98.
盐度与pH对云纹石斑鱼胚胎发育和仔鱼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盐度、pH对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胚胎发育和仔鱼活力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实验的方法,在水温22±0.2℃条件下,将受精卵在不同盐度(5、10、15、20、25、30、35、40和45)、不同pH(5.5、6.0、6.5、7.0、7.5、8.0、8.5、9.0和9.5)下孵化,观察比较其孵化率HR、畸形率DR以及对初孵仔鱼活力和仔鱼培育周期的影响。并在上述设定条件下,进行了初孵仔鱼耐受试验,测定其存活率SR及生存活力指数(SAI)。结果表明,云纹石斑鱼胚胎发育的最低和最高临界盐度分别为10和45,最低和最高临界PH分别为6.O和9.5;盐度、PH的适宜范围分别是20~40、6.5~9.0,最适范围分别是30~35、7.5~8.0。仔鱼生存盐度、pH的适宜范围分别是20~35、6.0~9.0,最适范围分别是25~30、7.5~8.0。  相似文献   
99.
以酶解磷虾粉分别替代基础饲料中0(T0)、10%(T10)、20%(T20)、30%(T30)、40%(T40)、50%(T50)的鱼粉,配制6种等氮等能的饲料,研究饲料中酶解磷虾粉替代鱼粉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血液生化指标、抗氧化性能及氟残留的影响.选取初始均重为(57.80±0.28)g的珍珠龙胆石斑幼鱼36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试验周期为56 d.结果显示,(1) T30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摄食率均显著高于T0组(P<0.05);在替代量大于20%时,饲料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T0组()<0.05);各替代组的饲料系数、肥满度、肝体比、蛋白质效率、蛋白质消化率与T0组无显著差异(P>0.05).(2)各替代组全鱼和肌肉水分、粗脂肪、粗灰分含量与T0组无显著差异(P>0.05);T30组肌肉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T0组(P<0.05).(3)各组间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碱性磷酸酶、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T30组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T0组(P<0.05);各替代组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高于T0组(P<0.05).(4)酶解磷虾粉替代鱼粉显著升高了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血清和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P<0.05),同时,显著降低了血清和肝脏中丙二醛含量(P<0.05).(5)各组肌肉氟含量均在可检测范围以下,各组间骨骼氟含量随着替代比例的升高而升高,各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表明,综合考虑生长性能、体成分、生化指标及抗氧化性能,酶解磷虾粉可替代珍珠龙胆石斑鱼饲料中40%以下的鱼粉,替代量为30%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0.
探索了在鱼类大小规格不同情况下制备鱼类染色体的最佳策略和方法,并对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杂交子代(俗称珍珠龙胆)的染色体核型进行研究.本研究根据预实验的结果,对所选取的珍珠龙胆幼鱼,采用小鱼游泳法进行前处理,取其鳍条并以冷、热两种不同的滴片方法制备染色体,观察染色体形态并对其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选用的染色体制备方法能获得图像清晰、形态良好的细胞分裂相;不同的滴片处理方法细胞分裂指数存在一定差异,即热滴片法的有丝分裂指数为2.58%,明显高于冷滴片法的有丝分裂指数(0.83%),此外,热滴片法所获得的染色体的质量也明显优于冷滴片法.珍珠龙胆石斑鱼二倍体染色体数为48,22对染色体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2对染色体为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其染色体臂数(NF)为52,核型公式为2n=48,4st+44t.珍珠龙胆与父本鞍带石斑鱼的染色体数目、核型基本一致,而与母本棕点石斑鱼的核型存在很大差异.研究表明,珍珠龙胆的2n数与其亲本相同,其核型特点符合典型的高位类群鱼类核型特征.在对珍珠龙胆与其亲本的核型进行比较的同时,对已报道的25种石斑鱼进行了核型的比较和综合分析,为石斑鱼的种质鉴定、遗传资源保护利用、育种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