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8篇
林业   5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2篇
  16篇
综合类   137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298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0 毫秒
61.
研究破格救心汤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浓度的影响,探讨其治疗CHF的作用机制。采用阿霉素诱导法复制CHF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破格救心汤组。记录各组大鼠死亡情况和一般情况,并运用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的GP-ⅡbⅢa浓度。模型组大鼠死亡4只,破格救心汤组和空白组无死亡。模型组大鼠出现鼻唇紫绀、四肢末梢苍白、被毛粗糙变黄、进食减少、行动缓慢等。与模型组比较,破格救心汤组大鼠症状明显减轻,GP-ⅡbⅢa浓度明显降低(P<0.01)。破格救心汤能降低心衰大鼠GP-ⅡbⅢa浓度,减少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生率,这可能是其治疗CHF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2.
为研究鸭肠炎病毒(DEV)gL蛋白在感染鸡胚成纤维细胞(CEF)过程中的表达情况,本研究以DEVClone-03基因组为模板,应用PCR方法分别扩增得到截短的(gLt,181 bp~711 bp)和全长的gL(1 bp~711 bp)两个基因片段。将gLt基因片段克隆至pET-30a原核表达载体,转化E.coli 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并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复性,免疫BALB/c小鼠,制备鼠抗gL蛋白多克隆抗体。同时将全长gL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构建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gL,转染293T细胞。采用获得的抗gL蛋白抗体检测DEV感染CEF后及真核表达质粒pcDNA-gL转染293T细胞后gL蛋白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在pcDNA-gL转染293T细胞后12 h应用western blot方法能够检测到gL蛋白的表达,其表达量随着转染时间增加而增加;在病毒感染CEF后24 h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能够检测到gL蛋白少量的表达,western blot方法在病毒感染CEF48 h后检测到gL蛋白的表达,其表达量随着病毒感染时间增加而增加。上述结果提示,编码gL蛋白基因可能是病毒复制的晚期表达基因。  相似文献   
63.
 P-糖蛋白是ABCB1基因的产物,存在于许多组织中,能够有效地排除底物药物,限制许多底物药物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口服吸收、加速排泄过程。论文综述了P-糖蛋白对药物分布、肠道药物吸收、胆汁和肾药物排泄、犬恶丝虫预防用药中的作用,与血脑屏障的关系,介绍了病畜ABCB1基因型的临床评定及P-糖蛋白与药物的相互作用,为兽药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4.
狂犬病毒(RV)糖蛋白(G)、尾随序列、聚合酶、G-L间隔区决定了其神经侵袭力,并且G基因、G-L间隔区携带病毒遗传差异性及流行病学信息.为研究云南省RV的分子差异和进化关系、探索同一毒株不同基因片段是否发生重组,本研究选择云南省2006年~2011年来自不同地州的18份RV阳性样品,对G基因、G-L间隔区进行克隆、测序,并与参考序列进行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实验表明云南RV血清Ⅰ型和基因Ⅰ型病毒株存在2个遗传谱系(China-Ⅰ和Thailand),其中China-Ⅰ可进一步划分为3个遗传亚谱系(China Ⅰ-1~China Ⅰ-3).3个病毒样品(YNYL2010、YNQJ07、YNRL022011)G基因、G-L间隔区分析结果存在差异,在G基因系统发育分析中,YNYL2010、YNQJ07、YNRL022011分别属于遗传亚谱系China Ⅰ-1、China Ⅰ-2、Thailand,而在G-L间隔区分析中,则分别位于China Ⅰ-2、China Ⅰ-3、China Ⅰ-1.结果表明云南省RV G基因和G-L间隔区基因序列具有遗传差异,相同遗传(亚)谱系的病毒株间可能存在不同的来源.  相似文献   
65.
gD糖蛋白是IBRV感染细胞的主要分子,在病毒吸附和侵入宿主细胞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IBRV基因组DNA为模板,经生物学软件DNAstar分析主要抗原区,PCR扩增gD基因786bp片段,定向连接到pET32a(+)表达载体中,筛选阳性克隆转化BL21(DE3)表达菌中,IPTG诱导表达部分可溶的重组蛋白。Ni-NTA非变性纯化系统纯化蛋白,纯化的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抗血清,利用间接ELISA法检测抗血清效价为1∶6400;同时以该血清进行血清中和病毒实验,中和指数为1∶640,显示该抗血清具有良好的抗病毒能力,为进一步开发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的诊断检测试剂和疫苗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66.
选取273头荷斯坦奶牛,在人工输精后的28d和75d分别采用牛妊娠相关糖蛋白(PAG)ELISA和直肠检查的方法进行妊娠诊断,比较PAG ELISA和直肠检查法的结果,旨在评价PAG ELISA对配种28d的奶牛进行早期妊娠诊断的准确性。结果表明,PAG ELISA法妊娠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100%、75.5%、86.5%、100%和90.5%,与75d直肠检查结果相同,可用于母牛的早期妊娠诊断。妊娠诊断对于母牛保胎、分群管理及提高繁殖效率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7.
海蜇头糖蛋白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提高海蜇头糖蛋白提取效果,采用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超声处理时间、超声功率和提取时间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试验以优化此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海蜇头目标糖蛋白超声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处理时间15 min,超声功率300 W,提取时间6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糖蛋白实际得率为9.14%,与模型预测值之间具有较好的拟合性.在3个因素中,超声处理时间,超声功率对糖蛋白得率的影响极显著,提取时间影响不显著,且相互之间无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68.
《畜牧与兽医》2017,(11):61-68
为了分析猪源伪狂犬病病毒AH02LA株糖蛋白的基因序列特征,本研究设计了17对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扩增AH02LA株的11个糖蛋白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然后将其与PRV变异株(TJ株与HeN1株)和PRV经典株(Bartha株与Kaplan株)作比对分析。结果:成功扩增了11个糖蛋白基因序列,序列比对发现,AH02LA株的gB、gD、gG、gK和gM基因与PRV变异株的同源性为100%,而与PRV经典株的同源性为98%~99%;AH02LA株的gC、gE和gI基因与PRV变异株的同源性为99%,而与经典株的同源性为95%~97%,而且AH02LA株的gB、gC、gD、gE、gI和gN基因的插入或缺失也与变异株完全一致。研究表明,AH02LA株的主要糖蛋白基因序列与变异株高度同源,该毒株是一株典型的变异株。  相似文献   
69.
本试验采用水煮醇沉淀法研究了影响茶叶多糖(TPS)提取的因素,并利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通过控制和改变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沉淀体积倍数研究这些因素对提取结果的影响,并比较了Sevag法与三氯乙酸(TCA)法除蛋白质的效果,再利用凝胶柱层析法时TPS进行初步纯化.结果表明.TPS最佳提取的条件为100℃、4 h、2.5倍体积乙醇沉淀效果最佳.粗糖提取率为9.1624%,相对含量为44.6%.TCA法除蛋白质效果较好,经凝胶柱层析,确定本方法所提取的茶叶多糖为一种糖蛋白.  相似文献   
70.
对狂犬病病毒CVS株糖蛋白基因进行克隆与测序,推导出相应的氨基酸序列。然后采用Gam-ier-Robson法和Chou-Fasman法预测糖蛋白的二级结构,用Kyte-Doolittle法、Emini法和Jameson-Wolf法分别预测蛋白质的疏水性、表面可能性和抗原指数,并综合分析预测糖蛋白的B细胞抗原表位。结果表明,该蛋白结构中含有少量的α螺旋、较多的β折叠以及较为丰富的转角区域,在序列的121~126、133~137、161~165、191~193、201~204、214~216、221~225、264~267区域或其附近最有可能是B细胞抗原表位的优势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