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7篇
  5篇
综合类   82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7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旨在克隆徐淮山羊脂蛋白酯酶(LPL)基因的cDNA,并通过EGFP融合蛋白实现该基因亚细胞水平的表达定位.本研究通过RT-PCR方法克隆徐淮山羊LPL基因cDNA,并初步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含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报告基因的融合表达载体pEGFP-C1-LPL.聚乙烯亚胺(PEI)介导pEGFP-C1-LPL转染NIH-3T3细胞,48 h后在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并用RT-PCR方法检测LPL mRNA在细胞内的表达.结果,成功克隆出山羊LPL基因1 530 bp长的cDNA,完整阅读框大小为1437 bp,共编码478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为GU082383.信号肽区域预测结果表明LPL蛋白含有一小段信号肽序列,其可能性为100%.信号肽酶切割位置在第23和24个氨基酸之间,其可能性达到65.9%.成功构建融合表达载体pEGFP-C1-LPL,并且RT-PCR显示转染后LPL在mRNA水平上表达明显.EGFP-LPL融合蛋白定位在NIT-3T3细胞外和细胞膜部分.结果表明,首次成功克隆出徐淮山羊LPL基因cDNA;重组质粒pEGFP-C1-LPL构建成功,并在NIH-3T3细胞中明显表达.  相似文献   
52.
五个品种猪脂蛋白脂酶(LPL)基因PCR-RFL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了解猪脂蛋白脂酶(LPL)基因的遗传变异情况,试验采用PCR-RFLP技术对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民猪和野猪(共346头)LPL基因的第8内含子进行遗传变异研究。结果表明:经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消化后表现为3种基因型,即BB型、AB型、AA型,在该位点上只有国外猪种表现出多态性。  相似文献   
53.
家蚕突变矮小卵血液蛋白及卵黄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英  赵萍  侯勇  代方银  夏庆友 《蚕业科学》2003,29(4):355-358
对家蚕突变矮小卵 (emi)品种在卵母细胞形成时期的血液、卵巢及卵中的总蛋白进行SDS PAGE发现 :在emi的卵巢及卵中含有卵黄蛋白 (Vn)、卵特异性蛋白 (ESP)和大部分的低分子量脂蛋白 (LP) ;emi蚕在蛹期和蛾期的血液中有卵黄原蛋白 (Vg)和LP ,蛹后期大部分emi血液中的Vg和LP含量逐渐减少 ,化蛾时血液中仅含少量的Vg和LP ,而少数emi个体的卵母细胞大量退化 ,在蛹后期和蛾期血液中还含有大量的LP和较多的Vg ;emi蚕从吐丝当天到蛾期的血液中的LP中有分子量为 30kD的蛋白带 ,在卵中却没有。以上结果表明 ,emi基因可能不仅决定卵大小 ,还可能对LP的不同成分的吸收 (如不能吸收LP中分子量为 30kD的蛋白 )有关 ,推测这可能是导致emi个体大部分不能正常发育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4.
丝状霉形体丝状亚种SC型脂蛋白LppQ基因的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基因库发表的丝状霉形体丝状亚种SC型(MmmSC)脂蛋白LppQ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对国内MmmSC分离株HVRI-X株的脂蛋白LppQ基因进行扩增,将扩增产物与pMDl8-T载体连接并测序。核苷酸序列比较结果显示,HVRI-X株的LppQ基因序列与基因库发表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8%;由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9.3%。  相似文献   
55.
试验观察饲粮能量浓度对轻型(蛋鸡)和重型(肉鸡)(0——10周)鸡血清甘油三酯和β——脂蛋白浓度的影响。饲粮能量浓度分别为11.38(低能,LE)、12.34(对照,中能,ME)和13.22(高能、HE)KJ/g,三个饲粮的蛋白质水平均为19%。每两周测定试禽饥饿12小时后和采食(8和10周龄)1.5小时后的血清甘油三酯及β——脂蛋白浓度。在饥饿状态下,血清甘油三酯浓度除6周龄外,肉鸡均显著地高于蛋鸡(P<0.05),在两类型鸡中,对照组有高于低能组及高能组的趋势(肉鸡P>0.05,蛋鸡P<0.05)。血清β——脂蛋白浓度既不受饲粮能量浓度的影响也不受品种类型的影响。二类型鸡二种血液成分随周龄变化的趋势相同,血清甘油三酯浓度有随周龄增加而上升的趋势,血清β——脂蛋白浓度在周龄间的变化不显著。在采食状态下,二种血液成分均非常显著地高于饥饿状态(P<0.01)。饲粮能量浓度对蛋鸡和肉鸡有不同的效应,蛋鸡的两种血液成分不受影响。肉鸡高能饲粮组的两种血液成分均显著地低于对照及低能组(P<0.05)。这似乎表明添加脂肪可降低肝脂肪的合成,加速血液脂肪进入组织中,导致体脂肪合成增加。  相似文献   
56.
从2-44周龄隔周屠宰20羽绍鸭,测定其血清脂蛋白相对含量,孕酮浓度和碱性磷酸酶活力。结果表明,开产前4周,血清极低密度脂蛋白相对含量和孕酮浓度开始升高,开产时达到最大值,绍鸭血清孕酮浓度显著高于相同生长期的Sterling Ranger母鸡;绍鸭血清碱性磷酸酶活力随日随日增大而下降,并均高于相同生长期的北京白鸡Ⅲ系原始群和7世代选择群。  相似文献   
57.
细菌外膜成分布劳恩脂蛋白(Braun lipoprotein,BLP)在调控大肠埃希氏菌感染导致的宿主炎症反应过程中发挥的具体作用尚不清楚。该研究分析了野生型大肠埃希氏菌(BLP表达阳性)、大肠埃希氏菌JE5505(BLP表达阴性)和大肠埃希氏菌JE5505与BLP联合刺激小鼠后,体内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抗炎因子(IL-10)和趋化因子(RANTES)分泌的情况,以及小鼠的存活率和脏器的损伤水平。结果表明,大肠埃希氏菌JE5505组感染小鼠后导致死亡的速度比野生型大肠埃希氏菌组和大肠埃希氏菌JE5505与BLP联合刺激组更迅速;JE5505与BLP联合刺激组在感染20 h后小鼠不再出现死亡。在大肠埃希氏菌JE5505感染的小鼠血清、肝脏和肺脏中,促炎性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分泌水平显著高于、抗炎细胞因子显著低于野生型大肠埃希氏菌组和大肠埃希氏菌JE5505与BLP联合刺激组的小鼠(P<0.01)。此外,BLP的存在可下调大肠埃希氏菌感染导致小鼠脏器中组织损伤标志物HMGB1和HABP2的蛋白表达(P<0.05)。说明细菌外膜成分BLP耐受可能通过调节炎症介质的产生,进而对细菌感染导致宿主脏器损伤和炎症反应发挥调控和保护作用,从而避免小鼠在被大肠埃希氏菌感染后出现快速死亡的现象。  相似文献   
58.
本试验采用生化技术,对北京花猪(6头)和长花猪(长花猪×北京花猪;11头)血清中的β-及前β-脂蛋白等生化标记的含量进行了检验和相应的胴体部分品质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血清中β-及前β-脂蛋白含量与瘦肉率呈显著负相关(北京花猪 r=-0.97,长花猪 r=-0.44),与脂肪率呈显著正相关(北京花猪 r=0.93,长花猪 r=0.55)。初探结果表明,血清中β-及前β-脂蛋白含量有可能作为瘦肉型猪的选种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9.
利用拟南芥基因芯片检测ZmPto/ZmPti1共表达转基因拟南芥的基因表达情况,了解Pto/Pti1信号途径的下游组分,对Pto/Ptil的作用机制做进一步探讨.结果表明,与野生型株系比较上调表达两倍的基因有84条,与野生型株系比较下调表达两倍的基因有95条.在上调表达的基因中有9条与非生物逆境有关,其中有SOS系统中的SOS3、DREBIA、WRKY15等;有3条与生物逆境有关,分别为AT4G36010、AT5G01870、AT5G64120;与生长发育有关的有12条;与脂类吸收、转运、代谢相关的基因6条;转录因子9条.在下调表达的基因中与非生物逆境有关的基因有4条;与生物逆境有关的基因2条;发育调控的基因8条;转录因子2条.无论上调还是下调表达的基因中,都有很多未知功能的基因.ZmPto/ZmPti1同时过表达显著影响植物对非生物逆境的响应、生长发育等过程,同时对脂类的吸收、转运、代谢等过程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0.
目的 观察步长脑心通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时期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水平的影响.方法1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加用步长脑心通胶囊.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后1、2、4、8、12周的血浆Lp-PLA2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上述观察时期血浆Lp-PLA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可降低血浆Lp-PLA2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