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9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164篇
林业   3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3篇
  11篇
综合类   605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524篇
畜牧兽医   199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5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71.
研究不同饲料蛋白水平(24%、26%、28%、30%、32%、34%)对大规格松浦镜越冬前后生长、体成分、抗氧化及蛋白合成基因表达的影响,前期进行完大规格松浦镜对饲料蛋白质适宜需要量的研究试验后,在每个网箱中保留规格齐整,质量为(694.55±64.72)g的20尾大规格鱼进行越冬试验,共18个网箱(2.0 m×2.0 m×2.0 m),时间为2019年10月31日至2020年4月28日.越冬期间水温3~8℃.结果表明,26%蛋白组的体质量损失率及肥满度下降比显著低于24%、32%、34%蛋白组(P<0.05),24%蛋白组的肝体比下降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各组间存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26%蛋白组越冬后肌肉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24%蛋白组,且其下降比显著低于24%蛋白组(P<0.05).24%组和32%组的肌肉水分含量显著高于26%组(P<0.05),32%组肌肉水分增加比显著高于26%和34%组(P<0.05).26%蛋白组鱼肝胰脏的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30%蛋白组(P<0.05),谷胱甘肽含量显著高于24%蛋白组(P<0.05).34%蛋白组的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26%蛋白组的越冬后肌肉雷帕霉素受体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24%、34%蛋白组(P<0.05).26%蛋白组的肌肉4E结合蛋白1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26%蛋白组的肌肉S6K蛋白激酶及蛋白激酶B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除24%蛋白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越冬试验发现,26%蛋白组鱼越冬效果最佳,体质量损失率及肥满度下降比均为最低,鱼体能够储存更多的蛋白质,使机体获得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和较低的氧化应激水平,拥有较强的自身内源蛋白质合成能力.  相似文献   
72.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是一种能够引起科鱼类急性传染性病毒病-春病毒血症(SVC)的病原,一旦暴发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该病主要在欧洲的鱼养殖中广泛传播,主要症状为体内出血,腹膜炎及腹水。SVCV具有囊膜,暂时列为弹状病毒科水泡性病毒属。病毒基因组为线性单股不分段的负链RNA,长11019个核苷酸,主要包含5个基因,分别编码核蛋白N、磷蛋白P、基质蛋白M、糖蛋白G和RNA聚合酶L。日前,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检测SVCV的行业标准是逆转录PCR法。本研究从病毒的生物学特征,感染的临床症状及流行特点,病毒基因组及其多肽特征,病毒的分类地位以及检测技术等方面对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作一综述,以期为研究者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3.
鲤病毒病原的感染性测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查明养殖(Cyprinus carpio)突然大批发病死亡的原因,对病样品进行了细胞攻毒、空斑测定、电镜观察,以及鱼体感染等实验。先以患病的组织匀浆液,经过滤后,分别接种到草鱼鳍条细胞(GCF)、上皮瘤细胞(EPC)等14种培养细胞中。利用倒置显微镜观察显示,在1-2d内,该病鱼组织匀浆液可使其中9种细胞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收集出现病变的细胞液(即病毒悬液),进一步进行病毒滴度检测、空斑测定和鱼体感染实验。结果显示,在GCF细胞上的病毒滴度为10^7.3TCID50/mL;在FHM,TSB和GCO等细胞中可产生直径1~4mm的圆形空斑,空斑的大小与宿主细胞的种类和接种的病毒浓度有关。通过对感染细胞制备的超薄切片和病毒负染样品进行电镜观察,显示这是一类呈典型子弹头样的弹状病毒颗粒。感染了病毒悬液的鲫和先后在第2天和第3天开始出现病症,间隔1~2d后发病的鱼开始死亡,至第14天,两种感染鱼的死亡率均达到83.3%。收集人工感染后濒死的鲫和,分别制备组织匀浆液,回接感染鱼类培养细胞,24h内能使其出现与原发病组织匀浆液所引起的类似的细胞病变。因此证实患病是由病毒病原感染所致。[中国水产科学,2006,13(4):617—623]  相似文献   
74.
为构建嗜水气单胞菌ompA和flaA基因重组干酪乳杆菌并分别检测其表达产物对生长及免疫效果的影响,实验将目的基因克隆至乳酸菌穿梭表达质粒pPG612中,并电转至干酪乳杆菌中,经诱导后包被饲料对进行饲养56 d,称重并采集血清及组织,分析生长指标及免疫指标变化。在56 d饲养免疫结束后结果显示,生长指标显示重组干酪乳杆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表明重组干酪乳杆菌对生长无影响;免疫效果分析显示,血清中IgM表达水平显著上升。血清中AKP、LZM、SOD、CAT、C3和C4也均显著升高。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免疫后肝脏、脾脏、头肾及肠组织中的细胞免疫因子基因IL-1β、IL-8、TNF-α、 NF-κB、 TLR5及MYD88的表达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显著提升;其中TLR5及MYD88表达量在Lc-mcs-flaA组高于Lc-mcs-ompA组。攻毒后Lc-mcs-ompA与Lc-mcs-flaA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59%与54%,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表明,本实验构建的重组干酪乳杆菌Lc-mcs-ompA与Lc-mcs-flaA免疫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反应,进而提高自身存活率,为预防鱼类嗜...  相似文献   
75.
散鳞镜鲤、团头鲂及其杂交F1肌肉营养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生化分析方法对散鳞镜、团头鲂及其杂交F1肌肉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并比较。结果表明,交杂种F1肌肉中的水分含量为77.89%、灰分含量为5.52%,均低于亲本;脂肪含量为4.77%,高于团头鲂,低于散鳞镜;F1的氨基酸含量为77.89%,低于双亲,但大多成分含量与散鳞镜相当。在总体水平上,杂交种品质得到初步的改良。  相似文献   
76.
池养条件下黄河鲤仔稚鱼的生长及形态发育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生产试验过程,对黄河仔稚鱼生长过程中的形态特征进行了初步描述,研究了仔稚鱼的生长以及全长、体长、体重的相互关系。从初孵仔鱼发育至稚鱼约需12天左右,全长达到13.4-21.7mm。仔鱼期体长的增长大于体重的增长;而进入稚鱼期后,体重的增长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77.
日粮中分别添加2、4、8、16、32 mg/kg的阿维拉霉素,对平均体重为4 g的连续投喂84 d,研究了阿维拉霉素对的促生长效果及其对鱼体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添加4 mg/kg和8 mg/kg的阿维拉霉素时,增重效果较其它各浓度组要好,比对照组分别提高24.7%和13.5%,饵料系数分别降低10.3%和5.5%。但是这种促生长作用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在持续投喂时间少于21 d或超过63 d,促生长效果不明显。此外,投喂阿维拉霉素可提高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78.
繁殖技术研究李建平,张卫平,张鹿子,刘影爽,冯英俊,聂连云(河北省石家庄市水产良种场,鹿泉市050224)石家庄市水产良种场1989年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引进建乌仔,经过1989、1990年培育从10万尾后备亲鱼中挑选了2860...  相似文献   
79.
是世界性重要养殖鱼类之一。然而,千百年来各国养殖的几乎都是当地的野生种类,一般体型较瘦长、生长较慢.经济性状不够理想。为了进一步扩大的养殖和改良其品质,许多育种学家进行了品种改良和选育的尝试。  相似文献   
80.
从收购天然鱼种进行驯化养殖入手,经3年池塘培育,获三角亲鱼1676尾,亲鱼培育成活率达96%;对性腺发育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三角属每年1次产卵类型,雌鱼的性成熟年龄为3冬龄,雄鱼则为2冬龄;性成熟雌鱼卵巢系数大致变动在1.6%~12.7%,全年平均约7.5%;卵径变动范围50~1450μm,平均762μm;相对怀卵量为4.67~6.70万粒/kg,平均5.98万粒/kg;适宜的繁殖生产季节在3月初到4月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