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9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211篇
林业   197篇
农学   226篇
基础科学   44篇
  159篇
综合类   930篇
农作物   206篇
水产渔业   186篇
畜牧兽医   312篇
园艺   128篇
植物保护   8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21.
Summary Twenty-nine primary triticales (x Triticosecale Wittmack), derived from homozygous, uniform wheat and rye inbreds, were evaluated (i) to assess wheat, rye and interaction effects for yield-related characters, (ii) to estimat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se characters, and (iii) to investigate the possibility of predicting micro-plot performance from early spaced-plant tests. The triticales (12 octoploid, 17 hexaploid) were tested under space-planting and in micro-plots in three-replicate, randomized block designs in 1983 and 1984, respectively. In general, hexaploid triticales performed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octoploids. Strong wheat and wheat x rye interaction effects were found, making it difficult to predict the performance of primary triticales from their constituent parental genotypes. At both ploidy levels under space-planting kernel weight per spike showed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s with spikelets per spike, kernels per spikelet, and 1000-kernel weight. No significant associations were detected between spaced-plant and micro-plot performance for octoploids, indicating severe disorders at this ploidy level. In hexaploid triticales spikes per plant, kernel weight per spike, and kernels per spikelet observed in spaced-plants appeared to be useful indicators of grain yield in micro-plots.  相似文献   
122.
在国内外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研究与应用中,受遥感影像分辨率的限制,能满足较大比例尺的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的还较少.该文以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区域内一块试验区为例,利用SPOT5多光谱影像,结合近期航片,通过特征变异法,进行1∶1万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应用航片与卫片融合的新方法,进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3.
贡嘎山海螺沟冰川退缩区土壤序列矿物组成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阐明土壤中矿物随时间变化的机制是理解矿物风化和土壤发育的基础。利用X射线衍射法对贡嘎山海螺沟冰川退缩区土壤矿物组成随成土作用时间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冰川退缩区成土母质的矿物组成同质性较高,以硅酸盐矿物为主(约90%),包括:斜长石(28.5%)、石英(24.5%)、黑云母、钾长石、普通辉石、角闪石、绿泥石、蛭石;并有少量碳酸盐矿物,如方解石(8%)、白云石(2.3%);以及磷酸盐矿物磷灰石(2.1%)。退缩区土壤的矿物组成总体呈新发育土壤特征,随着成土年龄的增加,方解石逐渐被风化成为草酸钙石,角闪石、黑云母、磷灰石和绿泥石含量逐渐降低,长英质矿物的相对含量有所增加。成土作用中矿物组成的变化受植被原生演替和土壤p H的影响,快速发育的植被导致土壤p H迅速降低,风化程度增强。  相似文献   
124.
丁晨芳 《农业与技术》2006,26(2):140-143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非关税壁垒中最隐蔽的一种。在WTO框架下,各国纷纷采取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本国农产品实施保护。分析我国在目前状况下所面临的壁垒,提出突破壁垒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5.
以近几年主栽的水稻品种为试材,采取相关统计分析和对比试验等方法,研究了水稻品种对早粳稻米品质的影响,旨在为寒地稻作区优质米品种的选育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研究取得如下主要结果:(1)不同熟期碾米品质的3项指标中,糙米率的平均值分别为83.1%、82.9%、83.1%、83.0%;精米率的平均值分别为71.9%、71.9%、72.0%、73.0%。不同品种的糙米率,不同熟期间差异很小,晚熟品种的精米率略高于早熟和中熟品种,品种间表现有差异。不同熟期的整精米率的平均值分别为61.7%、61.7%、66.5%、67.2%,晚熟品种比早熟和中熟品种高,品种间差异较大。早熟和中熟品种的整精米率变异系数较晚熟品种增加1.2个百分点,说明品种间差异较大。稻米垩白米率与胶稠度(0.0566)呈正相关,这一点与(李雅娟,1995)的研究结果一致。垩白米率与精米率(-0.4827)呈显著负相关,因此,在育种上筛选垩白米率低的种质资源是关键。(2)直链淀粉含量是影响稻米食味品质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很多研究认为,直链淀粉含量偏高影响稻米食味品质(佐佐木忠雄,等.1982)。关于直链淀粉含量姬田正美(1996)研究认为,直链淀粉含量越高,稻米食味越差。本研究结果直链淀粉含量一般在16.67% ̄22.40%,平均含量为18.8%,品种间差异较大。直链淀粉含量与蛋白质含量(-0.8207)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6.
前氮后移施肥对冬小麦旗叶活性氧代谢和子粒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1994-1996年高产冬小麦前氮后移施肥方式的产量效应和生理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此施肥方式可以减缓旗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下降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的积累,减少超氧阴离子的产生,提高旗叶片的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延缓叶片衰老,显著增加穗粒重和产量。  相似文献   
127.
【目的】检测怀孕肉牛早孕因子(Early pregnancy factor,EPF)的活性,并对其进行分离纯化,以期为EPF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妊娠1~9个月的肉牛血样,并进行妊娠诊断,通过玫瑰花环抑制试验(Rosette inhibition test,RIT)检测其早孕因子的活性。对有活性的血样依次进行DEAE-52离子交换层析、ConASepharose 4B亲和层析和Heparin Sepharose Cl 6B亲和层析,分离纯化EPF,对纯化产物进行SDS-PAGE检测,并测定其等电点。【结果】怀孕牛和未怀孕牛血清的玫瑰花环抑制滴度差异显著(P<0.05)。玫瑰花环抑制试验显示,纯化出的EPF具有活性,其分子质量为53.6 ku,等电点为6.8。【结论】利用玫瑰花环抑制试验检测早孕因子活性,可以鉴定肉牛的妊娠状态;利用层析的方法可以分离出早孕因子的活性蛋白。  相似文献   
128.
 本文应用自行设计安装的MFR-1型母牛发情鉴定及早期妊娠诊断仪,将特制探测电极插入母牛阴道穹窿部,测定了94头母牛宫颈-阴道粘液的电导率(CVMEC)。结果表明,母牛在发情周期和妊娠早期CVMEC呈规律性变化。发情周期正常的母牛,CVMEC在间情期处于较低水平(5.64mS/cm),前情期开始上升(8.93mS/cm),发情期达峰值(13.40mS/cm),后情期开始下降(9.84mS/cm),最后降至间情期水平。输精后,未妊与妊娠母牛CVMEC的变化规律不同。在发情周期的各时期,未妊母牛高于妊娠母牛;未妊母牛在输精后21天左右返情,CVMEC再度出现峰值;妊娠早期母牛则保持与间情期相近的较低水平(5.08mS/cm)。笔者认为,母牛CVMEC的规律性变化的生理学基础是体内激素水平和宫颈-阴道粘液的周期性变化,据此进行发情鉴定和早期妊娠诊断是可行的。与目前使用的方法相比,CVMEC法更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9.
选用21日龄左右健康无病、初重基本一致的杜长大猪进行饲喂试验,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8头猪,自由采食和自由饮水。试验设计为:第Ⅰ组为对照组,第Ⅱ、Ⅲ组在千克基础日粮中分别加入糖萜素250,500mg,第Ⅳ、Ⅴ组在千克基础日粮中分别加入糖萜素250mg+黄霉素4mg,4mg黄霉素。结果表明:①各试验组的平均日增重(ADG)均高于对照组,其中第Ⅲ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②Ⅳ组比Ⅱ、Ⅴ组提高了饲料转化率,表明糖萜素与黄霉素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试验各组腹泻率均低于对照组;③各试验组盲肠中大肠杆菌均低于对照组,以Ⅳ组效果最好;结肠、直肠中大肠杆菌,试验Ⅱ、Ⅲ、Ⅳ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和Ⅴ组(P〈0.05),其中Ⅲ组含量最低。处理Ⅲ能显著增加盲肠中双歧杆菌数(P〈0.05),处理Ⅳ能显著增加盲肠中乳酸杆菌数(P〈0.05),各处理均能增加结肠和直肠中双歧杆菌数和乳酸杆菌数,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0.
杉木种子园子代性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进一步了解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种子园子代遗传变异规律,提高杉木群体良种选育效率,以浙江省17个杉木种子园子代为研究材料,于1998-1999年,在临安市横畈林场采用10区组、3-4株小区的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营建2片子代试验林。自造林后第2年起,连续6 a调查测定树高、胸径、材积、冠幅和侧枝性状等,在数理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种子园子代性状之间的表型相关、遗传相关以及年-年之间的生长相关和秩次相关等。结果表明,种子园子代树高、胸径和材积之间呈极紧密相关,相关系数rp和rg达到或近于1.0,通过胸径对材积进行间接选择,选准率100%。冠幅、盘间距与生长性状之间分别呈中度相关和轻度-中度相关,盘侧枝数与生长性状之间在遗传上没有相关关系,每米侧枝数则有负相关关系。不同年龄之间的年-年生长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其生长秩次变化在2-3年生时已逐渐稳定,5-6年生时基本稳定,rs高达0.96-0.99。在杉木种子园子代测定中,早期选择可从造林后第2年生长期结束时开始,但其选择率必须比第2次选择增加1倍。在此前提下,如以6年生选择作为第2次选择,选准率达100%,即在6年生选择时能入选的植株,在此情况下将无一漏选。表7参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