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24篇
  免费   1531篇
  国内免费   3810篇
林业   516篇
农学   3035篇
基础科学   27篇
  1303篇
综合类   10661篇
农作物   2282篇
水产渔业   1457篇
畜牧兽医   7873篇
园艺   1373篇
植物保护   1538篇
  2024年   107篇
  2023年   425篇
  2022年   933篇
  2021年   1108篇
  2020年   1161篇
  2019年   1201篇
  2018年   951篇
  2017年   1342篇
  2016年   1595篇
  2015年   1456篇
  2014年   1464篇
  2013年   1434篇
  2012年   2197篇
  2011年   2192篇
  2010年   1677篇
  2009年   1598篇
  2008年   1446篇
  2007年   1644篇
  2006年   1304篇
  2005年   1011篇
  2004年   748篇
  2003年   589篇
  2002年   435篇
  2001年   413篇
  2000年   320篇
  1999年   274篇
  1998年   168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124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5篇
  1962年   12篇
  1956年   20篇
  1955年   2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鸡毒霉形体HS株pMGA多基因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鸡毒霉形体(Mycoplasma gallisekpticum,GM)基因组中存在着编码细胞表面血凝粘附素蛋白(protein of Mycoplasma gallisepticum adhesin,pMGA)相关基因组的多基因族。为筛选出含有完整的pMGA基因片段,并估算出鸡毒霉形体HS株基因组中pMGA多基因族的基因数,本试验以pUC18为载体,用EcoR I限制性内切酶构建了鸡毒霉形体HS株的基因组文库。根据pMGA基因引导序列的保守区和pMGA基因间隔区的序列,人工合成了2个寡核苷酸探针(探针I、探针Ⅱ),经标记后,双筛选所建的基因文库,从600个转化子中共得到的38个含有pMGA基因的阳性克隆子,选其中1个7.5kb的片段(17号阳性克隆子,W17),用4种限制性内切酶(EcoR I,Hind Ⅲ,Pst I,Bgl Ⅱ)酶切消化,绘制了该片段的物理图谱。该片段酶切产物经电泳、转膜后与探针I和探针Ⅱ杂交,发现2个探针杂交图谱基本相同,根据杂交带及放射信号的强度值,估测出该片段含有4个pMGA基因,以这个片段所含的pMGA基因数为标准,估算出鸡毒霉形体HS株含有39个pMGA基因。  相似文献   
32.
导入AGPase基因的转基因可育水稻及其经济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农杆菌介导法将淀粉合成关键酶AGPase(腺嘌呤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基因导入云南地方优质水稻合系35,38,39,41,42中,获得了大量的可育转基因植株。PCR扩增检测,外源基因已稳定整合进水稻基因组中。大量的农艺性状及淀粉含量研究表明,转基因水稻种子的千粒重比对照明显提高,但总淀粉含量没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33.
采用生长试验、免疫放射分析和定量PCR方法,观察了生长猪血液中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Ⅰ)及其结合蛋白(IGFBP3)数量的变化和IGF—Ⅰ基因在肝中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每1kg饲料中添加125-250mg铜,能够上调IGF-Ⅰ基因的表达量,显著提高猪的平均日增重,促进生长猪循环血液中IGF—Ⅰ浓度的增加。试验结果证实,铜是通过促进生长激素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相关因子的合成和分泌来发挥促生长作用的。  相似文献   
34.
通过PCR方法自含NDVZF基因的克隆质粒中扩增NDVF基因 ,将其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V5_His_TOPO重组。经核酸内切酶酶切 ,阳性克隆鉴定准确无误 ,核酸序列测定结果与原始基因比较 ,同源性大于 99% ,启始密码和终止密码未出现变异 ,将该重组质粒命名为pcDNANDVZF。将pcDNANDVZF在脂质体作用下转染CEF细胞 ,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 ,结果证明pcDNANDVZF可在CEF细胞中大量表达F蛋白。  相似文献   
35.
硒蛋白的基因表达与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硒蛋白是微量元素硒以硒代半胱氯酸(SeC)形式进入多肽链的蛋白质。SeC的遗传密码是UGA。在原核细胞中,4种基因产物SELA、SELB、SELC和SELD参与了硒蛋白的合成过程。真核生物硒蛋白mRNA3’-UTR的硒代半胱氨酸插入序列(SECIS)是真核细胞UGA密码编码SeC的顺式作用元件。动物的硒营养状态不影响硒蛋白基因的转录,但影响硒蛋白mRNA的稳定性。饲料硒水平与含硒酶活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6.
猪肺炎支原体及其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猪肺炎支原体是引起猪支气管肺炎的主要病原 ,严重危害着养猪事业的发展。虽然猪肺炎支原体的结构简单 ,但由于它对营养要求较高 ,故培养难度大 ,也是人们不能对其深入研究的一个主要原因。近年来利用克隆技术 ,对猪肺炎支原体从基因水平上进行了多种研究 ,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成果。文章从它的生物学特性、荚膜结构、膜蛋白研究以及基因水平的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性论述 ,并简明地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37.
转基因动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转基因动物是现代生物技术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领域,目前已经有转基因小鼠、兔、绵羊、山羊、猪、牛、鸡和鱼等多种转基因动物问世。本文综述了转基因动物的制作方法、转基因动物的应用研究以及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并指出了转基因动物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8.
将构建的pBST2~6工程菌质粒用限制性内切酶BamHI/BglⅡ酶切,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电洗脱,回收147bp的目的ST1基因。随之将该基因分别重组到能有效表达K99菌毛抗原和LacZ酶的pGK99之K99基因BglⅡ位点和pUC18的BamHI位点中。通过ST1基因探针菌落原位杂交、特定酶切分析及DNA序列分析,筛选并鉴定出了理想重组子,从而构建出了能分别表达ST1融合基因产物的工程菌株pSK219和pXST1。  相似文献   
39.
鸡白介素18基因原核表达质粒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已发表的江西土鸡白介素 -1 8(Ch IL-1 8) c DNA编码基因序列设计引物 ,用PCR技术从 p MDCh IL-1 8质粒扩增出编码鸡IL-1 8成熟蛋白基因 ,重组于 p BV2 2 0表达载体上 ,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 JM1 0 9(DE3 ) ,转化子经温度诱导的表达产物 ,SDS-PAGE电泳鉴定约 2万 ,N端开头 1 5个氨基酸序列测定分析 ,证明获得了鸡 IL-1 8成熟蛋白 ,为今后深入研究鸡 IL -1 8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临床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0.
从BL21(DE3)E.coli菌株中以PCR的方法扩增得到了与T7RNA多聚酶(T7RNApolymerase,T7pol)基因大小一致的DNA片断。将PCR产物纯化后直接克隆到pGEM—T载体中,经酶切鉴定和DNA序列分析表明克隆得到了正确的T7pol基因。将T7pol基因亚克隆入pET-28b( )中,构建得到原核表达质粒pET28T7。该质粒的BL21(DE3)pLysS转化菌在IPTG的诱导下可表达约98800的蛋白,这与T7pol的相对分子质量一致。将该质粒转化DH5α、JMl09、HBl01、BL21(DE3)和BL21(DE3)pLysS等5种不同的宿主菌,仅有转化T7pol酶活性受到抑制的宿主菌BL21(DE3)pLysS才能得到转化子,而其余4种T7T7pol酶活性不受抑制的E.coli宿主菌不能得到转化子。pET28T7原核表达质粒这种仅能在T7pol酶活性受到抑制的宿主菌中才能存活的现象说明本试验所克隆的T7pol基因能正确表达出具有RNA转录酶活性的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