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86篇
  免费   690篇
  国内免费   1617篇
林业   1868篇
农学   2053篇
基础科学   3645篇
  903篇
综合类   16340篇
农作物   1454篇
水产渔业   1133篇
畜牧兽医   21379篇
园艺   2027篇
植物保护   791篇
  2024年   267篇
  2023年   895篇
  2022年   1120篇
  2021年   1126篇
  2020年   978篇
  2019年   1427篇
  2018年   475篇
  2017年   1025篇
  2016年   1240篇
  2015年   1335篇
  2014年   2321篇
  2013年   1913篇
  2012年   2606篇
  2011年   2776篇
  2010年   2663篇
  2009年   2856篇
  2008年   2840篇
  2007年   2590篇
  2006年   2528篇
  2005年   2471篇
  2004年   2047篇
  2003年   2069篇
  2002年   1584篇
  2001年   1421篇
  2000年   961篇
  1999年   745篇
  1998年   779篇
  1997年   796篇
  1996年   714篇
  1995年   692篇
  1994年   703篇
  1993年   626篇
  1992年   706篇
  1991年   792篇
  1990年   541篇
  1989年   623篇
  1988年   79篇
  1987年   63篇
  1986年   54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7篇
  1975年   9篇
  1957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为了克服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IA)模型的诸如造模时间长,发病率偏低,发病严重程度较低,动物个体间疾病严重程度差异大等缺点,本试验探索采用抗Ⅱ型胶原(CII)/CD3双特异抗体联合胶原免疫来建立一个改进型CIA模型。本试验首先通过化学连接方法制备了抗CII/CD3双特异抗体。体外研究发现,该双特异抗体较好地保持了与CII以及小鼠CD3分子的结合能力,并且能同时有效地结合CII和CD3分子。体内试验发现,在胶原诱导的基础上给予抗CII/CD3双特异抗体,早在胶原免疫后25 d左右小鼠即开始发病,发病率高达100%,关节炎指数评分可以达到并稳定在10分左右的水平,并且个体间炎症严重程度差异较小。该改进型模型相对于常规CIA模型具有明显优势。该模型的成功建立,为深入揭示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筛选和评价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药物,提供了更适宜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982.
非洲猪瘟(ASF)对我国来说属于外来输入型新病,大多数疫区只要感染几乎全部死亡,而且尚无有效菌苗可控,对养猪业的威胁极大,是当前猪场最为严重的疫病之首。而传统猪瘟(CSF),多年来在我国各级猪场中多以温和型或隐性型存在,死亡率约为30%-70%,防控有相应有效的疫苗,但随着猪瘟病毒的不断变异,发病情况常有变化,再因非洲猪瘟的影响,传统猪瘟仍然对猪场有着较大的威胁。本文就二者的区别和防控做以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83.
羊腹泻病是一类发病率较高、发病范围较广、不受季节影响的疾病的总称。临床上不同年龄的羊出现腹泻病之后所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和造成的死亡率有很大差异,年龄越小的羊发病后表现出来的症状越严重,发病过程越短造成的死亡率越高。临床上羊腹泻病的发生原因十分复杂,只有弄清羊腹泻病的病因,才能制定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控,确保羊群在短时间内恢复健康,保证羊养殖安全。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羊腹泻病的发病原因,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84.
杨迪  杜婵娟  叶云峰  彭军  张欣  付岗 《热带作物学报》2020,41(12):2582-2590
香蕉枯萎病是全世界香蕉产业共同面临的毁灭性病害,但目前生产上仍缺乏适宜的抗病品种和有效的治疗措施。因此,借助快速准确的枯萎病菌检测技术及时明确病原菌以控制该病的传播和蔓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香蕉枯萎病菌分子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归纳和总结了DNA指纹图谱、普通PCR、多重PCR、荧光定量PCR及等温扩增技术在该病菌检测中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并指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研究发展方向,为该病的分子检测技术优化和防控策略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5.
986.
《中国兽医学报》2019,(12):2405-2411
为分析肉桂油口服液对沙门菌Ⅲ型分泌系统的抑制作用及机制,以鸡白痢沙门菌CVCC1798和鼠伤寒沙门菌SL1344为研究对象,基于主要毒力因子SipA的分泌表型,利用蛋白免疫印迹和荧光定量PCR分析检测肉桂油口服液对沙门菌主要毒力因子SipA和SipB分泌的影响及机制。结果显示,肉桂油口服液在不影响细菌生长的浓度范围内,可抑制沙门菌Ⅲ型分泌系统活性及其入侵细胞的能力。蛋白免疫印迹表明肉桂油口服液降低沙门菌Ⅲ型分泌系统主要效应蛋白SipA和SipB的分泌及调控蛋白HilA的表达。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肉桂油口服液抑制沙门菌Ⅲ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及调控蛋白的转录水平。结果提示肉桂油口服液可有效抑制Ⅲ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及调控蛋白的转录和分泌,表明肉桂油口服液是一种潜在抗沙门菌感染先导复合物。  相似文献   
987.
988.
牛羊绦虫病是由裸头科的许多种绦虫寄生于牛羊的小肠中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的表现就是身体消瘦和腹泻,也是一种消耗型的疾病。尤其对羔羊和犊牛危害严重,不仅可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可引起死亡,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1病原引起牛羊绦虫病的主要病原体为莫尼茨绦虫和贝氏莫尼茨绦虫两种。1.1莫尼茨绦虫多呈乳白色,长1-5m,宽16mm,节片宽度大于长度,每个节片内包含两组生殖器官,每侧一组,其中扩展莫尼茨缘虫每一节片的后缘有一行环状的节间腺,虫卵呈三角形,卵内含六钩蚴,六钩蚴被梨形器所包围。  相似文献   
989.
我国大部地区实行了退耕还林封山的发展政策,羊的饲养模式由放牧变成了规模化饲养。由于羊只运动量的降低及饲料的单一化,极易导致羊肚胀的情况出现。1发病原因在羊的饲养过程中,如果进食过量的青草或油渣、以及具有毒的植物及豌豆等都会严重影响羊只的消化功能,进而导致其胃中的食物无法得到有效的消化而发酵转变成大量气体却无法排出,最终造成瘤胃的极具增大。依据病理研究表明,其主要有以下两种病型:首先是原发性肚胀气,其主要影响因素包含使用了过多易发酵的饲料,诸如花期前且具有高度水分的豆类草、豌豆等。从而使得瘤胃出现饱满而对胃壁造成挤压,降低了对于气体的吸收能力。其次是继发性肚胀气,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食道堵塞而造成的创伤性胃损伤,进而对肠胃的蠕动及反刍功能产生障碍,导致羊只胀气发病的出现。  相似文献   
990.
为研究芥菜型油菜的耐旱性,对150份云南芥菜型油菜地方品种的品质及苗期不同干旱程度下植株地上 及地下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参试芥菜型油菜耐旱性总体表现较好,品质变异丰富,其中油酸、芥酸变异系数大 于1,依据品质性状参试品种大致聚为三类;中度及重度干旱均能显著影响油菜地上部及根系的生长,其中对根系 影响更大;各品质性状与耐旱性相关分析表明,中度干旱条件下,耐旱性与含油量及芥酸、花生烯酸2种极长链脂肪 酸呈显著正相关,与5种长链脂肪酸硬脂酸、棕榈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为显著负相关,而重度干旱条件下均不相 关,同一品种在不同程度干旱下其耐旱性有差别;含油量与极长链脂肪酸呈显著正相关,与长链脂肪酸及蛋白含量 呈显著负相关,极长链脂肪酸与长链脂肪酸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共筛出8个综合耐旱性强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