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564篇
  免费   658篇
  国内免费   1485篇
林业   1736篇
农学   2077篇
基础科学   3687篇
  872篇
综合类   15674篇
农作物   1619篇
水产渔业   1181篇
畜牧兽医   15593篇
园艺   2361篇
植物保护   907篇
  2024年   208篇
  2023年   633篇
  2022年   713篇
  2021年   750篇
  2020年   697篇
  2019年   1009篇
  2018年   394篇
  2017年   769篇
  2016年   957篇
  2015年   1157篇
  2014年   2071篇
  2013年   1790篇
  2012年   2698篇
  2011年   2836篇
  2010年   2673篇
  2009年   2922篇
  2008年   3075篇
  2007年   2827篇
  2006年   2610篇
  2005年   2411篇
  2004年   1704篇
  2003年   1731篇
  2002年   1387篇
  2001年   1273篇
  2000年   919篇
  1999年   635篇
  1998年   658篇
  1997年   531篇
  1996年   477篇
  1995年   480篇
  1994年   465篇
  1993年   309篇
  1992年   438篇
  1991年   496篇
  1990年   354篇
  1989年   321篇
  1988年   76篇
  1987年   62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9篇
  195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植硅体是一种新兴的植被、环境和气候代用指标,被广泛应用于古生态学和考古学中,其作为古植被和古气候指标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现代植物植硅体形态研究。例如,画眉草亚科(Eragrostoideae)植物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均能发育成形态和大小相近的短鞍型植硅体,迄今为止有关其详尽的形态对比研究比较少。本研究描述了5种画眉草亚科植物和芦苇的茎叶和花穗产生的短鞍型植硅体的形态,并测量了植物不同部位产生的短鞍型植硅体的长度和宽度。结果表明:除小画眉草(Eragrostis minor)花穗短鞍型植硅体无凹边外,大部分短鞍型植硅体形态相似;进一步引入形态参数区分,画眉草亚科植物茎叶短鞍型植硅体的底长平均为(11.9±2.3)μm,鞍长平均为(8.1±1.9)μm,宽度平均为(12.2±2.7)μm,芦苇茎叶短鞍型植硅体底长平均为(11.9±2.2)μm,鞍长平均为(7.9±1.1)μm,宽度平均为(11.2±1.6)μm,表明画眉草亚科植物和芦苇茎叶的短鞍型植硅体形态测量数据重合,且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然而,小画眉草花穗短鞍型植硅体底长平均为(8.3±1.0)μ...  相似文献   
992.
本研究采集某发病猪场的环境及病猪样品,通过细菌分离纯化、PCR鉴定为猪链球菌2型致病菌株,随后用纸片扩散法测定该菌株的耐药性,结果显示对青霉素类、头孢类(头孢噻呋)、喹诺酮类、糖肽类、氨基糖苷类、多肽类最为敏感,对头孢类(头孢西丁)、氯霉素类较为敏感,对磺胺类、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耐药。选取敏感的10种药物进行最小抑菌浓度(MIC)值测定,结果显示:阿莫西林的MIC为8μg/mL,苯唑西林、头孢噻呋、氧氟沙星、万古霉素和庆大霉素的MIC为4μg/mL,恩诺沙星和恩拉霉素的MIC为1μg/mL。  相似文献   
993.
为了探究大环内酯类药物泰乐菌素和阿奇霉素对木糖葡萄球菌敏感菌株及其耐药菌株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试验首先通过倍比稀释法测定两种药物对木糖葡萄球菌敏感菌株及其耐药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然后利用结晶紫染色法考察木糖葡萄球菌敏感菌株及其耐药菌株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并测定细菌生长情况,最后考察两种药物浓度及药物孵育时间对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木糖葡萄球菌耐药菌株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弱于敏感菌株,木糖葡萄球菌敏感菌株与其耐药菌株的生长存在差异。0.312 5μg/mL的泰乐菌素和阿奇霉素对木糖葡萄球菌敏感菌株生物被膜的形成具有极显著抑制作用(P<0.01),对耐药菌株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作用不显著(P>0.05);25μg/mL的泰乐菌素和阿奇霉素对耐药菌株生物被膜的形成具有显著或极显著抑制作用(P<0.05或P<0.01)。随着药物孵育时间的延长,对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效果逐渐增强。说明大环内酯类药物泰乐菌素和阿奇霉素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木糖葡萄球菌敏感菌株及其耐药菌株生物被膜的形成且具有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994.
微卫星或简单序列重复(SSRs)广泛分布于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其在物种基因组结构组成和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2021年报道的牦牛(Bos grunniens)Y染色体基因组序列为研究对象,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系统分析了其单纯型微卫星的丰度状况。结果表明,在牦牛Y染色体基因组(26.36 Mb)中共发现12 699个1~6个碱基重复的单纯型SSRs,总长为0.33 Mb,平均长度为25.68 bp,相对频率和相对密度分别为481.77 loci/Mb和12 371.73 bp/Mb,提示牦牛Y染色体基因组包含约1.25%的单纯型SSRs。6类单纯型SSRs在牦牛Y染色体上分布不均匀,其中二碱基重复的SSRs最为丰富,总数为5 835个(45.95%),平均长度为27.82 bp,而单碱基和三、四、五、六碱基重复的SSRs所占比例分别为29.79%、9.66%、8.81%、5.57%和0.22%。不同类别的单纯型SSRs其不同重复单元的重复次数存在差异,其中以A、AC、AAC等为重复单元的单纯型SSRs在牦牛Y染色体上所含比例相对较高;各重复单元重复次数的范围分别集中在12~20次(单...  相似文献   
995.
旨在研究布鲁氏菌IV型分泌系统效应分子VceC对山羊滋养层细胞(GTC)内质网应激及性腺激素分泌的影响,为揭示其在布鲁氏菌感染宿主细胞中的作用,阐明布鲁氏菌胞内生存和引起动物流产的机制提供重要依据。本研究通过构建VceC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VceC并转染GTC,Western blot检测内质网应激标志性分子GRP78和CHOP蛋白表达量变化,qRT-PCR和Western blot进一步检测未折叠蛋白反应(UPR)信号通路相关分子;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的孕酮和雌激素的浓度变化。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VceC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VceC,转染GTC后,12和24 h GRP78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24 h后CHOP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qRT-PCR检测IRE1和XBP-1的mRNA表达量在24 h均显著升高(P<0.05),而PERK、ATF6和ATF4 mRNA的表达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Western blot检测IRE1蛋白的表达在转染12 h后显著升高(P<0.01);VceC转染...  相似文献   
996.
本研究拟探索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大鼠急性应激致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并从氧化应激的角度探索DEX对大鼠肾的保护通路。本研究使用了急性束缚应激模型,其中,大鼠被迫游泳15 min,并束缚3 h。本试验采用生化检测、组织病理学切片观察以评估肾功能,然后测定了氧化应激以及氧化应激的相关通路蛋白。旷场试验证实成功建立了急性应激模型。急性应激引起的肾损伤增加了NOX4,降低了Nrf2/HO-1/NQO1表达水平。DEX可降低NOX4表达,同时升高Nrf2/HO-1/NQO1的表达水平。DEX治疗组与急性应激组相比的肾生化结果明显恢复正常,病理切片观察损伤显著降低。试验结果表明,DEX治疗急性应激可影响NOX4/Nrf2/HO-1/NQO1信号通路,并抑制氧化应激。因此,DEX对急性应激引起的肾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并在应激综合征中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97.
随着集约化生产、养殖环境恶化,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HPND)成为了当前制约对虾养殖效益的主要疾病之一。本试验以凡纳滨对虾不同生长时期的亲虾、虾苗、成虾作为研究对象,将对虾的肝胰腺进行初步富集后,采用荧光PCR和普通PCR的方法,检测样品中pirAVP和pirBVP毒素基因;对虾苗AHPND的病原进行分离鉴定、药敏试验和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在116份样品中检测到亲虾AHPND阳性3份,虾苗AHPND阳性7份,成虾AHPND阳性9份;从虾苗AHPND样品中分离纯化获得1株弧菌,经生化鉴定为副溶血性弧菌;16S rRNA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该分离株与副溶血性弧菌聚为一类。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株对头孢西叮、头孢呋辛、复方新诺明等11种抗菌药敏感,对头孢噻吩耐药,对阿米卡星中介。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健康凡纳滨对虾浸染1.8×108 CFU/mL浓度的副溶血性弧菌菌液后,24 h内全部死亡,对虾的肝胰腺小管上皮细胞出现萎缩、变性、坏死等特征。本试验进一步掌握目前粤西地区不同生长时期凡纳滨对虾中AHPND的流行病学数据和...  相似文献   
998.
999.
李云 《种子》1991,(3):45-46
芥菜型油菜,是油菜三大类型之一。多数学者认为它起源于亚洲,其多样性中心在中国。有的学者认为它起源于我国西部,已有6800年以上的历史。我省农民习惯称芥菜型品种为“苦油菜”、“黄油菜、“马尾油菜”、“竹桠油菜”、“高油菜”等。据《黔西县志》记  相似文献   
1000.
优质水稻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T29A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两个性状互补的保持系D297B和花1B进行杂交,育成了具有品质优、不育性稳定、柱头外露率高、异交率高、配合力强等优良综合性状的三系不育系T29A,于2003年9月通过福建科技厅鉴定。该不育系在12项稻米品质指标中有11项达到部颁二级米以上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