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0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214篇
林业   8篇
农学   49篇
基础科学   6篇
  66篇
综合类   745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31篇
畜牧兽医   1382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药物耐受性与药物剂量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从山东省15个地区分离纯化并鉴定了的47株对庆大霉素、硫酸丁胺卡那霉素、氯霉素等药物中的一种或几种耐药的大肠杆菌菌株,进行了对这几种药物不同剂量耐药性的研究,以探讨大肠杆菌的药物耐受性与药物剂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大多数没有耐药性的菌株,抑菌圈直径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大部分已有耐药性的菌株,抑菌圈直径与药物浓度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2.
对从四川省10个规模化猪场和16种野生动物的粪样中分离鉴定出的67株大肠杆菌、57株沙门菌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猪源和野生动物源分离菌对磺胺类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72.0%(72/100)和29.2%(7/24)。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序列,设计了3对特异性引物,对磺胺类药物的耐药基因Sul1、Sul2、Sul3进行了三重PCR检测。在这124株细菌中,Sul1基因的检出率最高,为47.6%(59/124),Sul2基因的检出率为17.7%(22/124),Sul3基因的检出率为18.5%(23/124)。药敏试验结果与基因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89.9%。  相似文献   
993.
无菌采集不同地区临床上疑似为兔大肠杆菌病的10只病死兔典型材料,进行细菌学检验,鉴定出10株兔大肠杆菌。将分离菌株分别接种试验动物,对小白鼠致死率达100%。经大肠杆菌O因子血清鉴定,7株为01193株为O21。药敏试验表明,10株大肠杆菌中多数菌株对壮观霉素、头孢唑啉、新霉素和痢特灵敏感。  相似文献   
994.
鸡蛋微生物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各类型养鸡场和农贸市场鸡蛋进行微生物测定,结果鸡蛋蛋壳表面和蛋内容物含有大量的各种细菌,其中蛋壳表面沙门氏菌带菌率平均为10%,大肠杆菌带菌率为70%;蛋内容物中部分鸡蛋带有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带菌率为46.3%。  相似文献   
995.
大肠杆菌F18菌毛E亚单位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已发表的F18ab菌毛E亚单位的基因序列(fedE/ab),设计1对引物,利用PCR技术从10株大肠杆菌(F107/86、YCED1、YCED2、C、D、E、12F、2134P、8199、8813)中分别扩增到1个片段,并克隆至pGEM-T载体,获得重组质粒TF107E、TYCED1E、TYCED2E、TCE、TDE、TEE、T12FE、T8813E、T8199E、T2134PE。琼脂糖凝胶电泳、序列测定及分析表明,这10个片段大小均为516bp。通过与已发表的fedE/ab序列进行比较,发现这10个菌株的fedE序列高度同源,其中F107/86、YCED2、C、D、E、8813、8199、2134P的fedE序列完全相同,只有YCED1株在第45位碱基处存在1个G—A转换、12F株在第316位碱基处存在1个G—A转换。这说明F18ab和F18ac菌毛的fedE基因相同,fedE是F18菌毛的保守性亚单位。  相似文献   
996.
内毒素对微循环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杆菌在繁殖或死亡过程中 ,所释放出的内毒素可对动物机体微循环和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害 ,引起微循环障碍和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大量细胞因子如内皮素、血栓调节蛋白、粘附因子、选择素、一氧化氮及血小板激活因子等 ,从而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正常功能形态损伤和全身炎症的发生 ,为大肠杆菌病引起的感染、休克等综合征发生的主要病理基础。通过对大肠杆菌内毒素致病机制的研究 ,对有效防治大肠杆菌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7.
耐氟喹诺酮类药物大肠杆菌基因突变耐药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取临床分离的 4株耐药菌、实验室诱导培养获得的 3株耐药菌和 1株敏感菌 ,提取其染色体 DNA,PCR扩增 gy-r A和 par C基因片段 ,并将其克隆和测序。结果表明 ,无论是临床分离的还是实验室诱导的耐药菌 ,gyr A基因在其编码第 83位或第 87位氨基酸处均发生突变 ,par C基因在其编码第 80位或第 84位氨基酸处发生突变 ,而敏感菌 ES在2个基因位点上均未发生突变。其中 2株低度耐药菌株的 gyr A基因出现单一突变 ,使其编码的氨基酸发生改变 ,分别为 Ser83→ L eu或 Asp87→ Asn,但在 par C基因上却未发生突变 ;其余 5株高度耐药菌 gyr A基因突变导致氨基酸发生改变 :Ser83→ L eu(n=5 ) ,Asp87→ Asn(n=4 )和 Tyr(n=1) ,par C基因突变导致氨基酸改变 :Ser80→ Ile(n=4 )和Glu84→ L ys(n=1)。这 2个基因的突变均与文献报道的突变相同 ,表明 gyr A基因 Ser83和 Asp87突变以及 par C基因 Ser80和 Glu84突变可能与大肠杆菌的喹诺酮类药耐药机制有关 ,且低度耐药只在 gyr A基因上出现单一位点突变 ,当高度耐药时 ,才同时在 par C基因上出现突变  相似文献   
998.
用小鼠复制仔猪水肿病的模型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幼鼠和成年鼠为试验动物 ,分别经腹腔注射细菌或外毒素。试验结果表明 ,注射细菌后能够导致成年鼠死亡的最小细菌数为 2×1 0 10 ,成年鼠注射细菌后 1 2~ 96 h死亡 ,剖检死亡鼠可见皮下、淋巴结、肝、脾和肺脏出血 ,十二指肠和胃壁水肿。幼鼠注射细菌后 1 2~ 48h死亡 ,导致幼鼠死亡的最小细菌数为 3× 1 0 9,死亡鼠剖检结果与成年鼠相同 ;注射外毒素后 ,成年鼠出现典型的神经症状 ,最后死亡。致成年鼠死亡的毒素最小剂量为 1 m L,注射外毒素后 1 2~2 8h死亡。剖检死亡鼠可见皮下胶冻样水肿 ,皮下淋巴结出血水肿 ,脏器表面多汁 ,胃肠壁水肿 ,十二指肠和胃底壁尤其严重 ,积聚大量黄色黏稠液体。幼鼠注射外毒素后 4~ 2 8h死亡 ,其神经症状和死亡剖检结果与成年鼠基本相同 ,水肿病变更典型。本研究结果表明 ,细菌外毒素是引起水肿病的关键性因子 ,小鼠可作为诊断仔猪水肿病模型  相似文献   
999.
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肠毒素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分析了大肠杆菌耐热肠毒素 (heat-stable,ST)和不耐热肠毒素 (heat- labile,LT)生物学特性、分子水平机制及其应用价值。一方面着重讲述 LT作为粘膜免疫佐剂的研究前景 ,利用体外定点突变方法构建不同的突变株并且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佐剂活性 ,是霍乱毒素 (Choleratoxin,CT)很有希望的替代品。另一方面讲述ETEC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研究概况。ETEC只有 LT、ST两类肠毒素 ,通过不同方式构建融合基因探讨对 ETEC性腹泻防治效果。目前 ,这两方面均卓有成效 ,但还有许多的难点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00.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RNA expression level of m6A demethylase and E.coli F18 resistance in piglets,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was used to detect the mRNA expression differences of m6A demethylase FTO and ALKBH5 genes in the duodenum and jejunum tissues of E.coli F18-resistant and -sensitive individuals from 35-day Sutai weaned piglets.In E.coli F18ab,F18ac bacteria-stimulated and endotoxin LPS-induced porcine small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 (IPEC-J2),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FTO and ALKBH5 genes were detected,respectivel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FTO and ALKBH5 genes in the duodenum and jejunum of resistant individuals were extremely significantly or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sensitive individuals (P<0.01,P<0.05),and the expression of FTO gene were not significantly changed in E.coli F18 bacteria-stimulated IPEC-J2 cells (P>0.05),but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ALKBH5 gene were significantly up-regulated after F18ac stimulation (P<0.05).After LPS induction for 4 hours,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FTO and ALKBH5 genes showed significant up-regulation in IPEC-J2 cells (P<0.05).This study preliminarily verified and indicated that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m6A demethylases FTO and ALKBH5 genes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E.coli resistance of piglets at the cellular and individual levels,which will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future in-depth study of the regulation mechanism of RNA demethylation modification on bacterial diarrhea in pigle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