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0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275篇
林业   112篇
农学   363篇
基础科学   6篇
  110篇
综合类   1093篇
农作物   187篇
水产渔业   123篇
畜牧兽医   894篇
园艺   162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221篇
  2006年   201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胚胎冷冻保存已广泛用于胚胎移植、动物克隆以及动物资源保护.此技术的应用需保证胚胎在冷冻-解冻后具有较高的成活率.自从1972年小鼠胚胎冷冻保存获得成功以来,许多学者在简化冷冻程序,缩短冷冻时间,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就胚胎冷冻的原理、保护剂、冷冻方法以及解冻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2.
农杆菌介导法将Bt基因转入大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尚前  王罡  季静  王萍 《大豆科学》2007,26(1):103-106
以6个品种大豆体细胞胚为受体,以Bt基因为目的基因,应用根癌农杆茵介导法对大豆进行了遗传转化,经体细胞胚萌发、生根及壮苗培养和卡那霉素选择培养,获得了完整的抗性再生苗,经PCR、PCR-Southern和点杂交分析鉴定,初步证明外源基因Bt已整合到大豆的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53.
用阳离子脂体质转染试剂将人工合成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结果表明,针对禽流感病毒(AIV)H5N1亚型核蛋白(NP)基因的siRNA能在AIV感染后1,2,3 h显著抑制NP基因的表达,表达水平分别降低3,1.4和2.5倍.  相似文献   
54.
自2000年Polejaeva I A获得第1头克隆猪后,短短几年时间全世界已有10多例成功的报道,使得猪的体细胞核移植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目前猪的体细胞核移植效率依然低下,人们对核移植中重编程分子机理的认识知之甚少。简要综述了猪体细胞核移植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猪核移植中的技术难点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5.
本文选用采卵后鉴定为子宫炎的供体母牛,用土霉素、土霉素和前列腺素(PG)、清宫液3种治疗方案对子宫炎供体牛进行了治疗.对采卵的处理情况和后续的子宫卵巢机能恢复后再配种受胎情况,冲胚时间至治疗后第1次发情时间,冲胚时间至受胎时间进行了临床效果观察.结果表明:土霉素和PG组与土霉素组、清宫液组差异显著(P<0.05).土霉素和PG组与土霉素组、清宫液组相比,子宫炎供体牛治疗后出现首次发情和冲胚至受胎时间明显缩短,首次出现发情分别平均缩短1.56 d、3.27 d,冲胚至受胎时间分别平均缩短10.25 d、12.39 d.  相似文献   
56.
性别控制是一项能显著提高养殖业经济效益的生物工程技术。目前哺乳动物的性别控制的方法很多,主要是通过XY精子分离和早期胚胎性别鉴定来实现。在生产中,还经常采用其它性别控制的方法,如:受精时间控制法、阴道pH值调节法和营养调节法等。就性别决定的机理、XY精子分离以及早期胚胎性别鉴定的几种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性别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7.
兴凯湖翘嘴红鮊人工授精胚胎发育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凯湖翘嘴红人工孵化受精卵在人工条件下胚胎发育正常,水温22-24℃时,受精1h20min开始第一次卵裂,受精后12h开始形成器官,受精后28h孵化积温达到610℃时,开始出膜。刚出膜的仔鱼全长4.4-5.5mm。  相似文献   
58.
根据猪SRY基因序列设计合成2对巢式PCR引物作为性别鉴定引物,根据猪β-珠蛋白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作为内标引物建立了猪胚胎性别鉴定的PCR反应体系。公猪可以扩增出187bp的SRY基因片段和255bp的β-珠蛋白基因片段,母猪只能扩增出255bp的β-珠蛋白基因片段。由于巢式PCR只需3~8个细胞就可以在紫外灯下看到扩增结果,而常规PCR则需要较多的细胞,所以胚胎性别鉴定时使用巢式PCR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9.
采用生化分析手段对菊黄东方鲀的未受精卵、胚胎(出膜前,受精后80~85 h)、初孵仔鱼(0日龄)、开口前仔鱼(3日龄)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菊黄东方鲀卵和鱼苗的水分含量随着个体发育出现升高趋势,而鱼苗总脂含量随着个体发育显著下降。各发育阶段的干样中检出8种饱和脂肪酸(SFA)、7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12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菊黄东方鲀未受精卵脂肪酸组成与其亲本卵巢非常相似;胚胎期的脂肪酸利用率高低顺序为SFA(15.08%)、MUFA(14.46%)、n6PUFA(10.20%)和n3PUFA(0.19%),以C16:0、C16:1、C18:1n9c和C18:2n6c为主要能量来源,n3PUFA被优先保存,特别是DHA得到完全保留;孵化后,在内源性营养阶段,仔鱼对n3PUFA利用迅速上升,仔鱼开口前的脂肪酸利用率高低顺序与胚胎期正好相反:n3PUFA(19.60%)、n6PUFA(16.98%)、SFA(13.50%)和MUFA(13.01%),以C18:2n6c、C22:5n3(DPA)、C20:5n3(EPA)、C22:6n3(DHA)、C18:1n9c和C16:0为主要能量来源,其中仔鱼对DHA实际利用量为最高(14.44 mg/g),仔鱼在开口前期n3PUFA(特别是DHA)被大量利用消耗。研究表明,菊黄东方鲀仔鱼发育需要消耗大量的n3PUFA(特别是DHA和EPA),并建议在菊黄东方鲀苗种培育开口阶段及时增加富含EPA和DHA饵料的投喂量,如海水的轮虫、藻类强化过的卤虫幼体,缓解苗种开口阶段成活率低下的问题。  相似文献   
60.
黄颡鱼胚胎发育早期脂肪酸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了黄颡鱼成熟卵及早期胚胎的脂肪酸组成.试验结果表明,在成熟卵和早期胚胎中占主要比例的脂肪酸为:软脂酸(C_(16∶0))、硬脂酸(C_(18∶0))、棕榈油酸(C_(16∶1n-7))、油酸(C_(18∶1n-9))、亚油酸(C_(18∶2n-6)),此外,成熟卵中还含有较高比例的亚麻酸(C_(18∶3n-3)).胚胎对不同脂肪酸的利用因胚胎发育时期的不同而有差异,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在囊胚期、原肠期和器官形成期占有较高的比例;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在卵裂期和囊胚期所占比例升高较快;饱和脂肪酸(SFA)是胚胎发育过程中能量的主要提供者,在原肠期、神经胚期和器官形成期存在着活跃的代谢,为这些时期的发育提供能量.与成熟卵相比,黄颡鱼的受精卵在脂肪酸组成上显示了不同.PUFA比例明显减少,而SFA的比例迅速增加,表明在卵粒受精后,胚胎内开始了活跃的代谢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