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0篇
林业   31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29篇
  59篇
综合类   264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39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31.
[目的]研究HCl和Na2EDTA对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Pb、Cd和Zn的浸洗效果及工艺.[方法]针对海口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研究HCl和Na2EDTA两种不同浸洗剂对飞灰中重金属的浸洗效果,并对浸洗前后飞灰中重金属形态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HCl对3种重金属都有较好的浸洗效果,去除效果为Cd >Zn >Pb.Na2EDTA对Pb和Cd的浸洗效果较好,对Zn的去除率远低于其他2种重金属.HCl对飞灰浸洗的适宜条件:室温下浓度为0.8 mol/L,液固比为10,淋洗时间为180 min.Na2EDTA对飞灰浸洗的适宜条件:室温下浓度为0.05 mol/L,液固比为15,淋洗时间为360 min.浸洗后飞灰中3种重金属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的比例减小,残渣态的比例显著增大,飞灰的稳定性增加.[结论]该研究可为飞灰的处理处置及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32.
该试验对SBBR与电极-SBBR工艺处理沼液中COD、氮、磷进行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条件下,电极-SBBR工艺对沼液中COD、NH:-N及TP的去除率比SBBR工艺分别提高了4%~7%,1%~2%和4% ~ 9%,电极-SBBR工艺对污染物的去除能力更强;推荐电极-SBBR处理沼液的最佳运行工况:运行周期为7.0h,进水→厌氧(1.0 h)→曝气(4.0h、通电)→缺氧/厌氧(2.0h、通电)→出水→闲置,对沼液中COD、NH4+-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80.39%、92.52%和59.36%.  相似文献   
433.
[目的]探讨豆制抗盐菌处理PCB回用浓水的可行性。[方法]利用豆制抗盐菌处理PCB回用浓水,研究p H、停留时间、进水流量、电导率、温度以及铜离子浓度等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该微生物接种时间短,停留时间为6 h,抗负荷能力比传统嗜盐菌强;在电导率6 000~14 000μS/cm条件下,温度在10℃左右时,其活性依然较强。[结论]该研究可为豆制抗盐菌处理PCB回用浓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4.
固定化光合细菌去除水中氨氮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合细菌固定化是一生物新技术,本文报导了利用这一技术去除水体中氨氮的效果,在运输鲤鱼鱼种中比添加游离光合细菌运输成活率提高10.9%;比对照组成活率提高13.9%。氨氮去除率敞口篓(96.44%),优于密封篓(71%)。本文并对固定化光合细菌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35.
6种室内观赏植物的甲醛净化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行设计的密闭玻璃箱内,采用熏蒸方法,用浓度分别为0.39,0.47 mg/m3的甲醛对吊兰常春藤,豆 瓣绿,绿萝,龟背竹,袖珍椰子等6 种室内观赏盆栽植物熏蒸24 h,比较这6 种植物的甲醛净化效果,结果表明院6 种 植物均具有净化甲醛的能力在0.47 mg/m3甲醛浓度下6 种植物整体盆栽对甲醛的去除率达33%高于盆栽地上部 分的去除率(14.7%),6 种植物整体盆栽对甲醛去除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龟背竹,袖珍椰子>吊兰>绿萝>豆瓣绿>常春 藤曰植物盆栽地上部分对甲醛去除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龟背竹>豆瓣绿>常春藤>袖珍椰子>绿萝>吊兰,盆栽土壤微生 物对甲醛去除最强的是绿萝和袖珍椰子,盆栽消毒土壤对甲醛去除最强的是吊兰。  相似文献   
436.
兼用塘内微泡增氧机与净水网,以间歇运转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循环处理罗氏沼虾生产性养殖废水,研究间歇运转湿地调控虾塘水质效果与虾生长特征。由表面流与水平潜流组成的复合人工湿地生态系统(582.2 m2)水力负荷1.03 m/d,含斜坡区、挺水植物区与蓄水池。养殖周期内(117 d)无换水与用药,31 d后间歇运转湿地循环处理虾塘水,NO3--N与CODMn去除率分别为66.4%、39.6%(P≤0.01),TAN显著去除(45.0%,P≤0.05),NO2--N去除率为33.3%,维持极低浓度[(0.006±0.005)mg/L]。试验塘主要水化指标处于罗氏沼虾生长适宜与安全范围,蓝绿藻得以有效抑制。对照塘遭受蓝绿藻毒性作用,收获虾规格与产量(8.70 g,0.32 kg/m2)均低于试验塘(9.51~10.72 g,0.38~0.41 kg/m2)。试验建立了表征罗氏沼虾体重与体长、体重和体长分别与养殖时间的3组生长方程,可为制定罗氏沼虾养殖生产计划、调整生产措施以及预估产量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在未用药与换水条件下,兼用塘内简易设施,间歇运转人工湿地可节省能源,有效调控虾塘水质,确保养殖成功。  相似文献   
437.
[目的]确定玉米对土壤中老化滴滴涕和六六六的累积、迁移和转化能力。[方法]温室盆栽试验。取均匀掺入梯度浓度滴滴涕和六六六农药的科研土壤装盆,收集持续盆栽过程中不同时段的土壤和植物样品进行残留测试。[结果]所选择的玉米植株在所设计的土壤污染浓度范围内具有宽域的滴滴涕和六氯环己烷清除能力,其茎秆、根系的生物浓缩系数分别介于0.004至0.027和0.036到0.097之间,但去除率均低于0.1,滴滴涕和六六六梯度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滴滴涕可通过被动吸附和主动吸收被玉米植体积累,且由还原性脱卤化介导,p,p’-DDT向p,p’-DDE转化。[结论]玉米对土壤有机氯农药具有清除修复能力,且有机氯农药的对玉米脂肪的亲和力是影响其在植物体内的吸收和转运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38.
抗生素在畜禽养殖业中的应用、潜在危害及去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畜禽粪污的排放量逐年增加,成为我国农村地区主要的污染源之一。畜用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不仅危害动物健康,也为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带来很大的限制和风险。本文对抗生素在畜禽养殖业中的应用现状和潜在危害进行了概述,并介绍了畜禽粪污中残留抗生素的去除技术。政府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相应管理措施,严格、规范畜用抗生素的使用,降低畜禽粪污作为肥料所带来的生态环境危害及农产品安全风险,促进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39.
间歇流模拟人工湿地去氮除磷效果及N_2O排放的小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基质人工湿地对氮、磷的去除效果及净化过程中N2O的排放,在温室内选用炉渣、沸石和土壤为基质,以水芹(Oenanthe javanica)、黑麦草(Lolium mutliflorum)和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为植被构建了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结果表明,在较低的氮、磷负荷和水力停留时间为6d条件下,炉渣、沸石和土壤基质湿地对TN、NH4^+-N、NO3^--N和TP的去除主要集中于污水停留的前3d,之后各污染物浓度下降的幅度较平缓。3种基质人工湿地系统对TN、NH4^+-N和TP均表现出很好的去除效果,各系统的TN、NH4^+-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均超过91.0%;3种基质人工湿地系统对NO3^--N的去除率相对较低,为58.0%-85.5%。植物种类不同,其吸收N、P的能力存在很大差异。3种基质湿地中黑麦草对N、P的吸收能力远高于水芹和香根草;黑麦草吸收的N、P总量占各湿地系统TN、TP输入量的38.3%~57.4%和87.6%~91.1%,已成为人工湿地系统去氮除磷的主要途径:水芹和香根草的氮、磷吸收总量仅分别占各系统TN、TP输入量的9.7%~18.3%,15.6%~34.5%和4.7%~8.1%,6.1%~13.4%。炉渣、沸石和土壤湿地系统N2O的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3.68~15.19μg·m^-2·h^-1,4.29~8.33μg·m^-2·h^-1和7.03—18.94μg·m^-2·h^-1;整个试验期,3种基质湿地系统的N20排放总量为4.24—21.82mg·m^-2,占各系统TN输入量的0.014%~0.100%,此途径排出的N对各湿地系统TN的去除贡献很小。  相似文献   
440.
消解去除草莓中嘧霉胺残留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有效降低草莓中嘧霉胺残留的方法,设定了清洗水温和时间、清水 超声波、0.05%洗涤剂 超声波3种处理方式,测定其对采后草莓中嘧霉胺残留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 3种处理方式对草莓中嘧霉胺残留均有一定去除作用,以第1种处理方式的效果最明显,50 ℃水温清洗10 min,去除率达70%;清洗水温20 ℃时,清水 超声波处理对草莓中嘧霉胺残留的去除效果好于0.05%洗涤剂 超声波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