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6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以体内培养法,取红色白须公肾细胞制成悬浮液,用空气干燥法制片。经G iem sa染色,镜检细胞分裂相,统计结果为2n=52。核型公式:22M 6SM 24T,NF=80,染色体总长度为74.8μm。  相似文献   
22.
采用湿土网箱法,在内铺土层厚度约6.0cm,规格35.0cm×14.5cm×11.5cm的网箱中层,饲养体质量≥1.5 g的菲牛蛭,以存活率和个体体质量增长率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对养殖密度、饲料配比和投饲频率三个因素进行考察,以确定合理的养殖密度、饲料配比和投饲频率。采用层次分析法统计正交试验结果,分析各因素各水平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权重。试验结果表明,以存活率为考察指标时,三种因素对成活率的影响依次为养殖密度>投饲频率>饲料配比,以50尾/箱的养殖密度,饲料配方Ⅱ和每15 d投喂一次的投饲频率组合为最佳;以菲牛蛭个体体质量增长率为考察指标时,三种因素对个体体质量增长率的影响依次为饲料配比>投饲频率>养殖密度,投喂以密度为50尾/箱、饲料配方为Ⅰ、投喂频率为每10 d投喂一次组合为最优。层次分析表明,各因素对正交试验的指标值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养殖密度、投饲频率和饲料配比,正交试验的最优方案为50尾/箱的养殖密度、配方Ⅰ和每10 d投喂一次的投饲频率。  相似文献   
23.
2005年从松花湖采集了亚洲公鱼、大银鱼和太湖新银鱼样品进行了生物学测定,并参考有关资料论述了松花湖的自然条件及渔业概况,移入小型经济鱼类的主要生物学特性,种群发展的生态学分析和种群发展趋势及数量调控。  相似文献   
24.
25.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在16、20、24、28和32℃下测定了当年(体质量0.57~3.82g)和1冬龄(17.39~54.40g)拉氏Phoxinus lagowskii的耗氧率及其昼夜变化和窒息点。结果表明:拉氏昼间耗氧率高于夜间,当年苗种耗氧率峰值在中午和傍晚,而成鱼的仅在傍晚;在16~32℃范围内,体质量为(1.72±0.60)g的拉氏耗氧率(OR)随温度(T)升高而增加,其关系式为OR=0.1734e0.2277T(R2=0.9911),窒息点在1.53~1.65mg·L-1之间,平均(1.59±0.04)mg·L-1;在20~24℃下,拉氏(0.77~52.4g)耗氧率(OR)随体质量(W)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其关系式为OR=0.3248W-0.2206(R2=0.8076),窒息点在1.10~1.55mg·L-1之间,均值为(1.29±0.19)mg·L-1。  相似文献   
26.
在水温24~29℃下,将675尾规格整齐、健康、体质量为(35.59士0.44)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随机分为9个处理,每处理3个重复,放养于水泥池中的网箱(100cm×50cm×100cm)内,投喂以鱼粉和豆粕为蛋白源,豆油作为脂肪源配制的3个蛋白水平(24%、28%、32%),每一蛋白水平设3个脂肪水平(4%、6%、8%),共计9种饲料。饲料蛋能比(P/E)在15.81-22.46 mg·kJ-1之间。92d的饲养表明:D4组(蛋白质含量为28.02%,脂肪为4.30%)草鱼的特定生长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随着饲料中蛋白含量的增加,草鱼全肠中蛋白酶的活力逐渐升高,之后又降低,以D4组饲料的蛋白酶活性最高,显著高于D1、D8和D9(P〈0.05)。本实验表明,该生长阶段的草鱼所需最适蛋白水平为28.02%,能量为14307kJ.kg-1,P/E约为19.58mg·kJ-1。  相似文献   
27.
<正>卡拉白鱼,属于鲤科、雅罗鱼亚科、卡拉白属,主要分布在欧洲中部黑海、里海西部和南部以及咸海。咸海卡拉白鱼(Chal calbur nus chalcoides aralensis)原生活在盐度为11g/L、pH 8.5的乌兹别克斯坦咸海,为上层鱼,适合大水面增殖和鱼虾混养[1-2],具有体形健美、无肌间刺、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起捕率高、抗逆及适应性强、食性广、耐盐碱等特点[3],是欧洲和中亚地  相似文献   
28.
鲇幼鱼耗氧率与氨氮排泄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温度和体重对鲇Silurus asotus幼鱼呼吸、氨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鲇幼鱼耗氧率具有昼夜节律性,一昼夜在4:00-7:00和17:00-20:00各出现一个耗氧高峰,这两个时间段应是鲇幼鱼的摄食和活动高峰;在18-31℃下,鲇幼鱼的耗氧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排氨率在18-26℃的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高于26℃时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耗氧率(OR)和排氨率(N)均随着体重(W)的增加而下降,并呈幂函数的关系,相关方程分别为OR=0.8784W-0.9145(R2=0.9731),N=34.665W-0.8999(R2=0.8616);随着温度的上升,鲇幼鱼耐低氧能力下降,当温度大于26℃时,窒息点超过0.5 mg/L;随着体重的增加,鲇幼鱼耐低氧的能力上升,体重低于4.06 g时,窒息点没有显著差异(P〉0.05),当体重达到11.06 g时,窒息点降至(0.319±0.031)mg/L,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  相似文献   
29.
90年代以来大银鱼逐渐被移植到我国华中、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现已在各省(市)产生渔业效果。该鱼移植范围之广、面积之大,可与80至90年代池沼公鱼移植相比拟,但移植效果并不理想,产量并未随移植面积扩大而相应大幅度提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大银鱼的不确定性(存在着混沌行为)决定的,这是客观性;另一方面是由主观因素造成的——对移植水库客观条件认识不足,对大银鱼的生物学特性认识不清,移植工作存在着盲目性、随意性,有的虽然移植成功,但却不注重进行本库人工采卵增殖和资源保护,很难产生持久渔业效果。根据资料及多年实践,笔者认为在掌握大银鱼卵移植放流具体技术前提下,只有解决好上述几方面的问题,才能有效地搞好移植工作、达到渔业目的。  相似文献   
30.
安氏新银鱼的矢耳石呈不规则卵圆形。60尾样品(体长37~52 mm)耳石长半径y与体长x呈线形关系,y=260.335+2.6234x。光镜下观察了耳石制片的显微结构。耳石中心圆形的核平均直径(25.17±2.40)μm(SD,后同)。核中心原基平均直径(7.80±2.22)μm。核周围为同心环纹,即日轮。耳石上日轮数73~101,78.3%的样品分布于83~97日轮范围内。前10个日轮平均间距最窄,为1.76μm,之后日轮间距逐渐增宽,60~70日轮平均间距最宽(2.70μm),而后日轮间距又变窄。依日轮间距推算的体长生长,前10日龄平均日增长0.34 mm,以后生长加快,60~70日龄平均日增长最快,为0.52 mm。依据采样日期,日轮数和胚胎发育期推断,样品鱼的产卵期为4月中旬至5月中旬,出生日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下旬。从最初2~3个日轮间距最宽,4~10日轮间距较窄判断,其卵黄营养期为3~4 d,混合营养期为6~7 d。部分样品在48~72日轮处有过渡轮,应是由近海(盐度27~30)到河口(盐度6~18)盐度急剧变化诱导形成的,表明幼鱼有到河口摄食洄游的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