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1篇
综合类   21篇
水产渔业   49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不同饵料对细鳞鱼仔鱼开口驯化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研究采用4种不同的饵料进行42d的养殖试验,比较不同营养成份饵料对细鳞仔鱼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饵料对细鳞仔鱼开口驯化和生长具有显著影响,开口阶段,各组间的生长模式方程都能得到比较好的拟合;且仔鱼日增重和瞬时生长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进口饲料组最终的生长情况最好,其次是水蚯蚓、国产饲料组和混合饵料组。  相似文献   
32.
33.
通过性激素药物诱导和人工繁育技术对哲罗鲑(Hucho taim en)(HH)(♀)与细鳞鲑(Brachymystaxlenok)(BB)(♂)进行了远缘杂交。研究结果表明:哲罗鲑(♀)×细鳞鲑(♂)杂交种(HB)的人工繁育效果与双亲对照组(HH和BB)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HB的孵化率和仔鱼上浮率均高于HH和BB;选择水蚤和水丝蚓对HB鱼苗进行开口,采用全价饲料粉与水丝蚓的混合团进行过渡,再选用全价人工颗粒饲料进行驯化,驯化结果显示:BB最易于开口、驯化和摄食颗粒饲料,其次是HB,最难于驯化的是HH;HH、HB和BB经过6周的培育,其全长与体质量均呈正增长趋势变化,HB的体质量增长较HH和BB分别快25%、70%。HB的体长、体质量与周龄的最佳方程分别为Y=0.022x2+0.52x+7.30(R2=0.987 4)和Y=2.817 1e0.254 1x(R2=0.987 7),体长与体质量的最佳方程为Y=-0.002 4x3+0.051x2+0.42x+7.4(R2=0.987 5),HB的日增重为(0.30±0.13)g,分别高于HH和BB。  相似文献   
34.
尖吻细鳞鲑胚胎及仔、稚、幼鱼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活体观察和Bouin's液固定对乌苏里江尖吻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的胚胎及仔、稚、幼鱼的发育进行观察,确定尖吻细鳞鲑的发育过程,详细描述了胚胎各发育时期的时序、形态特征以及仔、稚、幼鱼的发育特点,并将尖吻细鳞鲑与其它几种鱼类进行比较,探讨破膜所需时间与卵子性质和孵化水温的关系。结果表明:尖吻细鳞鲑成熟卵呈淡黄色,圆球形,卵径为(4.32±0.21)mm,含有大量卵黄,卵的比重大于水,属端黄卵,卵膜厚,无黏性,有弹性;受精卵在水温6.0~10.7℃条件下,历时597 h孵出,有效积温为190.79℃.d;尖吻细鳞鲑胚胎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形成等6个阶段、26个发育时期。初孵仔鱼全长为(10.67±0.02)mm,破膜第13天仔鱼出现鳔并开始上浮,第14天仔鱼卵黄囊吸收完全,仔鱼期结束,进入稚鱼期;破膜后第25天稚鱼体侧出现幼鲑斑,第35天各鳍发育完全,进入幼鱼期,此时鱼体外观与成鱼无异。  相似文献   
35.
DNA条形码技术(DNA Barcoding)是一种用短的标准DNA片段快速、准确地识别与鉴定物种的技术。近年来,物种分类和生物多样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目前DNA条形码开始广泛应用于生物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本文主要概述了DNA条形码技术的原理、标准基因片段,着重阐述了其在生物分类学和遗传多样性等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局限性,展望了其发展状况、应用前景和意义。  相似文献   
36.
采用酸水解法测定野生江鳕(Lota lota)的肌肉氨基酸含量,分析其氨基酸的种类与比例,并对其营养成分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江鳕肌肉中含有17种氨基酸,总含量为(72.43±1.16)%(干样),其中7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EAA),总量为(29.82±0.57)%,占氨基酸总量的41.17%,其中必需氨基酸的组成比例与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的标准相符。江鳕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4种鲜味氨基酸(DAA)总量为(28.34±0.35)%(干样)。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62.58。研究表明:江鳕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37.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ABC方法,选择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胰多肽(pancreatic polypeptide,PP)、胃泌素(gastrin,GAS)和P物质(substance P,SP)6种特异性哺乳类胃肠激素抗血清,对不同年龄段(1龄、2龄和3龄)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的消化道内分泌细胞进行了免疫细胞化学定位研究.结果表明,仅在食管、胃贲门、胃体和胃幽门检出有5-HT、SS和PP阳性细胞的分布(除1龄鱼食道),且这3种内分泌细胞均大量定位于胃部;在前肠、中肠、后肠和直肠中均未检测到这3种内分泌细胞的阳性反应.在3个年龄段的细鳞鲑胃肠各部位均未检测到GAS、GLU和SP阳性细胞.细鳞鲑的5-HT、SS和PP与其他有胃鱼类的内分泌细胞一样,可分为2种类型,即开放型和闭合型,这类细胞主要通过腔分泌和旁分泌两种方式释放激素.5-HT、SS和PP这3种细胞在1龄幼鱼消化道内就已经发育成熟,其对胃肠道活动的调节作用已经与成鱼没有差别,细胞的分布密度随着细鳞鲑的年龄增长不断增加.本研究揭示了不同生长阶段细鳞鲑消化道中这6种胃肠激素内分泌细胞的发育特征,并阐明了这些胃肠激素细胞在细鳞鲑幼鱼消化道的分布、形态以及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38.
与哺乳动物不同,芳香化酶(aromatase,Cyp19)中的Cyp19a在硬骨鱼类的脑中表达强烈,这是由于该基因主要起源于性腺芳香化酶和脑芳香化酶,并得到了高效表达。转基因(cyp19a1b-GFP)鱼的原位杂交、免疫组化以及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研究发现,脑芳香化酶仅在鱼的放射性胶质细胞(RGC)中表达,而这些细胞作为发育中的幼鱼和成鱼脑中的祖细胞始终贯穿于鱼类的整个生活史中。尽管脑芳香化酶主要分布于视前区和下丘脑的放射性胶质细胞,但在中枢神经系统和脊髓中也存在。Cyp19a1b的高表达通过雌激素和芳香化的雄激素上调芳香化酶的表达而实现,所以脑芳香化酶活性与性类固醇密切相关。这种表达机制通过雌激素受体与Cyp19a1b启动子上的雌激素反应组件结合实现。而细胞特异性是通过雌激素受体与特殊的神经胶质因子之间的强制协同完成。成鱼脑中芳香化酶除了对脑性别分化和性行为具有经典功能外,在放射性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可能是维持鱼类脑部高增生活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9.
水温对细鳞鱼幼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在水温6℃、14℃、22℃下和180×60×50cm控温水族箱中,饲养初始鱼体质量11.3±0.94g的细鳞鱼Brachymystax lenok幼鱼21d,测定了幼鱼消化器官(胃、幽门盲囊、肝脏和肠)中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力。结果表明:水温14℃下胃蛋白酶活性最高,其次为水温6℃时,22℃时消化酶活性最低,...  相似文献   
40.
用虹鳟Oncorhynehus mykiss和山女鳟Oncorhynchus masou masou两种冷水性鱼类进行杂交试验,成功地获得杂交种。其中,杂交组虹鳟(♀)×山女鳟(♂)的受精率、发眼率和孵化率与山女鳟、虹鳟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其卵黄囊吸收较差,上浮率较低,平均成活率为30.68%,明显低于山女鳟、虹鳟(P〈0.01);杂交组山女鳟(♀)×虹鳟(♂)在胚胎发育后期,眼点形成之前发育受阻,其发眼率仅为0.54%,明显低于山女鳟、虹鳟(P〈0.01),最终成活率仅为0.44%。对杂交子代和亲本后代进行了80d的室内生长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杂交鳟在不同的发育阶段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杂种优势,体重的杂种优势率为2.22%-18.16%,又长的杂种优势率为1.27%~8.98%;杂交鳟在日增长量上与山女鳟比较接近,略高于虹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