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6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13篇
  7篇
综合类   8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88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以抽穗期“川草2号”老芒麦为研究对象,探讨青宝Ⅱ号(FS)、乳酸菌制剂I(LABI)、乳酸菌制剂Ⅱ(LABⅡ)等3种乳酸菌制剂的不同添加比例对川西北老芒麦青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乳酸菌制剂添加比例对老芒麦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影响不同;青宝Ⅱ号(FS,0.03g·kg^-1FM)能够改善老芒麦青贮饲料的营养成分;乳酸菌制剂(LABI)和乳酸菌制剂Ⅱ(LABⅡ)均能够显著降低老芒麦青贮饲料的pH、氨态氮/总氮比值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P〈0.05),提高干物质含量、乳酸含量和乙酸含量,改善老芒麦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32.
试验对30、45、60、75 和90 cm行距下,第2-5年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枝条性状、花序性状、鲜草产量及种子产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行距、年份及互作对枝条高度、枝条密度、生殖枝比例、小穗数/生殖枝、小花数/生殖枝、潜在种子产量、表现种子产量与实际种子产量均有极显著影响,其中行距是主要影响因子,互作次之,年份最小;30~45 cm行距适合老芒麦鲜草生产,60 cm行距是种子生产的最佳行距;鲜草产量、种子产量第3年达高峰,30 和45 cm行距第3年鲜草产量分别为19 225.6和16 733.4 kg·hm-2,60 cm行距第3年种子产量达1 620.67 kg·hm-2,远大于其他处理组合,值得在生产中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33.
在嵌入式果蔬保鲜运输车监测系统中,需要记录和查询车内温度、湿度等大量数据.本研究使用SQLite开源数据库来实现这些功能,设计了数据库的功能和结构,对数据库进行了移植,将数据库集成到监测系统中.同时,对所设计的SQLite数据库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达到了设计目的,可以满足果蔬保鲜运输车监测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34.
针对某越野车拖车钩底座质量过大的问题,利用有限元分析和拓扑优化进行轻量化设计。首先对拖车钩底座进行应力应变分析,结果显示最大应力远小于底座的抗拉强度,证明轻量化设计的可行性。然后进行拓扑优化,将优化后的结果进行曲线拟合,形成规则优化边界。将优化后的结果再次进行CAE分析,结果表明拖车钩底座在优化后最大应力与优化前有大幅度的降低,满足可靠性要求,质量减轻实现轻量化目标。  相似文献   
35.
为探讨混播比例和刈割茬次对一年生禾豆混播草地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本研究设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k.)100%(R1)、75%多花黑麦草+25%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L.)(R2)、50%多花黑麦草+50%箭筈豌豆(R3)、25%多花黑麦草+75%箭筈豌豆(R4)与100%箭筈豌豆(R5)5个处理,分别于2017年1月4日(H1)、3月14日(H2)、4月21日(H3)和5月19日(H4)4个时期刈割,并采集0~20 cm土壤样本,分析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结果表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是混播草地主要土壤细菌群落。禾豆混播比例对土壤alpha多样性无显著性影响,刈割茬次对土壤细菌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和物种丰富度指标(Chao 1指数)影响效果显著(P<0.05),改变了细菌群落结构。刈割茬次引起土壤细菌群落变化,影响了多花黑麦草和箭筈豌豆混播草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36.
本研究以收集自我国7个省的45份野生斑茅(Saccharum arundinaceum)为研究对象,在开放授粉条件下,通过测定斑茅的花粉与胚珠比(Pollen-ovule ratio,P/O)、杂交指数(Outcrossing index,OCI)以及基于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分子标记估计交配系统参数这3种方法,探究斑茅繁殖特性及其有性繁殖力的情况,为斑茅资源开发利用、杂交育种及繁殖技术提供基础依据。结果表明:斑茅P/O为5 897,杂交指数OCI为2;采用11对SSR引物对随机取样的15个斑茅半同胞家系共计1 158个子代进行交配系统参数估计,结果显示斑茅种群具有较高的异交率水平(tm=0.864),多位点异交率和单位点异交率的差值不明显(tm—ts=0.012),亲本近交系数F大于0(F=0.318),表明斑茅以异交为主,并存在部分近交。综上所述,本研究初步认为斑茅的繁殖特性为异交为主、自交为辅的混合交配系统模式。  相似文献   
37.
氨氮和硫化物对双齿围沙蚕三刚节幼体的急性攻毒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双齿围沙蚕三刚节幼体对氨氮和硫化物的耐受限度。急性攻毒试验结果显示氨氮和硫化物浓度对双齿围沙蚕三刚节幼体存活率影响显著(p0.05)。总氨氮和非离子氨对双齿围沙蚕三刚节幼体的96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2.42mg/L和0.194mg/L,对应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24mg/L和0.02mg/L;硫化物和H2S对双齿围沙蚕三刚节幼体的96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43mg/L和.037mg/L,对应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043mg/L和0.0037mg/L。  相似文献   
38.
松辽平原盐碱土含盐量的遥感反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Aster遥感影像前9个波段的相关系数、标准差和诊断指数的分析,发现Aster遥感影像1,2,3波段的土壤反射率对土壤含盐量最为敏感.利用Aster遥感影像1,2,3波段作为自变量,盐碱土含盐量作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建立土壤反射率数据与土壤含盐量数据之间的统计模型,利用决策树分类将地物分成5类,反演得到研究区盐碱土含盐量的空间分布图.研究发现,基于统计模型的遥感反演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9.
通过对四川省红原县、若尔盖县、松潘县、九寨沟县和甘肃省玛曲县、碌曲县等地的考察,发现川西北高原野生花卉有70多种,含24科,58属,主要为草本花卉.并对川西北高原野生花卉观赏类型、花色等进行了简要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观花类有55种,观果类有11种,观叶类有6种;按花色紫蓝、黄、红、白分类,则蓝紫花种类最为丰富(22种)、黄花次之(18种)、白花较少(8种)、红花最少(7种),同时提出利用野生花卉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40.
红花檵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内参基因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是目前基因定量表达分析的重要方法,而适宜内参基因的选择对目的基因表达特征的准确分析至关重要。本研究以红花檵木‘大叶红’( L. chinense var.Rubrum ‘Dayehong’)的芽、嫩茎、叶、花瓣、种子和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qRT-PCR 技术比较了4个常用看家基因微管蛋白基因(α-tubulin)、肌动蛋白基因(β-actin)、18S 核糖体 RNA(18S rRNA)与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GAPDH)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1)4个看家基因均能特异扩增并显示较高的扩增效率;(2)经 geNorm 和 NormFinder 程序综合分析,当采用qRT-PCR分析红花檵木不同器官和组织中的基因表达差异时,以GAPDH表达最为稳定,可选择作为校正内参基因;在比较不同发育阶段的叶片及明暗处理的愈伤组织中的基因表达差异时,β-actin表达最为稳定,可以选择作为校正内参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