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0篇
农学   29篇
  3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40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两系杂交早稻父本996孕穗期和开花期耐冷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稻品种4628(耐冷性弱)和丰源B(耐冷性较强)为对照,采用人工气候室低温处理对两系杂交早稻父本996孕穗期和开花期的耐冷性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表明,996孕穗期低温处理下的结实率和相对结实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4628,结实率下降值和低温敏感指数显著低于对照品种4628;996开花期低温处理下的结实率和相对结实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丰源B和4628,结实率下降值和低温敏感指数显著低于对照品种丰源B和4628.说明996孕穗期的耐冷性显著强于对照品种4628,开花期的耐冷性显著强于对照品种4628和丰源B.  相似文献   
82.
水稻品种胚乳淀粉RVA谱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利用AMMI模型对18个水稻品种的淀粉RVA谱特征值——最高黏度、热浆黏性、冷胶黏度、崩解值、回复值和消减值进行稳定性分析,并以6个性状的表型值及相应的稳定性参数(Di)为指标,对供试品种进行聚类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6项RVA谱特征值在不同品种和环境间的差异以及G×E互作效应都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6项特征值的  相似文献   
83.
高产广适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C两优396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C两优396是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用自育的两用核不育系C815S为母本,R396为父本组配而成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新组合。2005—2006年参加湖南省高产组区试,全生育期132.9d,比对照两优培九短4d,平均单产9.75t/hm^2,比对照两优培九增产9.6%,排名第1;该组合还具有株叶形态优良、米质较好、抗逆性较强、适应性广等特点,2007年1月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84.
籼型染色体置换片段在杂交粳稻中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10个以粳稻为遗传背景、籼稻为供体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及6个粳稻测验种, 按NCII设计, 分析了籼粳亚种间杂种在10个染色体区段上的配合力效应及遗传力等参数。结果表明, 除千粒重外, 各置换系主要产量构成性状的GCA值均高于背景亲本Asominori, 其中带有第12、第4、第1和第11染色体片段的AIS84、AIS27、AIS3、AIS80和AIS76置换系产量相关性状的GCA综合表现最好。说明在染色体片段水平上, 水稻籼粳亚种主要产量构成性状的杂种优势都大于粳亚种内的杂种优势, 对粳稻基因组导入籼稻X24-2~R367 (Chr.12)、R1854~R288 (Chr.4)、C970~C955 (Chr.1)、C1350~R257 (Chr.11)和X52~R2913 (Chr.11)染色体片段, 可显著提高杂交粳稻的产量水平。同一亲本所配的不同组合及同一组合在不同性状间的特殊配合力差异较大, 最高或最低SCA的组合可来自不同GCA的亲本组合类型, 表明在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在双亲一般配合力均高的前提下结合较高的特殊配合力是超高产杂交稻育种中亲本选择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5.
为了解两系亚种间霜交稻干物质生产特性,以810S/63020为材料,以三系杂交稻威优198为对照,分析了氮肥不同水平和不同施用时期不同群体的干物质生产与分配特点以及干物质积累与冠层叶片的关系。结果表明:810S/63020灌浆期间叶片过氧化氢酶活性强,总叶绿素含量高,故其单位叶面积净光合生产量大,生育后期表现较强的干物质积累优势。  相似文献   
86.
多环境下稻米粒重的QTL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粳稻Asominori为遗传背景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s)群体为材料,利用基于性状-标记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稻谷粒重和精米粒重进行多环境的QTL定位。结果在5个环境共检测到6个粒重相关QTL,分布于第1、6、7和8染色体上,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介于13%~35%;其中控制精米粒重的qMRW-1a和稻谷粒重的qPRW-1在不同环境中均能稳定表达,且均位于第1染色体RFLP标记XNpb113附近,该基因座还同时控制着粒宽。qMRW-1a和qPRW-1共同对应的置换系AIS8和AIS11与Asominori 的粒重差异在不同环境中均显著(P < 0.05),表明该QTL的等位基因在不同环境中效应显著。比较发现该QTL在不同遗传群体中均能被重复检测到,且与蔗糖磷酸合酶基因(SPS)位置一致,推测该QTL与淀粉合成代谢有关。qMRW-1a 和qPRW-1在不同环境条件和遗传背景中表达,因此可用于进一步的精细定位研究。  相似文献   
87.
利用MAS技术改良水稻两用核不育系C815S的稻瘟病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良水稻两用核不育系C815S的稻瘟病抗性,本研究以75-1-127(Pi9)、谷梅2号(Pi25)、谷梅4号(Pigm)、天津野生稻(Pi2-1和Pi51(t))、湘资3150(Pi47和Pi48)和魔王谷(Pi49)共6个广谱抗稻瘟病水稻品种为供体亲本,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技术,将稻瘟病抗性基因回交导入C815S。结果表明:改良的6个BC3F1群体除每穗粒数较轮回亲本极显著增加外,其他性状均与轮回亲本保持一致。利用稻瘟病菌株110-2和CHL506对BC3F2改良株系接种鉴定,发现导入了抗病基因的单株抗性增强,表明抗病基因已成功导入到受体亲本中并稳定表达,证实本研究中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抗稻瘟病基因是有效的。改良的系列两用核不育系,一方面可用于配制稻瘟病抗性增强的两系法杂交稻新组合,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培育聚合多个抗稻瘟病基因的不育系提供了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88.
两系杂交晚稻整齐度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21个两系法杂交晚稻组合杂种一代株高和穗长的整齐度与其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株高整齐度与穗长整齐度均对单株产量有显著正效应,以株高整齐度对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大;在产量构成因素和整齐性性状中,对单株产量的作用大小依次是:千粒重、单株穗数、株高整齐度、每穗总颖花数、每穗实粒数、穗长、穗长整齐度和株高。株高整齐度与其他产量因素的相关不显著,穗长整齐度与每穗总颖花数和结实率负相关分别达到显著、极显著水平,与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9.
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培两优500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两优500是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的育性稳定、米质好、株型好、再生能力强的培矮64S为母本,湖南农业大学选育的穗大粒多、米质较好的优良品系500为父本进行杂交,于1995年育成的适合作中稻蓄留再生种植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经品比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试验结果表明:该组合头季比汕优63生育期短4d,产量相当;再生季生育期比汕优63长7d,增产1倍左右;两季均表现出高产稳产、米质好、田间抗性较强。2002年3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已向农业部申请植物新品种种权保护。  相似文献   
90.
三系杂交晚稻新组合H优518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三系杂交晚稻新组合H优518制种技术进行研究与实践表明:该组合在山区适宜夏制,在平原、丘陵区适宜春制、秋制,在海南冬制.春制父母本播种时差48d左右,叶差10叶;夏制时差37d左右,叶差9.5叶;秋制时差35~37d;海南冬制时差40d,叶差9.0~9.5叶.父母本行比为2:(14~16),母本移栽规格为13.3cm×13.3cm,父本移栽规格为25.0cm×13.3cm.制种田以底肥为主,N、P、K比例为1.0:0.6:1.2.“九二○”总用量120g/hm2以内,第1次喷施时母本见穗指标40%~50%.注重稻瘟病和黑粉病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