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0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194篇
林业   35篇
农学   101篇
基础科学   33篇
  153篇
综合类   1079篇
农作物   41篇
水产渔业   197篇
畜牧兽医   3084篇
园艺   31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69篇
  2022年   151篇
  2021年   150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211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191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290篇
  2011年   293篇
  2010年   273篇
  2009年   294篇
  2008年   298篇
  2007年   248篇
  2006年   195篇
  2005年   199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91.
DNA甲基化是一种常见的表观遗传修饰,对植物果实的成熟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中综述了果实成熟过程中DNA甲基化水平的变化及其调控机制。基于已有研究发现,大部分果实在成熟过程存在总体DNA甲基化水平降低的情况,也有部分果实的总体DNA甲基化水平随果实成熟呈现升高趋势。此外,在果实成熟过程中特定基因尤其是与成熟相关的基因在去甲基化酶作用下发生去甲基化进而影响果实成熟。引起果实成熟过程中DNA甲基化水平变化的机制总体而言是受到甲基化酶、去甲基化酶以及植物特有的RdDM途径的综合调控。本文为深入解析果实发育与成熟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参考,并对以后的研究提出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92.
为研究不同比例巨菌草发酵饲料对绵羊瘤胃发酵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选择24只3~4月龄绵公羊[平均体重(31.55±2.00)kg]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对照组A,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B、C、D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20%和30%复合益生菌(植物乳杆菌、乳双歧杆菌和凝结芽孢杆菌的比例为1:1:1,含菌量各为108CFU/kg)发酵的巨菌草饲料,每组6只。预试期7 d,正试期90 d。结果表明:D组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戊酸含量以及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A组,分别提高了4.37%、4.70%、17.30%、4.54%和5.23%;D组干物质(DM)和粗蛋白质(CP)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A组和B组,分别提高了4.15%、3.27%和3.35%、2.91%; D组瘤胃pH和氨氮含量均显著低于A组,分别降低了3.45%和11.14%;且D组和C组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分别显著高于B组和A组,分别提高了3.05%、4.37%和1.93%、3.23%(P <0.05)。可见,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复合益生菌发酵的巨菌草饲料,可改善绵羊瘤胃...  相似文献   
93.
为了研究自制中药复方颗粒剂对腹泻仔猪小肠黏膜组织结构和营养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用人工感染大肠埃希菌引起腹泻的28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仔猪36头,随机均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抗生素治疗组在饮水中添加盐酸林可霉素2.0 m L/头饮水,2次/d,连续5 d;中药复方颗粒剂治疗组在饮水中添加2.0 g/头饮水,2次/d,连续5 d。分别于用药后14 d时,每组每个重复随机抽取1头屠宰,无菌采集小肠黏膜,通过石蜡切片和HE染色观测小肠黏膜病理组织学变化。其余仔猪继续饲养14 d,采用内源指示剂法进行消化试验。结果显示,小肠黏膜组织结构:中药复方颗粒剂治疗组小肠黏膜除有少量出血外,未发现明显病理变化。抗生素治疗组小肠黏膜脱落,有广泛充血、出血;黏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有大量以淋巴细胞杯状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微绒毛排列紊乱、脱落;细胞受损严重,线粒体等细胞器结构异常。养分消化率:对于有机物质、磷的消化率,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中药复方颗粒剂治疗组对钙的消化率为57.10%,显著高于抗生素治疗组(56.10%),并与健康仔猪组(57.40%)差异不显著。中药复方颗粒剂治疗组对粗蛋白质的消化率为79.30%,显著高于抗生素治疗组(78.50%),并与健康仔猪组(79.20%)差异不显著。中药复方颗粒剂治疗组对粗纤维的消化率为48.30%,极显著高于抗生素治疗组(46.10%),并与健康仔猪组(48.20%)差异不显著。中药复方颗粒剂治疗组对粗脂肪的消化率为63.40%,极显著高于抗生素治疗组(62.10%),并与健康仔猪组(63.60%)差异不显著。结论:抗生素治疗仔猪腹泻造成小肠黏膜明显的病理变化和功能障碍,而中药治疗有利于仔猪小肠黏膜组织结构的修复,并能显著提高小肠的养分消化率。为防治仔猪腹泻、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4.
为了使小尾寒羊安全越冬,必须贮备充足的草料,贮备草料的数量因各地情况而异,准确的办法主要应根据各类羊只的牧量,每种羊的口粮组成以及补饲期的长短和饲料的质量来确定,并应比实际需要增加10%,防止因天气恶劣,不能  相似文献   
95.
《畜牧与兽医》2015,(11):67-70
本研究旨在了解淀粉在育肥猪小肠内的消化情况及其对各营养物质消化程度的影响,以便更加全面、合理地评价饲料的营养价值。选取15头同等日龄健康的PIC阉割公猪(体重75.26±0.71 kg),随机分成3组,分别饲喂以玉米、土豆和糯米作为淀粉来源的饲粮,并到体重为100kg时结束饲养试验,屠宰并收集小肠不同肠段食糜,测定淀粉、干物质、粗蛋白质、钙和总磷的消化率。结果表明:糯米饲粮在空肠前段、后段,回肠前段、后段的淀粉消化率分别为97.92%、98.63%、98.66%、98.66%,与玉米饲粮(99.12%、99.39%、99.44%、99.54%)和土豆饲粮(99.27%、99.58%、99.33%、99.36%)相比差异显著(P0.05)。同样,糯米饲粮的干物质、粗蛋白质、钙和总磷的消化率与玉米饲粮和土豆饲粮相比差异显著(P0.05)。但是,玉米饲粮和土豆饲粮的各营养物质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糯米来源淀粉与玉米和土豆来源淀粉在育肥猪小肠内的消化存在显著差异,进而影响其它营养物质消化率。研究结果为育肥猪有效利用不同来源的淀粉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6.
97.
正快速生长的肉鸡是一种能将饲料高效地转化为动物蛋白的生物。与动物福利密切相关的问题频繁出现,结果是动物生长迟缓和产品质量下降。日粮中添加蛋白酶可以改善动物福利和提高经济效益。全球肉鸡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不断增长的提高产量、改善生产效率的压力。与此同时,还要遵守越来越严格的立法和消费者对动物福利的要求。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满足动物福利的要求会增加单位鸡肉产品的生产成本,这意味着商业和动物  相似文献   
98.
本试验旨在研究固态发酵醋糟饲料(SFVD)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指标及粪便中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的影响。选择体况相近[(59.04±0.33)kg]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育肥猪60头,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150 mg/kg土霉素钙,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5%的SFVD。预试期6 d,正试期35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基础饲粮中添加5%的SFVD对育肥猪平均日采食量(ADFI)具有一定的促进趋势(P=0.056);显著降低了育肥猪饲粮中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有机物(OM)和总能(GE)的表观消化率(P<0.05),对粗脂肪(EE)表观消化率有一定的促进趋势(P=0.052);显著提高了育肥猪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和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也呈现出一定的升高趋势(P=0.055和P=0.077);显著提高了育肥猪粪便中丙酸含量(P<0.05),粪便中甲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也呈现出一定的升高趋势(P=0.071和P=0.054)。由此可见,基础饲粮中添加5%的SFVD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肠道健康及免疫性能的提高具有潜在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9.
通过全收粪法测定塔里木马鹿与卡拉库尔羊、新疆土牛对相同饲料的消化率。结果显示:粗蛋白(CP)消化率塔里木马鹿为58.78%,极显著高于卡拉库尔羊和新疆土牛(P〈0.01)。粗纤维(CF)消化率塔里木马鹿极显著高于卡拉库尔羊和新疆土牛(P〈O.01)。由此可见,塔里木马鹿对CF含量较高的荒漠植物有较高的消化、利用能力,这可能是其在进化过程中为了在有限采食时间内获取较多营养物质而长期适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