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进行密集烘烤试验,研究湿度指标对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变黄阶段,干球温度38℃左右,湿球温度36℃均有利于提高烟叶外观质量、均价、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评吸结果香气质较好、劲头较大,评吸质量相对较好。定色阶段,较低湿球温度处理与较高湿球处理相比,较低湿球温度有利于提高烟叶经济性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同时还可降低蛋白质、淀粉含量,使烟碱、总氮和蛋白质含量达到适宜范围,同时也以较低湿球处理下评吸质量较高。但较高湿球处理烟叶外观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明烤烟上部叶推迟采收对其可用性的影响,为郴州优质上部烟叶采收标准制定提供参考。【方法】以云烟87为供试材料,分析上部烟叶不同采收时间(以常规采收为对照,在常规基础上推迟3 d、6 d、9 d采收)烟叶品质和感官质量的差异。【结果】随采收时间推迟,上部叶外观质量、经济效益、两糖含量、风格及品质特征和工业可用性均呈先升后降变化趋势,烟碱含量呈持续下降趋势,糖碱比、氮碱比呈逐步上升趋势。与常规采收相比,推迟3~6 d采收烟叶经济效益增加,外观质量改善,总糖、还原糖含量增加,烟碱、总氮含量降低,糖碱比、氮碱比提高。推迟3 d采收,烤后烟叶经济效益最佳,焦甜香、醇甜香及特征彰显度最高,香气质量、杂气、口感等品质指标及工业可用性最好。【结论】郴州烟区上部烟叶在常规采收基础上适当推迟采收(推迟3~6 d)有利于提高烟叶品质和经济效益,其中以推迟3d采收的烟叶外观质量高、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协调性好、风格特征与品质特征突出。  相似文献   
3.
[目的]确定信阳烟区适宜的烤烟移栽期,为提高信阳烤烟产量及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于2012年在信阳市平桥区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田间不同移栽期试验。[结果]在移栽后45、75 d时,株高以处理T4最高,但其其他指标较低,成熟期以处理T2、T3农艺性状综合最优;烟叶烤后外观质量以处理T3最优,处理T2次之;总糖、还原糖、淀粉含量以处理T4表现最低,但其全氮、烟碱含量偏高;感官评吸质量以处理T3得分最高,处理T4得分最低。[结论]信阳烟区最适合的移栽期是4月20日~4月30日。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河南烟叶标准化生产的实践与发展过程,分析了推进烟叶标准化生产对实现原料保障上水平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深入推进烟叶标准化生产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采收成熟度对浓香型烤烟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明确密集烘烤条件下浓香型烤烟各部位烟叶的成熟采收标准,以中烟100为材料,研究了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成熟度的增加,下部烟叶的总糖、还原糖、淀粉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中部烟叶的总糖、还原糖、淀粉含量逐渐下降;上部烟叶的总糖含量先上升后下降,还原糖含量逐渐上升,淀粉含量逐渐下降。下部烟叶提前5d采收,能提高橘色烟比例,经评吸,香气量足,杂气、刺激性稍小,余味好;常规采收的烤后烟叶糖类物质含量高,含氮类化合物含量较低,化学成分趋于协调。中部烟叶常规采收,烟叶油分好,色度强,糖类物质含量较高,淀粉含量较提前7d采收降低10.8%,糖碱比(9.95)、氮碱比(1.02)比较适宜,化学成分协调,经评吸,香气质好、香气量足、杂气减轻、余味较适。上部烟叶推迟9d成熟采收,烟叶油分足,色度浓,总糖、还原糖、烟碱含量较高,总氮、蛋白质含量较低,淀粉含量最低(5.46%),较提前9d采收和常规采收分别降低22.00%、21.33%,糖碱比适宜,还原糖/总糖分别较提前9d采收和常规采收提高11.69%和14.67%,经评吸,香气量较足,劲头较大。综合分析认为,下部烟叶的采收时间应掌握在提前5d到常规采收之间为宜,即适当早收;中部烟叶的采收时间掌握在常规采收到推迟7d采收为宜;上部烟叶应较常规采收推迟9d充分成熟后采收。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河南烤烟上部叶烘烤质量的工业可用性。[方法]以中烟100为供试品种,进行上部叶适宜成熟度密集烘烤试验。[结果]试验表明,上部叶提前采收烤后烟叶油分减少,身份较厚,组织紧密。适度推迟采收,烤后烟叶橘色烟比例增加,组织变疏松,油分增多,色度变强;促进叶内致香物质转化,提高烟叶香气,减少杂气、刺激性,使余味更加舒适。采收过晚,容易导致烟叶干物质过度消耗,烤后杂色烟增多,经济效益明显下降。[结论]上部烟叶推迟7 d左右采收,可有效改善烟叶外观质量,主要化学成分协调,提高评吸香气质、香气量,杂气、刺激性减轻,值得在烟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密集烤房热湿循环利用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合理利用密集烘烤过程中产生的余热余湿,设计密集烤房热湿循环利用系统并进行研究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节能效果明显,节煤幅度达27.86%~28.78%,烘烤成本降低0.59~0.61元/kg,烤后橘黄烟叶、中上等烟比例提高,均价提高 1.6~1.8元/kg;烤后烟叶油分增加、色度增强、挂灰杂色和含青程度减轻;提高总糖、还原糖含量和钾氯比,降低总氮、氯离子含量,主要化学成分趋于协调;提高香气质量、减轻杂气,明显改善感官评吸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烤烟育苗大棚高效利用的经济效益。[方法]通过设置不同播期对比分析了樱桃番茄、黄瓜和豇豆等作物的投入成本、产值和经济效益。[结果]在一定范围内,种植面积越小用工成本越高,同时用工成本是生产投入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播期影响了作物的产量和产值,樱桃番茄以7月8日播种产值最高、黄瓜以9月5日播期最高、豇豆以5月6日最高;3种作物以樱桃番茄的经济效益最高。[结论]育苗大棚高效利用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对于增加烟农收入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密集烘烤转火时间对烤烟中性致香物质和评吸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中烟100烟叶进行了不同转火时间(正常转火、推迟转火6 h、推迟转火12 h)的密集烘烤试验。结果表明,上部叶的中性致香物质总量、新植二烯含量分别以推迟转火6 h、12 h处理为最高,中部叶的两者含量均以推迟转火6 h处理为最高;上部叶的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总量、芳香族氨基酸类降解产物、美拉德反应产物和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含量均以推迟转火6 h处理为最高,中部叶的上述4项指标,除美拉德反应产物总量以推迟转火12 h处理为最高外,其余均以正常转火处理为最高。中、上部叶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3-羟基-β-二氢大马酮含量均以推迟转火6 h处理为最高,其余处理条件下以痕量存在。中部叶美拉德反应产物3,4-二甲-基2,5-呋喃二酮含量以推迟转火12 h处理为最高,上部叶则以推迟转火6 h处理为最高。上、中部叶推迟转火6 h和12 h的处理,总体评吸质量均比正常转火处理高。  相似文献   
10.
密集烘烤定色阶段不同湿球温度对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为提高烟叶烘烤质量,优化烟叶密集烘烤工艺技术,研究了密集烘烤过程中不同定色湿球温度对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较高定色湿球温度(干球温度升至48℃前将湿球温度升高到39℃并保持稳定;超过48℃,湿球温度稳定在40℃)烤后烟叶经济效益较好,每千克烤后烟叶均价提高0.18~0.42元,耗煤量减少0.01~0.07kg;油分、身份、结构、色度等外观质量改善,嗅香较好;内在化学成分表现为多数样品总糖、还原糖含量增加,分别平均增加14.79%和11.99%,总氮、蛋白质、烟碱、淀粉含量减少,糖碱比(多在7.00~10.44)、氮碱比(多在0.60~0.98)更趋于协调;单料烟评吸质量高半个到一个档次,香气量、杂气、刺激性和余味等指标较优。较高定色湿球温度处理提高了中、上部烟叶的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和新植二烯、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芳香族氨基酸类降解产物、西柏烷类香气物质含量,以及中部烟叶的棕色化产物含量;下部烟叶以较低定色湿球温度(干球温度升至48℃前将湿球温度升高到38℃并保持稳定;超过48℃,湿球温度稳定在39℃)烤后两糖含量相对较低,化学成分比较协调,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新植二烯、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芳香族氨基酸类降解产物、棕色化产物含量得到提高。综合分析认为,下部烟叶采用较低定色湿球温度烤后烟叶化学成分比较协调,香气物质含量高;中上部烟叶采用较高定色湿球温度烤后烟叶经济效益较好,外观质量好,化学成分协调,评吸档次高,香气物质含量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