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科学   6篇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双向渐进结构优化法的装载机动臂拓扑优化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利用双向渐进结构优化法研究了装载机动臂结构的拓扑优化问题。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的APDL语言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多工况下基于应力水平的双向渐进结构优化法(BESO)。对装载机工作装置的动臂进行多工况下的结构双向渐进拓扑优化,得到了动臂的最佳拓扑结构。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且比ESO方法具有更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装载机新型铰接系统铰销计算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给出了装载机铰接系统的四种典型计算工况,推导了各工况下铰点力的计算公式,建立了铰销的力学计算模型,提出了铰销有限元计算的外力处理方法。以ZL60E装载机为例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及实车试验验证,为装载机新型铰接系统铰销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湿式多片制动器油槽内三维抛物流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控制容积法对三维抛物流的基本方程进行了离散化,并针对湿式多片制动器径向油槽内冷却油运动方程的抛物性,计算出摩擦盘在不同运动速度下,油槽内流体的流场,从而为进一步计算出冷却油与摩擦副之间的换热系数和湿式多片制动器的开发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弹性问题的Kelven基本解,建立了边界积分方程的两种离散求解方法。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对两种对称工况下ZL80装载机动臂板强度、ZL60E装载机铰接系统铰接点区域应力场进行了计算。同时,进行了实车应力测试,对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以CAT980S装载机动臂为研究对象,分别对装载机在正载插入与掘起联合作业(工况1)、右偏载插入与掘起联合作业(工况2)两种危险工况下动臂上铰点、动臂油缸铰点附近的应力场进行了数值计算。采用有限元与边界元混合求解,集中了有限元与边界元的优点,整体采用有限元求解,铰点局部采用边界元进行分析。在边界元分析中,提出了最小二乘边界元法,有效地模拟了铰点附近复杂的边界形状与边界条件。计算出了铰点附近应力场分布规律。同时,对CAT980S装载机动臂各铰点附近的应力进行了实车测试,并与计算结果进行了对照。  相似文献   
6.
对装载机新旧铰接系统轴承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转向铰采用滚子轴承时的承载能力。该方法可直接用于铰接系统轴承的设计。  相似文献   
7.
采用自动动态增量非线性分析有限元程序对CXZL80装载机执行装置进行了焊接残余应力变形的分析研究,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动臂横梁焊缝附近存在较大的焊接残余应力变形,它们直接影响结构件的强度及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8.
将小波变换应用于油气悬架信号的提取。建立了带有油气悬架的1/4车辆系统动态模型,把B级路面仿真作为系统的输入,得到了非簧载质最加速度曲线和油气恳架输出力曲线,通过小波的分解与重构有效地去除了噪声信号.提取山非簧载质撼加速度和油气悬架输出力信号,为油气悬架系统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将BP神经网络应用于油气悬架动态力的识别,建立了带有油气悬架的1/4车辆系统动态模型,并根据车辆悬架系统模型建立了神经网络模型,利用油气悬架的输入、输出信息进行油气悬架动态力的识别,并与等效线性方法相比较,获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为油气悬架的理论计算、设计及主动控制提供了一种参数识别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铰接式装载机线控转向系统,在分析装载机路感特性的基础上,提出系统控制策略,并设计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整定的自适应PID控制器,实现了PID参数的在线调整。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可使线控转向系统实现理想的路感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