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4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8篇
  3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
本实验通过固态发酵实验,比较了灭菌条件和不灭菌条件下不同酵母菌的脱酚率,最后从4株酵母菌中筛选出1株对棉粕中游离棉酚具有较好降解作用的热带假丝酵母。  相似文献   
3.
将物联网与砂培技术结合,在连栋大棚内进行3个快白菜品种种植效果试验,从生育期、特征特性、产量、施肥量、施药种类和次数、用工量等方面与土壤种植比较,结果表明,叶菜物联网加砂培的栽培模式比土壤栽培产量更高,省肥、减药、省工,更绿色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4.
5.
研究0(对照),1.0,1.5,2.0,2.5 g·L-1浓度NaCl处理对津优1号、津优4号、津优40号、浙优1号、浙秀1号5个黄瓜品种生育期、植株性状、果实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黄瓜品种在NaC1胁迫下,生长受到抑制,主要表现在生育进程明显缩短,植株生长量减小,产量降低。在2.0,2.5 g·L-1NaCl处理下,植株株高与产量显著低于对照。盐胁迫导致黄瓜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增加。5个参试品种在NaC1胁迫下的产量,浙秀1号小黄瓜品种明显高于其他4个大黄瓜品种,4个大黄瓜品种之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棉籽粕源发酵蛋白质饲料的代谢产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旨在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代谢组学分析平台对不同微生物棉籽粕源发酵蛋白质饲料代谢产物进行研究.采用LC-MS法对对照组、假丝酵母组、酿酒酵母组、复合组的发酵代谢产物进行分析,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方法对数据进行模式识别和小分子差异代谢产物寻找.结果表明:各试验组代谢产物相对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且在PLS-DA分析中得到了很好的分离,主要表现在甘露醇、琥珀酸等糖类代谢产物;磷酸胆碱、L-肉碱、甘油磷酸、磷脂酰乙醇胺(PE)和磷脂酰胆碱(PC)等脂类代谢产物;二肽、三肽、甜菜醛、同型半胱氨酸等蛋白质与氨基酸的代谢产物;以及烟酸、阿魏酸、尿嘧啶、乙醇醛等其他途径代谢产物.除与脂类代谢有关的甘油磷酸、PE、PC相对含量显著降低之外(P<0.05),其他试验组小分子代谢产物相对含量均比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由此可见,不同菌种发酵饲料中含有大量糖类、脂类、蛋白质等代谢途径产生的小分子代谢产物,含量因发酵菌种的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7.
试验研究日粮中限制赖氨酸水平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血液尿素氮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的体重为(59.92±0.99)kg的杂交(约克夏×长白×杜洛克)育肥猪60头,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进行了8周的饲养试验。分为对照组是基础日粮中养分参照NRC(1998)饲养标准、日粮中赖氨酸水平限制15%和限制30%的3个处理组。结果表明:试验组在育肥期(0~8周)和育肥前期(0~4周),赖氨酸水平的降低,试验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P<0.01)、饲料效率呈显著降低趋势(P<0.05)。对照组与试验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育肥后期(5~8周)血液尿素氮的浓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8.
高效降解棉粕中游离棉酚菌种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从保藏的10株不同微生物菌种中筛选出2株能有效降解棉粕中游离棉酚的菌株Y-4和B-2。通过在实验室灭菌条件下的固态发酵试验,确定了各个菌株的脱酚率,其中菌株Y-4和B-2脱酚率较高分别为41.4%和35%。为了实现工业化大生产,进行了不灭菌条件下的固态发酵试验,结果表明各个菌均对棉粕中的游离棉酚具有一定的降解作用,其中Y-4和B-2的脱酚率最高分别可达47.5%和38.2%。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6株不同饲用乳酸茵固态发酵棉籽粕产有机酸情况。结果表明:德氏乳杆菌产酸量最高,可达18.56g/kg。为了增加产酸量,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德氏乳杆菌固态发酵棉籽粕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建立了二次回归方程:Y1=25.07—1.0325*X1—0.47625*X2—1.28875*X5—1.8;5125*X1*X1+0.67*X1十X2+O.17*X1*X5—1.59575.X2*X2-0.6775.X2*X3—1.06;575*X5*X3,并确定了最佳培养基配方为:棉粕916.44g/kg,麸皮83.56g/kg,糖蜜27.91g/kg,水480.24g/kg。在此条件下,使德氏乳杆菌固态发酵棉籽粕产有机酸含量达到25.64g/kg,比优化前提高了39.65%。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不同比例益生菌发酵棉粕对黄羽肉鸡小肠黏膜形态、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选用14日龄健康黄羽肉鸡32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Ⅰ组为空白对照组,Ⅱ、Ⅲ、Ⅳ组分别添加3%、6%和9%发酵棉粕,研究不同添加量对肉鸡生长前期(14~28日龄)、中期(29~45日龄)、后期(46~65日龄)各阶段小肠黏膜形态,中、后期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及后期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①与Ⅰ组相比,Ⅲ组黄羽肉鸡前、中、后期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极显著提高31.90%、25.17%、49.41%(P<0.01),隐窝深度极显著降低9.42%、11.31%、10.83%(P<0.01),V/C极显著提高45.65%、41.19%、67.84%(P<0.01);空肠绒毛高度极显著提高28.72%、28.38%、27.61%(P<0.01),隐窝深度显著或极显著下降6.65%(P<0.05)、6.18%(P<0.01)、7.37%(P<0.01),V/C极显著提高37.84%、36.69%、37.82%(P<0.01);回肠绒毛高度极显著提高76.64%、40.36%、67.20%(P<0.01) ,隐窝深度显著降低4.09%、6.07%、6.02%(P<0.05),V/C极显著提高83.79%、49.27%、78.26% (P<0.01)。②中、后期Ⅳ组黄羽肉鸡CD4+/CD8+显著提高42.86%、34.95%(P<0.05)。③随着发酵棉粕添加量的增多,黄羽肉鸡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中乳酸菌的数量逐渐增多,且差异越来越明显,除Ⅱ组十二指肠和空肠段外,其余各组的各肠段差异均显著或极显著(P<0.05;P<0.01)。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数量逐渐减少,且差异越来越明显,除Ⅱ组十二指肠段外,其余各组各肠段差异均显著或极显著(P<0.05;P<0.01)。综上所述,6%发酵棉粕组在提高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绒毛高度、V/C,降低其隐窝深度方面都优于3%、9%发酵棉粕组,而9%发酵棉粕组在提高CD4+/CD8+、肠道乳酸菌数量和降低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数量方面优于3%、6%发酵棉粕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