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4篇
  2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88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小反刍兽疫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的烈性。接触性的重大跨国动物疫病,本文从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学和预防控制等方面,综述了该病研究现状和研究进展。目前该病在印度等南亚邻近国家存在,对我国构成潜在的威胁。建议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湖北良友畜禽有限公司长流分公司是以生产英系大白种猪而闻名全国,聘请华中农业大学熊远著院士、邓昌彦教授为技术指导,以数量遗传学和分子理论为依据,采取了常年大群测定和分子测定,测定结果居国内领先地位,(测定数据原已作过报道)。为了充分发挥种猪优势,保持和提高种猪质量,  相似文献   
3.
快速检测和鉴定禽流感病毒(AIV)亚型对该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报道设计合成引物,采用二步RT-PCR方法,从H5/H7亚型AIV血凝抑制抗原和H9鸡胚尿囊液中提取病毒RNA,建立禽流感病毒通用、H5/H7/H9亚型和N1-N9亚型鉴定方法。结果表明:针对AIV基质蛋白基因(M)和核蛋白基因(NP)的通用检测方法能有效扩增出目的条带;鉴别H5/H7/H9亚型的复合PCR扩增结果与预期目标一致;鉴别N1-N9亚型PCR方法扩增出N1/N2/N6/N9亚型目的条带;与其他4种常见病原无交叉反应。初步应用该方法检测样品,证明该方法对禽流感快速诊断和亚型鉴定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稻田杂草发生特点及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调查了2009-2013年姜堰区稻田杂草发生情况,收集2000-2008年稻田杂草相关历史资料,分析稻田杂草发生特点,包括杂草种类繁多、旱生杂草逐渐成为优势种群、麦田杂草延后危害水稻等,并提出规范化学防除、选准除草剂、延缓杂草抗(耐)药性产生等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口蹄疫病毒(FMDV)前导蛋白L~(pro)是病毒的毒力因子之一。前期研究发现,FMDV兔化弱毒疫苗ZB株传代减毒致弱后,前导蛋白L~(pro)内仅存在3个氨基酸点突变(N~2D、M~(143)L和E~(147)G)。为确定这3个突变对病毒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弱毒疫苗ZB株感染性分子克隆为骨架,构建获得含有这3个氨基酸回复突变的重组病毒r ZBatt-L,并比较其与亲本病毒r ZBatt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r ZBatt-L和r ZBatt在BHK-21细胞中均可以产生细胞病变效应,形成大小相似的噬斑,而在牛原代肾细胞(BK)中均不产生CPE;二者在BHK-21细胞中的生长曲线与病毒RNA复制动态相似(p0.05),对乳鼠的致病性也无显著差异;测定了r ZBatt-L和r ZBatt分别感染BK诱导I型干扰素(IFN-α和β)能力,结果显示r ZBatt-L和r ZBatt均可以在感染早期诱导IFN-α表达,而感染晚期抑制IFN-α表达。相对的是,r ZBatt-L和r ZBatt感染细胞后均可以诱导IFN-β含量增加,并且二者诱导IFN-β含量无差异(p0.05)。结果表明,FMDV弱毒疫苗ZB株L~(pro)蛋白中的N~2D、M~(143)L和E~(147)G突变不改变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对病毒毒力不产生明显的影响。本研究明确了L~(pro)蛋白突变不是ZB株致弱的关键氨基酸位点。  相似文献   
6.
早期研究表明:经产母牛输精期卵泡大小显著影响其受胎率和授精后胚胎/胎儿死亡率,但对自然排卵的母牛受胎率没有影响。本研究目标是分析青年母年受胎率、胚胎/胎儿死亡率同排卵前期卵泡大小、诱导或自发排卵后血液循环中雌二醇浓度之间的关系。青年母牛分为成2组不同的繁殖牛群进行人工授精:①利用同期发情和诱导排卵后授精(TAI,n=98);②在23 d发情周期中,利用电子检测仪检测母牛发情后12 h授精(自然排卵,n=110)。利用直肠超声波检查输精时卵泡大小和输精后27、41、55和68d怀孕状态。测定的青年母牛中仅有6头出现后期胚胎或早期胎儿死亡。繁殖牛群和卵泡大小的相互作用并不影响母牛受胎率。结合繁殖牛群数据分析,卵泡大小对受胎率的对数回归特征表现为曲线(P<0.01),并且预测出卵泡大小为12.8mm时,受胎率最高(为68.0±4.9%)。卵泡直径小于10.7 mm或大于15.7 mm时,受胎率都较直径为12.8 mm卵泡低。直径小于10.7 mm卵泡(有28%的青年母牛妊娠)则比大于15.7 mm的卵泡(仅有4%)更易受孕。授精后24 h内有发情行为的青年母牛所排卵泡直径(12.2±0.2 mm)、雌二醇浓度(9.9±0.6)以及妊娠率(63%)都显著高于无发情行为的母牛(分别为11.1±0.3mm,6.6±0.7,20%)(P<0.01)。然而,对卵泡大小差异进行分析后,发现妊娠率又与发情行为表现和雌二醇浓度无关。因此,血清雌二醇浓度和发情行为对妊娠的影响似乎通过卵泡大小来介导的,并且优化卵泡大小的管理实践可以提高受胎率。  相似文献   
7.
8.
介绍了广香40的选育经过,生育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基于可代谢氨基酸摄入量不足会限制怀孕母牛蛋白质增加,本研究分析了在粗饲料日粮质量较差的情况下,怀孕后期母牛对蛋氨酸的需求。试验牛为5头含75%以上安格斯牛血统的海福特、西门塔尔牛杂交后代经产母牛(体重为490±27 kg),它们处于妊娠后三个月,插有瘤胃导管,并按5×5拉丁方设计。通过这一试验来研究瘤胃蛋氨酸的供应对怀孕后期母牛的N保持、血清代谢物、血浆氨基酸浓度的影响。基础日粮单独饲喂,对剩余的草料进行称重记录,以计算N的摄入量。日粮处理组分别为:无尿素、加尿素(0.053±0.002 g/kg体重.d)、尿素 5 g蛋氨酸/d、尿素 10 g蛋氨酸/d、尿素 15 g蛋氨酸/d。预试验30 d,正式试验期为14 d,试验期前4 d校正组间效应,接下来4天为处理适应期,最后6 d收集全部的排泄物和尿。试验第13 d,每4 h采集一次血样,分析每阶段的血清代谢物和血浆氨基酸。结果表明,尿素可增加干物质(DM)和有机质(OM)的摄入量(有尿素和没有尿素,P=0.05),但蛋氨酸的添加并不影响采食量的增加。血清尿素浓度随日粮尿素的增加而增加(P=0.03),且随蛋氨酸的加入呈平方增长(P=0.06),尿素 5 g蛋氨酸/d试验组血清尿素浓度最低。随着尿素量的增加,N滞留量也增加(P=0.04),且随着蛋氨酸的增加呈线性递增(P=0.07)。血浆蛋氨酸浓度也随日粮中蛋氨酸的增加呈线性递增(P<0.01)。这些数据表明,蛋氨酸是一种限制性氨基酸,添加尿素 5 g/d的蛋氨酸到低质量草料日粮中,可提高妊娠后期母牛瘤胃N保持力和血浆蛋白质的增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离并鉴定鱼嗜水气单胞菌,并构建系统发育分析.[方法]从云南某鱼场采集发病鱼的病变组织进行细菌分离与培养,并对分离菌株进行初步鉴定、16S rDNA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分离培养到1株细菌,命名为Ah1305.经表型鉴定、生化试验及16S rDNA系统发育分析,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结论]该研究可为快捷、准确检测鱼嗜水气单胞引起的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