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1.
对3个甘蔗与斑茅远缘杂交后代BC1进行真实性鉴定及染色体核型分析,以探讨甘蔗与斑茅BC1的染色体传递方式。利用2对鉴定斑茅真实杂交后代的特异引物对3个甘蔗与斑茅BC1进行鉴定,采用根尖分生区细胞去壁低渗涂片法制片,显微拍照计数染色体数目,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3个BC1材料均为斑茅的真实杂交后代,崖城01-69体细胞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121=120 m+1 sm,其染色体按2n+n方式传递;崖城01-116的体细胞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122=118 m+4 sm,其染色体传递方式为2n+n;崖城01-134的体细胞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121=120 m+1 sm,其染色体传递为2n+n。推断甘蔗与斑茅BC1的染色体以2n+n的方式传递。  相似文献   
2.
根据近年国内外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幽门螺旋菌(Heticobacter Pylor,简称HP)感染与慢性胃、十二指肠病变有密切关系。HP已被认为是胃炎及溃疡病的致病因素之一。许多临床实践证明,结合抑制HP的治疗明显提高胃炎及溃疡病的疗效。因此诊断幽门螺旋菌感染乃系指导对上述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 我院于1989年5~10月用海军四二一医院制备的15分钟快速尿素酶试验药盒(其制备方法采用南方医院的配方和程序)检测了200例胃与十二指  相似文献   
3.
对3个甘蔗与斑茅远缘杂交后代BC1进行真实性鉴定及染色体核型分析,以探讨甘蔗与斑茅BC1的染色体传递方式。利用2对鉴定斑茅真实杂交后代的特异引物对3个甘蔗与斑茅BC1进行鉴定,采用根尖分生区细胞去壁低渗涂片法制片,显微拍照计数染色体数目,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3个BC1材料均为斑茅的真实杂交后代,崖城01-69体细胞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121=120 m+1 sm,其染色体按2n+n方式传递;崖城01-116的体细胞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122=118 m+4 sm,其染色体传递方式为2n+n;崖城01-134的体细胞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121=120 m+1 sm,其染色体传递为2n+n。推断甘蔗与斑茅BC1的染色体以2n+n的方式传递。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30岁。因进入冒烟之灰窑工作1h后。出现昏迷、抽搐、四肢肌张力增高等一系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症状。2h后作高压氧治疗。进舱10min清醒。20min能应答,经85min治疗后出舱,能步行返病房。后给予维生素B_1、B_(12)、ATP、肌苷及高渗葡萄糖等。患者仍自诉头晕头痛。第2d同一时间再作高压氧治疗1次,自觉症状消失,第3d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甘蔗与斑茅杂交后代为材料,利用人工接种花叶病毒和黑穗病菌,人工水分胁迫,初步评价甘蔗和斑茅杂交后代的抗花叶病、抗黑穗病和抗旱性表现.结果表明:不同的甘蔗与斑茅杂交后代抗黑穗病、抗花叶病和抗旱表现分离.初步评价出了甘蔗与斑茅杂交后代BC1YCE01-134和YCE01-116,其对花叶病和黑穗病表现“0”感染率且抗旱性生理指标良好,有望成为供甘蔗育种利用的高抗的抗源亲本.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