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27篇
  免费   483篇
  国内免费   744篇
林业   648篇
农学   363篇
基础科学   403篇
  728篇
综合类   3793篇
农作物   639篇
水产渔业   300篇
畜牧兽医   1544篇
园艺   797篇
植物保护   339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177篇
  2022年   427篇
  2021年   368篇
  2020年   338篇
  2019年   339篇
  2018年   247篇
  2017年   397篇
  2016年   286篇
  2015年   407篇
  2014年   400篇
  2013年   506篇
  2012年   722篇
  2011年   730篇
  2010年   647篇
  2009年   622篇
  2008年   631篇
  2007年   553篇
  2006年   496篇
  2005年   334篇
  2004年   265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旨在探究宿主蛋白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10(programmed cell death factor 10,PDCD10)通过抑制Ⅰ型干扰素表达进而促进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的复制。首先,本研究验证了过表达和沉默PDCD10对FMDV复制的影响,接着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探究PDCD10对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活化的影响,最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探究PDCD10对Ⅰ型干扰素通路下游刺激基因(IFN-stimulated genes,ISGs)转录的影响。结果表明,过表达PDCD10显著促进FMDV的复制,沉默PDCD10显著抑制FMDV的复制。与对照相比,过表达PDCD10后感染仙台病毒(Sendai virus,SeV)的细胞培养液上清液显著促进FMDV复制,进一步,PDCD10显著抑制SeV诱导的IFN-β启动子以及NF-κB的激活且呈剂量依赖性,并且PDCD10负调控Ⅰ型干扰素通路信号分子转录,最后还发现PDCD10负调控Ⅰ型干扰素下游ISGs转录。本研究结果为深入探究PDCD10在抗病毒天然免疫中的作用积累了资料。  相似文献   
2.
不同阶段猪用颗粒饲料物理性能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某饲料厂不同阶段猪用4种颗粒饲料的物理性能包括直径、长度、硬度、容重、含粉率和耐久性指数(Pellet Durability Index, PDI)等进行测定,对结果进行归类总结并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参照有关标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种颗粒饲料直径在2.87~3.94 mm之间,母猪料直径最大,小猪料最小,两两之间差异显著(P<0.05),而且随着猪只年龄的增加,颗粒饲料的直径呈递增趋势。颗粒长度在8.62~11.94 mm之间,以大猪料最长,小猪料最短,长径比偏高。颗粒硬度在3.86~6.47 kg之间,以大猪料最大,小猪料最小,中小猪料显著低于大猪料和母猪料(P<0.05),只有小猪料符合有关要求。颗粒容重在576.7~614.6 g/L之间,母猪料最大,小猪料最小,两两之间差异显著(P<0.05),与直径呈相同的增减趋势。含粉率以小猪料最大,且只有小猪料与大猪料之间差异显著(P<0.05)。颗粒PDI以大猪料最大,小猪料最小,各阶段猪料的含粉率和PDI均符合有关要求。建议饲料厂家注重颗粒饲料物理性能指标的控制,调整饲料配方和工艺参数,不断改进颗粒饲料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农药自动混药装置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主要依靠施用农药,现有的大多数农药剂型需要加水稀释,配制成一定浓度后再施用。近年,我国农业航空迅速发展,对农业航空的智能化农业机械装备的需求变得非常迫切。系统总结了农药自动混药装置类型以及农药自动混药装置特点,通过对农药自动混药装置研究发展概况分析,阐明了国内农药自动混药装置所存在的问题,展望未来农药混药装置的发展趋势,为后续的研究方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测定致羔羊脑炎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的生长曲线,寻求一种快速而准确的方法测定不同生长时期粪肠球菌数量,并客观评价其毒性强弱及其对小鼠脑组织的影响,试验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和OD-Monitor振荡比浊法(Dλ值法)测定粪肠球菌的生长曲线,探究该菌在合适时间段内的吸光值(D600 nm)与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的活菌数(CFU)的关系。用粪肠球菌感染小鼠,观察记录小鼠的死亡情况,最后采用Karber法计算粪肠球菌感染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用LD50的剂量感染小鼠,及时采集死亡小鼠脑组织,未死亡的小鼠72 h后全部剖杀取脑组织,一部分做涂片染色,制作病理切片,观察病理变化;一部分进行培养,用于PCR方法进行细菌的回收鉴定。结果显示,用两种方法测定此株粪肠球菌的生长曲线基本一致,在2~8 h生长迅速,为对数生长期,8~14 h生长缓慢,为稳定期,14 h之后死亡数增加,进入衰亡期;对12 h粪肠球菌D600 nm与CFU的关系进行探讨,成功建立回归方程:y=20.769x-1.3422,R2=0.997;其感染小鼠的LD50为7.77×1011个活菌。以此剂量感染小鼠,脑组织涂片染色和培养染色,均能看到革兰氏阳性球菌;PCR结果显示,均出现了大小为112 bp的条带。对脑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发现该菌可导致脑组织充血、出血、形成微血栓,脑膜充血。通过生长曲线和其D600 nm与CFU关系的建立,可实时监测粪肠球菌数量,为后期更深入研究粪肠球菌穿越血脑屏障的机制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随着图书馆参考咨询业务的职能深化,国内已出现少数区域性图书馆联合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全文简称CDRS)模式,且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广与应用,有效缓解了图书馆逐渐呈现出的难以以自身力量来全面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户信息需求这一突出矛盾。文章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图书馆CDRS的研究文献的计量分析,以期为CDRS的后续研究提供有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6.
不同基质及生根剂浓度对五种园林植物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5种园林植物为材料,进行不同基质与不同生根剂浓度对植物扦插生根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月季、大叶黄杨最适宜的基质是河沙,小叶女贞、八角金盘最适宜的基质是珍珠岩,鹅掌柴最适宜的基质是混合基质.月季、大叶黄杨最合适的生根剂浓度为3 000 mg/kg,小叶女贞最合适的生根剂浓度为5000mg/kg,八角金盘、鹅掌柴最合适的生根剂浓度为1000mg/kg.  相似文献   
7.
从高架桥区的生态环境、适生种类的选择以及高架桥绿化的养护管理、景观配置模式四个方面对国内的高架桥绿化及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并对高架桥绿化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在云南中亚热带试验点,对8个禾本科饲草栽培种进行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墨西哥类玉米、8493墨西哥类玉米、大力士甜高粱、先锋高丹草和M-8IE甜高粱5个栽培种干物质产量高,适应性强,适宜在相似气候条件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广东果树上17种拟茎点霉的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32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适于拟茎点霉属真菌种间亲缘关系分析的15个随机引物,并优化了RAPD分析的扩增体系,在此基础上,对广东果树上17种拟茎点霉进行了RAPD分析。各菌株间的Nei相似系数UPGMA法聚类结果表明:来源于不同地区的2个Phomopsis mangiferae Ahmad菌株和2个P.macadami Z.D.Jiang et P.K.Chi菌株都分别以0.636和0.589的相似系数两两首先聚在一起,而不同的种则只在小于0.54的相似系数范围内聚类,体现了种间及种内的亲缘关系差异程度;聚类群与寄主植物不具相关性,同种植物上的不同拟茎点霉,即使是分自相同寄生部位也不能聚在一类;支持形态学上将生于柑桔枝和黄皮茎、沙梨叶和果、杨梅叶和枝以及同是生于龙眼叶的共8个拟茎点霉分别鉴定为不同的种,而不支持将P. cytosporella Penz.et Sacc.与P. mangiferae合并为一个种的观点;RAPD技术可作为拟茎点霉属真菌种间的亲缘关系分析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枣树不同生育期喷施南国春生物先锋液肥的试验结果表明,喷施液肥能促进枣树二次枝的萌发,促使树体枝叶繁茂,加速枣树营养生长,使果实着色期提前5~9 d,并不同程度的提高枣树产量.以开花前期、果实膨大期各喷施南国春生物先锋液肥1 000倍液1次增产效果最为明显,增产率达19.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