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3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159篇
林业   458篇
农学   295篇
基础科学   284篇
  298篇
综合类   2036篇
农作物   209篇
水产渔业   188篇
畜牧兽医   942篇
园艺   505篇
植物保护   117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46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82篇
  2018年   183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378篇
  2013年   251篇
  2012年   297篇
  2011年   289篇
  2010年   286篇
  2009年   264篇
  2008年   260篇
  2007年   269篇
  2006年   231篇
  2005年   180篇
  2004年   189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作者综述了甜樱桃光合作用的基本特性,以及甜樱桃品种间的差异、叶片内部叶绿素含量、不同节位、不同冠层、环境条件(光照、温度、水分和空气)等内、外因素对甜樱桃光合作用的影响,并对今后甜樱桃光合作用研究进行了展望,旨为甜樱桃科研与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黄姜不耐强光,而玉米套种则可以为黄姜提供一定的遮荫条件。为实现黄姜优质高效生产,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探索出了黄姜—鲜食玉米优质高产高效种植模式。从田块的选择、催芽、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几个方面重点介绍了黄姜的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3.
28种杜鹃亲缘关系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杜鹃不同种之间的亲缘关系,从而为杜鹃属植物准确分类提供参考及杂交选育新品种奠定基础。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28个杜鹃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5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2条多样性较为丰富的引物对供试材料进行DNA扩增,共获得132条清晰条带,其中有127个位点具有多样性,多样性比例为96.21%,平均每条引物可以扩增11个片段和10.58个多态性片段。利用NTSYS 2.1软件进行遗传相似系数计算,其值介于0.285 7~0.925 8之间。基于其遗传距离数据进行UPGMA聚类分析,将28个品种分为3个类群,分类与品种形态学如花型、花期等性状相关联且可以反映出品种间的演变。ISSR扩增图谱差异显著,可用于杜鹃属植物的鉴定与区分。  相似文献   
4.
利用大型称重式蒸散仪监测资料通过分析研究得出充分供水条件下冬小麦全生育期最大耗水量665mm;采用动力场订正模型,对气象站观测到的降水资料进行了订正,实际降雨量较观测值提高18%;根据FAO P-M公式计算冬小麦不同生育期(播种~分蘖、分蘖~越冬、越冬~返青、返青~拔节、拔节~抽穗、抽穗~乳熟、乳熟~收获、全生育期)平均作物系数KC分别为1.20,1.25,1.34,0.69,1.07,1.60,1.65,1.14。  相似文献   
5.
以云南、四川主栽的4个葡萄品种为试材,在常规用药方式基础上辅以微生态制剂,测定其对葡萄酸腐病和黑曲霉病防控效果及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有效防控葡萄酸腐病和黑曲霉病的发生,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提供科学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微生态制剂能提高葡萄果粒大小和百粒质量,同时增加糖酸比。在传统用药基础上使用绿康威,对葡萄酸腐病和黑曲霉病的防效最佳,分别达52.3%和42.4%;在传统用药基础上使用绿地康3号,其防效为31.3%和21.9%,均表现出良好的防效;前期使用化学药剂,后期单独使用微生态制剂对酸腐病的防效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6.
在严格落实规范的大环境下,从制度建设、体制优化、行为规范3方面论述,进一步加强畜牧兽医行政执法的有效策略,旨在为顺利执法工作起到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一株植物乳杆菌(SLP)的生物学特性及益生特性,探讨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潜力。通过对其耐高温、耐酸耐胆盐功能、体外抑菌活性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进行研究,并对SLP与其他益生菌之间的拮抗作用及体外黏附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SLP能够耐受p H 2.0及0.3%胆盐条件,体外黏附率达到4.6%,与部分抗生素相容,与试验中的其他益生菌均无相互抑制,SLP培养上清及培养物对禽源大肠杆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SLP具有优良的益生特性,在畜禽生产中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中国特有的野生牡丹一直被国内外视为珍贵的种质资源。野生矮牡丹被认为是现代栽培牡丹品种重要的祖先种之一,开展矮牡丹在内的芍药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cp DNA)特征分析对阐明牡丹系统进化、培育和改良栽培品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方法】在矮牡丹叶绿体高通量测序的基础上,从NCBI数据库下载凤丹牡丹、大花黄牡丹、滇牡丹、川赤芍和草芍药的cp DNA数据,利用Geneious 8. 0、EMBOSS 6. 4. 0等软件,对芍药属6个种的cp DNA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矮牡丹cp DNA序列共152 628 bp,共有112个基因,使用25 988个密码子,编码蛋白78个;有19个基因(包括4个rRNA、7个tRNA、8个蛋白编码基因)在IR(反向重复)区重复。共搜索到143个SSR位点,单核苷酸重复基序位点最多,为116个(占81. 12%),没有六核苷酸重复基序。尽管芍药属叶绿体基因组比较保守,但不同种间IR和LSC(大单拷贝区)的边界位置仍有一定变化,凤丹牡丹LSC/IR的rpl2基因有718 bp延伸至LSC区域,而其他种的rpl2基因均完整地位于IR区。【结论】从基因组大小和基因内容来看,芍药属cp DNA高度保守;草芍药与滇牡丹cp DNA最大,为152 698 bp;凤丹牡丹cp DNA最小,为152 153bp。矮牡丹cp DNA蛋白编码基因密码子偏好使用A/T碱基,SSRs位点的碱基组成也偏好使用A/T碱基,143个SSRs位点中,A/T组成的位点有134个;矮牡丹cp DNA SSRs分布具有不均匀性,14个SSR位点位于IR区段,103个位于LSC区段,26个位于SSC区段。IR边界分析显示,芍药属LSC/IRb的边界变化是IR区扩张与收缩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为芍药属植物的系统进化与栽培起源等研究提供支持,对芍药属植物分子标记开发及优良品种选育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济宁市辣椒虎皮病的发生情况,并提供防治策略,在2016—2018年对其致病因素进行调查并开展了防治试验。调查结果显示:辣椒虎皮病危害症状有4个类型,分别是橙黄花斑型、黑色霉斑型、一侧变白型、微红斑型;室内进行分离镜检,分别从橙黄花斑型、黑霉斑型上分离出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piperatum),微红斑型上分离出镰刀菌(Fusarium sp.),一侧变白型多数未分离到菌,少数分离到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青霉菌(Penicillium sp.)、镰刀菌(Fusarium sp.)等真菌;影响虎皮病发生的因素有:品种、气象条件、种植方式等。根据田间试验,发现防治效果为25%咪鲜胺乳油1 000倍液(81.47%)25%嘧菌酯悬乳剂1 000倍液(81.40%)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8.19%)46%氢氧化铜水分散颗粒剂500倍液(76.71%)。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