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巴氏杆菌对链霉素和磺胺耐药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巴氏杆菌的链霉素耐药基因StrA和磺胺耐药基因SulⅡ序列设计2对引物,以临床分离的4株禽源巴氏杆菌耐药株为模板,扩增出StrA、SulⅡ基因序列。经克隆和核苷酸序列测定,克隆的基因与文献报道的耐药基因序列(NC-001774)有较高的同源性(≥98.9%);试验结果显示,耐药株巴氏杆菌对链霉素和磺胺耐药性的差异与StrA、SulⅡ基因突变有关(耐药性高的菌株基因突变率高)。试验中所有耐药菌均在StrA基因编码的第204位氨基酸处存在突变;所有耐药菌均在SulⅡ基因编码的第159,246,384,584,590,591,597,582位氨基酸处存在突变,上述突变基因可能是导致巴氏杆菌对链霉素和磺胺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结合蒿枝坝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侧堰溢洪道水工模型试验研究,对侧堰溢洪道的泄流能力、堰面压力、水流流态、水面线等水力学特性进行了观测分析,比较了加大侧槽底坡与堰后加斜坡试验方案和加大侧槽底坡与侧槽左、右边加斜坡试验方案,推荐出堰后加斜坡试验方案,使流道内水深分布趋于均匀,过流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吉林市江南公园送检东北虎病例的病原分离鉴定,分离出多杀性巴氏杆菌,为进一步加强对该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并为准确诊断和治疗该病提供依据,实验对该株巴氏杆菌毒力基因toxA进行了研究。根据巴氏杆菌毒力基因toxA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以临床分离的虎源巴氏杆菌为模板,通过PCR技术,扩增出toxA基因片段。将长约526bp的toxA目的基因克隆到pGEM-T载体上,通过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表明toxA基因序列与发表序列(X51512)的同源性为100%。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东北虎巴氏杆菌病的病原可能来自其食物(牛、羊肉等)。因此,在饲养过程中应加强检疫,切断巴氏杆菌病食源性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4.
动物园内饲养的虎皮鹦鹉头部出现多层增厚组织,以至发展到覆盖眼部及身体其他部位。终因羽毛脱落,代谢紊乱死亡。根据其临床症状,剖检结果及生物学、组织学鉴定表明其原因是体表细胞增生所致。  相似文献   
5.
东北虎巴氏杆菌病的病原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确定从死亡东北虎脏器组织中分离获得的1株细菌的特性,通过菌体形态、菌落形态、革兰氏和美蓝染色特性、生化特性、血清型、动物致病性试验等系统鉴定,确定其为高致病性的多杀性巴氏杆菌。20种常用抗菌药物的纸片法药敏试验结果证明,该菌株仅对新霉素、头孢唑啉和卡那霉素3种药物敏感,对大多数抗菌药物高度耐药。经电镜负染观察及传代细胞系和鸡胚进行病毒分离,结果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6.
应用常规的病理剖检技术解剖死亡东北虎,观察其病理变化;将病料无菌操作接种血清肉汤培养基培养获得1株细菌,经形态学观察和动物回归试验证实为高致病性巴氏杆菌;进而对死亡虎的各脏器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和分析,为东北虎的巴氏杆菌病提供了相关诊断资料。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吉林市江南公园送检东北虎病例的病原分离鉴定,分离出多杀性巴氏杆菌,为进一步加强对该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并为准确诊断和治疗该病提供依据,实验对该株巴氏杆菌毒力基因toxA进行了研究。根据巴氏杆菌毒力基因toxA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以临床分离的虎源巴氏杆菌为模板,通过PCR技术,扩增出toxA基因片段。将长约526bp的toxA目的基因克隆到pGEM-T载体上,通过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表明toxA基因序列与发表序列(X51512)的同源性为100%。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东北虎巴氏杆菌病的病原可能来自其食物(牛、羊肉等)。因此,在饲养过程中应加强检疫,切断巴氏杆菌病食源性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8.
巴氏杆菌病主要是由特定血清型的多杀性巴杆菌(Pasteurellosis multocida)引起畜禽共患的一种烈性传染病.急性型常以败血和各组织器官发生出血性炎症为特征,因此通常称该病为出血性败血病,简称"出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