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2篇
畜牧兽医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筛选对猪致病力强、免疫原性良好的猪链球菌病兰氏C群LN01株和猪链球菌Ⅱ型LN05株,通过优化培养条件,LN01株和LN05株培养菌数最高分别为1.2×109和2.8×109CFU/mL;LN01株未见溶血素产生,LN05株溶血素效价为1∶64;脱毒剂A(甲醛)对其毒素的脱毒作用不明显,37℃脱毒30d,对仔猪的安全剂量为5mL;脱毒剂B的脱毒时间缩短为3d,安全剂量增加到10mL;试验还证实,37℃和60℃脱毒温度对本菌液脱毒效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是引起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病原体,本文对PRRSV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PRRSV的基因组结构、病毒蛋白及其功能、抗原变异等,旨在为诊断技术、免疫机理研究、疫苗设计与疫病防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猪瘟DNA疫苗的临床免疫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前期研究工作筛选出2种DNA疫苗质粒的基础上,采用3种免疫策略(DNA疫苗单独免疫法、DNA疫苗初免蛋白免疫加强的prime-boost方法以及沙门氏菌(Salmonella)载体介导法),于某规模化猪场对猪瘟病毒(CSFV)的DNA免疫效果进行了临床应用研究。随机选择未经猪瘟疫苗免疫的断奶仔猪60头,分6组进行免疫接种,检测免疫猪抗体产生情况并对各组免疫猪进行攻毒试验。免疫猪血清抗体ELISA检测结果表明,pcDSW组、pIRE2IL2组、pcDSW E2protein组和pIRE2IL2 E2protein组均产生了较高的抗体水平,而沙门氏菌介导的2种DNA疫苗质粒诱导的抗体水平不显著。攻毒试验结果表明,pcDSW和pIRE2IL2单独免疫组或prime-boost组能够抵抗致死剂量的CSFV石门强毒攻击,保护率87.50% ̄90.00%。其中pcDSW效果好于pIRE2IL2。而沙门氏菌介导的DNA疫苗组不能产生有效保护。不同接种途径的免疫效果比较结果表明,颈部肌肉注射免疫后产生的抗体水平较后肢胫前肌注射免疫产生的抗体水平高。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段设计引物,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LX、JX株基因组进行RT-PCR扩增,对各片段cDNA进行克隆和序列测定,拼接后获得全基因组序列。结果,PRRSV LX株全基因组序列长度为15 412 bp(不包括PolyA尾),PRRSV JX株全基因组序列长度为15 320 bp(不包括PolyA尾)。序列分析表明,JX株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与LX株、JXA1、VR2332、CH-1a、BJ-4、LV同源性分别为91.1%、98.6%、91.0%、94.6%、90.9%、61.7%;LX株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与JX株、JXA1、VR2332、CH-1a、BJ-4、LV同源性分别为91.1%、89.7%、99.7%、91.5%、99.7%、62.2%。对不同分离株的5′-UTR、Nsp2进行了序列比较,并根据5′-UTR、Nsp2、ORF5的基因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对国内外分离株进行了系统进化分析。根据5′-UTR核苷酸序列,可将PRRSV美洲型毒株分为4个亚群,LX株和JX株分别属于经典美洲型和"高热病"变异型。根据Nsp2氨基酸序列分析了不同分离株的分子进化关系,表明依据Nsp2序列美洲型分离株可初步划分为5个亚群,JX株独立于其他毒株,独自处于一个分支。依据ORF5序列也可将美洲型分离株划分为5个亚群。本研究为探讨PRRSV的分子进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研究旨在评价重组禽流感三价灭活疫苗在临床中的效果。将40 000只三黄肉鸡分为A组、B组、C组,A组20 000只,B组19 900只,C组100只。A组与B组分别免疫疫苗A与疫苗B,C组为不免疫对照组。2周龄首免,颈部皮下注射,0.3 mL/羽份。6周龄进行二免,颈部皮下注射,0.5 mL/羽份。20 000只蛋鸡分为D组、E组、F组,D组10 000只,E组9 900只,F组100只。D组与E组分别免疫疫苗A与疫苗B,F组为不免疫对照组。2周龄首免颈部皮下注射,0.3 mL/羽份。6周龄进行二免,颈部皮下注射,0.5 mL/羽份。13周龄进行三免,颈部皮下注射,0.5 mL/羽份。免疫后进行安全性评价,并于不同时间监测抗体水平。结果显示,免疫后14 d,各组三黄肉鸡和蛋鸡均未出现副反应,且2~3次免疫后,疫苗基本吸收完全。免疫效力试验结果显示,三黄鸡首免2周后HI抗体即可达到5.0以上,3周后可达到完全保护水平;蛋鸡在产蛋高峰前可达到7.5 log2以上,2~3次免疫后抗体即可达到峰值9~10 log2。研究表明,不同厂家疫苗免疫后抗体均可产生100%保护,但抗体水平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6.
猪源乳酸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酸杆菌制剂可以替代抗生素,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性腹泻。为获取可作为微生态制剂的候选菌株,从健康仔猪肠道分离到5株乳酸杆菌,经抑菌试验、生长曲线测定、耐酸、耐胆盐、耐胰酶试验等,筛选到1株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低pH值、高胆盐、胰酶均有一定耐受能力的乳酸杆菌,命名为LY7。经PCR鉴定,该菌株为约氏乳杆菌。  相似文献   
7.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以O1、O2、O8、O78等为主。研究表明,这类大肠杆菌均具有菌毛。菌毛叉称纤毛、柔毛,是大肠杆菌的一种蛋白质突起,禽大肠杆菌菌毛主要有I型菌毛和P型菌毛两种,目前认为菌毛是大肠杆菌的重要致病因子,与大肠杆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菌体借助菌毛与气管黏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从而致病。菌毛在体外的表达具有温度及营养的依赖性。近年来,对大肠杆菌菌毛的研究越来越多,特别是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禽大肠杆菌菌毛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本文试就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菌毛的体外表达与提取、粘附特性与致病性、免疫学特性及其分子生物学的有关研究作一综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氢氧化铝胶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疫苗的佐剂,具有抗原吸附力强的特点,注入机体后可持续释放出抗原物质,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从而提高免疫效果,其主要用于细菌类灭活疫苗,在病毒类疫苗中也有应用,如狂犬病灭活疫苗等[1]。为了解不同浓度铝胶佐剂对狂犬病灭活疫苗(Flury株)效力的影响,进行了如下试验。  相似文献   
9.
舒秀伟 《中国兽药杂志》2013,47(2):18-20,23
从辽宁省某鹅场病死鹅中分离到1株禽Ⅰ型副粘病毒.应用鸡胚传代、电镜形态学观察、红细胞凝集、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血清中和试验、动物回归试验、免疫保护试验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最小致死量平均死亡时间(MDT)、脑接种致病指数(ICPI)、静脉内接种致病指数(IVPI)三项毒力指标的测定.参照新城疫病毒毒力判定的标准及其方法,分别测定该分离株的鸡(鹅)胚MDT、1日龄鸡(鹅)ICPI和6周龄鸡(鹅)IVPI为51.6/68.6 h、1.75/1.70和1.68/1.72.结果表明,该分离株为鹅副粘病毒强毒株,命名为YF株.应用YF毒株制备的油乳剂灭活苗免疫实验鸡和雏鹅,结果表明有良好的保护率.  相似文献   
10.
在猪养殖过程中,腹泻病是一种多发的、常见的多因素疾病,多呈季节性流行和区域性流行。冬春季节是猪腹泻性疾病的高发期,冬季寒冷,若保温措施不善,易使寒流侵袭猪群:春季气温回升,冷热交替频繁,也容易使猪群发生腹泻病,为细菌和病毒提供了繁殖的时机。从新生仔猪至育肥期,多种病原导致的腹泻常常贯穿猪养殖的整个生长期,尤其是在仔猪的哺乳期和保育期,由病原微生物导致的传染性腹泻,常能导致严重的消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