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75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237篇
林业   1088篇
农学   465篇
基础科学   642篇
  429篇
综合类   3255篇
农作物   370篇
水产渔业   285篇
畜牧兽医   2058篇
园艺   541篇
植物保护   289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221篇
  2022年   222篇
  2021年   180篇
  2020年   193篇
  2019年   293篇
  2018年   304篇
  2017年   159篇
  2016年   232篇
  2015年   224篇
  2014年   353篇
  2013年   362篇
  2012年   464篇
  2011年   408篇
  2010年   427篇
  2009年   379篇
  2008年   441篇
  2007年   395篇
  2006年   311篇
  2005年   325篇
  2004年   292篇
  2003年   278篇
  2002年   256篇
  2001年   381篇
  2000年   295篇
  1999年   227篇
  1998年   153篇
  1997年   155篇
  1996年   133篇
  1995年   124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118篇
  1992年   111篇
  1991年   116篇
  1990年   115篇
  1989年   100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76篇
  1986年   52篇
  1985年   49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44篇
  1982年   47篇
  1981年   42篇
  1980年   28篇
  1979年   21篇
  1978年   10篇
  1975年   15篇
  1965年   6篇
  195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对阿勒泰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和开展气候资源规划工作,不断提高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能力,有助于本地区因地制宜利用好生态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瑞丽山龙眼幼苗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测定高黎贡山南段2种环境(野外、大棚)下生长的我国特有种植物瑞丽山龙眼幼苗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1)2种环境下生长的幼苗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出现"双峰"曲线,有"午休"现象,但峰值出现的时刻与大小不同,野外幼苗在10:00、16:00出现高峰值,分别为4.608、2.118μmol/(m~2·s),大棚幼苗在11:00、15:00出现2个高峰值,分别为4.102、3.982μmol/(m~2·s);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变化趋势与净光合速率变化趋势一致,也有"午休"现象;水分利用率(WUE)无明显变化规律;胞间CO_2浓度(Ci)与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相反。(2)净光合速率与环境因子偏相关性分析表明,环境因子:光合有效辐射(PAR)、大气CO_2浓度(Ca)、空气温度(Ta)、相对湿度(RH)对幼苗PN值影响均为:PARCaTaRH;(3)两地幼苗光饱和点(LSP)均较高,野外为2 674.995μmol/(m~2·s)、大棚幼苗为2 228.754μmol/(m~2·s),光补偿点(LCP)分别为38.250、8.322μmol/(m~2·s)。  相似文献   
3.
4.
5.
6.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污泥混合比例对菠菜和瓢儿菜农艺性状及种植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并对蔬菜和土壤重金属积累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供试土壤容重随污泥比例的提高而降低,污泥配比为12%时,菠菜和瓢儿菜的种植土壤容重达最低水平,分别比对照降低了16.45%和17.33%;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和全钾含量,菠菜土壤分别提高19.95%、92.95%、37.77%、26.87%,瓢儿菜土壤分别拉高18.22%、88.37%、38.28%、25.19%;株高和鲜重,菠菜最高分别增加了48.31%和143.94%,瓢儿菜最高分别增加14.07%和96.13%。污泥配比超过6%,植株和土壤重金属Cu、Pb、Cd、Cr的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有超标风险。综合分析,污泥配比不超过4%,能有效提高菠菜及瓢儿菜的鲜重和株高,同时确保植株及土壤重金属含量符合国家污染物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1-甲基环丙烯(1-MCP)对猕猴桃后熟质地品质作用效果的差异,寻找适宜的1-MCP临界使用浓度,研究通过应用质地多面分析(TPA)测试法,以"贵长"猕猴桃为试材,比较不同处理果肉质地品质差异和好果率,分析各质地参数之间相关性,并且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0.75μL/L和0.50μL/L 1-MCP处理均能够更好地保持猕猴桃货架期的好果率;果实的咀嚼性、弹性、硬度、回复性和凝聚性相互之间都有较好的相关性,但黏着性与其他指标相关性较差,所以用咀嚼性、弹性、硬度、回复性和凝聚性作为评价猕猴桃果实质购性能的主要参数。与对照比较,6种浓度1-MCP处理中,0.75μL/L 1-MCP的处理对维持猕猴桃后熟质地品质效果最好,其次是0.50μL/L1-MCP处理,两组处理均能够延缓果实硬度并且使果实正常后熟。而高浓度(1.50μL/L和1.25μL/L)的1-MCP对猕猴桃果实后熟质地的保持效果较差,出现"僵尸果"现象。另外综合主成分分析显示,货架末期(9 d)时,不同处理猕猴桃质地品质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0.75μL/L0.50μL/L1.00μL/L0.25μL/L1.25μL/L1.50μL/L0μL/L。因此,从经济和后熟质地品质考虑,采后用0.50~0.75μL/L1-MCP来处理猕猴桃对保持果实质地品质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9.
和泽伟 《花卉》2020,(2):89-90
植物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景观元素,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应用十分广泛。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应用植物能有效突出该设计的观赏性,与周围的构筑物形成组景,使整个设计富有生态气息。本文将主要分析植物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植物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如何应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超临界流体技术及其设备与蜂产品加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超临界流体萃取 (SupercriticalFluidExtrac tion简称SFE)是近代化工分离中的一种新型分离技术 ,它是利用超临界流体的特殊性能进行化学物质分离的一种高新技术。超临界CO2 萃取是采用CO2 溶剂 ,在超临界状态下的CO2 流体的密度和解电常数较大 ,对物质溶解度也很大 ,并随压力和温度的变化而急剧变化 ,因此 ,不仅对某些物质的溶解度有选择性 ,而且溶剂和萃取物非常容易分离。一、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基本原理在超临界条件下 ,让超临界流体与待处理的物质接触 ,使之选择性地溶解其中所需组分 ,然后再通过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