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畜牧兽医   1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适用于临床样品和动物源性生物制品中猪伪狂犬病毒和猪细小病毒同时检测的双重PCR技术。方法针对猪伪狂犬病毒(PRV)的gE基因和猪细小病毒(PPV)的VP2基因的保守区域分别设计引物。结果经条件优化后,所建立的双重PCR方法能特异性地检测出样品中的PRV(581bp)和PPV(202bp)。结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稳定性,适用于临床样品中对PRV和PPV的同时检测,也可用于猪源性生物制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猪圆环病毒2型IgM抗体间接ELISA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圆环病毒2型(PCV2)是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的重要原发性病原,其感染的早期检测有助于及时采取防控措施。以重组衣壳蛋白(Cap蛋白)作为包被抗原,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PCV2 IgM抗体间接ELISA,其最适抗原包被浓度为1.25 μg/mL,最适血清稀释度为1∶100,临界值为0.35。该检测方法与其他5种常见猪疫病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特异性良好。批内、批间重复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在2%~6%,重复性好。对100份临床样本的检测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与国外同类试剂盒相比,敏感性为90.3%,特异性为92.8%,总符合率为92%。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PCV2 IgM间接ELISA特异性好和敏感性高,适用于PCV2感染早期的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3.
轮状病毒是引起幼龄动物和儿童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轮状病毒的分离鉴定为该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分子生物学特性研究奠定了基础。本研究采集北京某猪场腹泻发病仔猪肠内容物,将其接种MA104细胞,分离得到一株能产生明显细胞病变的病毒。对分离毒株进行胶体金、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免疫荧光等方法鉴定,并对分离毒株的VP4、VP6和VP7基因进行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毒株为猪A群轮状病毒。按照A群轮状病毒的最新分类方法,确定该分离株VP4、VP6和VP7基因的基因型分别为P[13]型、I5型和G11型。因此,将该分离株命名为Rotavirus A pig/China/BJ/2015/G11P[13]。  相似文献   
4.
<正>1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近期分离株致病性与活疫苗免疫保护效果1.1近期分离毒株的致病性2009年分离毒株的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将2009年分离的具有代表意义的HP-PRRSVSC株和JL株与2006年分离的HP-PRRSV代表株JXA1株分别接种同窝40天龄的仔猪各5头进行攻毒。结果3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单克隆抗体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方法以纯化的PRRSV全病毒抗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并测定其免疫球蛋白亚类、效价和特异性。结果成功获得2株能稳定分泌抗PRRSVM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命名为3C3、3D2,经鉴定亚类均为IgG2a、kappa链。2株单克隆抗体腹水ELISA效价达105~107,IPMA效价达1:2560~1:10240,与猪瘟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猪细小病毒、猪圆环病毒等无交叉反应。结论获得特异性针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单克隆抗体,为研究该病的快速诊断技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分别以非洲猪瘟病毒(ASFV)P72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3E1株和7A7株作为检测抗体和捕获抗体,建立了ASFV抗原试纸条检测方法。该方法与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伪狂犬病毒(PRV)、猪细小病毒(PP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均无交叉反应;对ASFV P72重组蛋白的最低检测量为2.50μg/L;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试纸条可在2~8℃条件下保存15个月。对100份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与荧光定量PCR的符合率为85%。本研究建立的ASFV抗原检测试纸条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临床样品中ASFV抗原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非洲猪瘟病毒微滴数字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一种具有高灵敏度的检测非洲猪瘟病毒的微滴数字PCR方法,为非洲猪瘟的快速诊断和流行病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在《OIE陆生动物诊断与疫苗手册》中提供的qPCR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非洲猪瘟病毒微滴数字PCR方法,对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最低检测限可达0.8copies/μL,敏感性高于qPCR方法,不与猪常见的6种病毒发生交叉反应,而且重复性较好。采用建立的微滴数字PCR和OIE的qPCR方法分别对78份临床病料进行非洲猪瘟病毒的检测,结果显示2种方法的符合率为100%。本研究建立的微滴数字PCR方法具有理想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适用于临床上非洲猪瘟病毒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2009年我国部分猪群输血传播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调查输血传播病毒(TTV)在我国猪群中的感染状况,本研究对2009年采自29个省市的1990份猪血清样品进行了TTV1、TTV2的双重PCR方法检测,并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猪群中TTV总的感染率为63.37%(1261/1990),其中TTV1感染率为55.88%(1112/1990),TTV2为32.91% (655/1990),TTV1和TTV2双重感染率为25.43%(506/1990).进而对样品的地区性分布特征、样品来源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表明我国猪群中TTV感染率以东北地区最高,西北地区最低.样品来源不是影响感染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我国部分地区原种猪场3种猪腹泻病毒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轮状病毒(PoR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在我国原种猪场的流行情况,采用ELISA检测方法对2016年1-6月采集的896份发病种猪血清样品进行了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PEDV、PoRV、TGE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2.3%,89.0%,23.0%,且存在混合感染情况,其中PEDV+PoRV、PEDV+TGEV、PoRV+TGEV混合感染率分别为42.3%,8.5%,5.6%,PEDV+PoRV+TGEV混合感染率为8.9%;同时对检测样品进行了不同种猪类别的比较和不同日龄段的比较,发现不同类别种猪抗体阳性率和不同日龄种猪抗体阳性率的分布特征显著。结果说明我国原种猪场3种腹泻病毒中PoRV感染率最高,其次是PEDV和TGEV,且在不同种猪类别和不同日龄段的种猪中呈现规律性分布。本试验对国内原种猪场猪血清进行PEDV、PoRV和TGEV抗体阳性率检测,为我国种猪病毒性腹泻的防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猪流感病毒核蛋白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在诊断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根据GenBank中A/Swine/Hong Kong/126/82(H3N2)株猪流感病毒(SIV)NP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经RT-PCR扩增了我国SIV分离株A/Swine/Heilongjiang/3/2000(H3N2)的核蛋白(NP)基因.将扩增所得NP基因克隆于pMD18-T载体,酶切鉴定后对其序列分析表明NP基因与香港分离株同源性高达93.8%,然后定向亚克隆NP基因于原核表达载体pET30(a)的多克隆位点中,经酶切鉴定后,将含有NP基因的重组质粒命名为pET-NP.用pET-NP转化受体菌BL21,用诱导剂IPTG以不同浓度进行诱导,并在不同诱导时间收集样品.经SDS-PAGE电泳分析证实NP基因获得了表达,并在终浓度为1mM的IPTG诱导下,6 h其表达量达到高峰,经Western blot分析证实表达的重组核蛋白具有反应活性,大小约为60kD.用表达产物作琼脂扩散试验,结果表明表达产物与SIV抗血清可形成清晰的反应沉淀线,而与其它9种猪病原阳性血清不发生反应.正常菌体蛋白与SIV阳性血清也不发生反应.通过对40份送检血清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其与HI试验的相符率高达95%以上.试验证明利用原核表达系统制备的重组核蛋白作为诊断用抗原,不仅制备过程简单而且所建立的琼扩诊断方法特异、快速、简便,其灵敏度也能满足现地的使用要求.目前正在进行现地的中试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