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对从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遍小麦的杂种后代中选出的10个优良小麦种质系,进行了细胞学和田间试验鉴定。结果表明,在这10个小麦种质系中,其中有2个品系为单体异附加系,1个品系为双单体异附加系,2个品系为双体异附加系。有5个品系染色体数目与普通小麦相同,但具有偃麦草的某些特点,细胞学上具有异常行为,它们可能为新的次生六倍体小麦。这些小麦种质系中,有的综合性状较好,具有较好的丰产性能,有希望在生产上直接加以利用;有的虽然综合表现欠佳,但具有突出特点,可作为种质材料在育种上利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微胚早期转移技术,将接种后2周的花药连同微胚一起转移到分化培养基,可提高分化成苗率10~12倍,且减轻了胚状体转移的麻烦。利用50kg/L的秋水仙碱溶液处理1~2mm的胚状体6~72小时,可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可育株率,其中处理24小时效果最好,在不降低分化成苗率的前提下,可育株率由对照的32.3%提高到71.4%。将微胚早期转移与染色体早期加倍相结合,在微胚转移前一天向原培养基中滴加1ml 50mg/L的秋水仙碱溶液,在保持同样出胚率和分化率的基础上,可育株率由39.4%提高到58.3%,自交结实株率由17.9%提高到37.4%。  相似文献   
3.
4.
黑龙江省大西江农场地处春季低温冷凉地带 ,影响作物根系生长发育 ,不利肥料的吸收利用。鉴于叶面施肥不受土壤环境影响 ,吸收快、利用率高等特点 ,于生育前期减施尿素、增加叶面喷氮量 ,经过1998~1999年试验 ,取得良好增产效果。试验用德国进口品种 ,设4个处理 ,分别为 :A.每公顷二铵163kg加尿素162kg做种肥 ,苗期土壤追尿素100kg/hm2 为对照 ;B.种肥同对照 ,土壤追尿素50kg/hm2,叶喷尿素10kg/hm2;C.种肥同对照 ,土壤追尿素50kg/hm2,叶喷尿素20kg/hm2;D.种肥同对照 …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3个高抗粗缩病的玉米自交系(P138、齐319、 H21)和3个感病玉米自交系(478、 107、 Mo17)以及杂交组合P138×478为材料, 寻找与玉米粗缩病(MRDV)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 并对其辅助选择效果进行了初步探讨. 结果表明: 引物S37所扩增的多态性片段S37+2000和S86所扩增的多态性片段S86-1300与MRDV抗性基因相连锁, S37+20  相似文献   
6.
为了充分利用酱油生产的副产物,进行了混合菌种固态发酵挤压酱油渣制备蛋白饲料的研究。采用单因素和Box-Behnken试验设计,以真蛋白含量和粗纤维含量作为考察指标,研究了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和装瓶量对发酵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为:接种量16.6%,发酵温度36℃,发酵时间6 d和装瓶量10 g,在上述发酵条件下,发酵产物中真蛋白含量达到32.11%,粗纤维含量降低到16.82%,与未发酵前相比,真蛋白含量提高了30.5%,粗纤维含量降低了44.8%,并且粗蛋白含量达到36.55%。本研究采用混合菌种发酵挤压酱油渣,可提高发酵产物中真蛋白含量,同时降低了粗纤维含量,为酱油渣开发利用制备饲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植物细胞遗传学和遗传育种学的研究中,经常利用植物根尖有丝分裂时期的细胞,观察染色体的形态特征,进行染色体数目的鉴定以及染色体显带和核型分析的研究。这需要供试材料有足够多的适于进行分析的分裂细胞。在细胞有丝分裂周期中。分裂期时间占全周期时间的百分数称为有丝分裂指数。它通常可以用观察到的分裂细胞占观察细胞总数的百分数进行间接估算。因此,有丝分裂指数可以用来  相似文献   
8.
玉米孤雌生殖诱导系及标记基因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观察比较了玉米孤雌生殖诱导系的单倍体诱导频率、开花习性和农艺性状表现,以及几个标记性状的主要特点。结果表明:WS14和Stock6两个诱导系均能诱导产生玉米孤雌生殖单倍体,诱导频率分别为3.06%和1.61%,分别比对照系提高35倍和18倍。但两个诱导系均存在植株矮小、生育期较短、生产能力较低,尤其是难以散粉等缺点,作为诱导系直接应用于玉米育种尚有较大困难。在观察的几个标记性状中,以显性基因Rnj和Pu联合应用效果最好,可有效地识别玉米孤雌生殖单倍体,单独应用则存在一定限制。隐性基因gl1识别可靠性较好,但需转育到育种材料中才能利用,而隐性基因lg1则由于可给育成自交系带来明显缺点性状而难以利用。  相似文献   
9.
梅花鹿出血性肠炎是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以腹泻、便血及败血症为特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相似文献   
10.
玉米成熟子粒含有较多的多糖、蛋白质和脂类,传统的RNA提取方法难以提取到高质量的RNA。以授粉后28 d灌浆后期的玉米子粒为试材,以授粉后7 d的玉米子粒为对照,对目前国内外常用的Trizol法、Biozol法、RNAiso Plus法、三种硅胶柱商业试剂盒总RNA提取方法以及本研究建立的改良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以授粉后7 d的玉米子粒为材料时,各种方法都能获得较好提取效果;以灌浆后期接近成熟玉米子粒为试材时,采用本研究改良或新建立的提取法,可以大幅降低提取成本,快速提取高质量和高得率的R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