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畜牧兽医   6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试验通过测定并比较棉籽壳、棉叶、番茄皮的营养及利用价值,进而为更好的选取粗饲料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六大概略养分分析法和体外产气及发酵试验来评定饲料的营养价值及利用效果。结果表明:棉叶的蛋白质含量最高(14.02%),NDF、ADF含量最低,营养价值最高。棉叶的48 h体外产气量(55.39%)显著高于番茄皮(48.07%)、棉籽壳(42.04%),番茄皮的48 h体外干物质降解率(48.62%)显著高于棉叶(42.69%)、棉籽壳(14.62%)。综合评定可知,棉叶和番茄皮的营养及利用价值高于棉籽壳。  相似文献   
2.
甲烷菌是可生存于瘤胃中的一种古细菌,通过利用瘤胃代谢产生的物质如:CO_2、H_2合成甲烷。反刍动物产生的甲烷不仅会加剧温室效应的产生,还会导致饲料中能量的损失,因此对产甲烷菌进行调控的研究日益增多。产甲烷菌在瘤胃微生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与其他的瘤胃微生物存在促进或抑制的不同关系,因此需要对甲烷菌展开更为系统的研究。论文对瘤胃甲烷菌的种类、未培养技术的应用和甲烷菌与其他瘤胃微生物之间的关系进行概述,旨在为研究甲烷菌以减少反刍动物甲烷排放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4.
5.
本试验以豆渣、麦麸和玉米粉为原料,按鲜重基础8∶1∶1的比例进行混合发酵(混合后水分含量65%),获得豆渣混贮,并用该混贮替代青年期奶牛基础饲粮中的豆粕、麦麸和玉米,探究豆渣混贮对奶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饲养成本、血清生化指标、瘤胃发酵和甲烷(CH4)排放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选取体重[(311.0±29.8) kg]相近的青年期荷斯坦奶牛24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豆渣混贮组,每组12头。结果表明:豆渣混贮具有良好的发酵品质,主要表现为低pH和高乳酸含量。与对照组相比,豆渣混贮组干物质(DM)和有机物(OM)采食量没有显著变化(P>0.05),酸性洗涤纤维(ADF)采食量则显著升高(P<0.05),粗蛋白质(CP)采食量有升高的趋势(P=0.06);豆渣混贮组OM和中性洗涤纤维(NDF)表观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DM表观消化率呈降低趋势(P=0.07);豆渣混贮组的平均日增重(ADG)显著升高(P<0.05),而饲料费用显著降低(P<0.05);豆渣混贮显著提高了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氨(BA)和补体4(C...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具有抑菌作用的优良乳酸菌。本实验采用双层平板法对实验室贮存的W、L、B、SW及其组合W+L,B+SW和SW(对照),以黄曲霉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指示菌对抑菌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单菌液中,抑制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黄曲霉菌效果最好的菌株均为SW,抑菌直径分别为(47.89±0.10)、(40.24±0.11)、(42.54±0.12) mm;在组合菌液中,抑制大肠杆菌效果最好的菌株组合为W+L,抑菌直径为(40.06±0.13) m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黄曲霉菌抑菌效果最好的是B+SW,抑菌直径分别为(35.50±0.12) mm和(34.00±0.15) mm。试验结果说明W、L、B、SW对大肠杆菌、黄曲霉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SW的抑菌效果比W+L和B+SW的抑菌效果好。经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菌株W、L、B及SW分别为蒙氏肠球菌(Enterococcusmundtii)、鹑鸡肠球菌(Enterococcus gallinarum)、溶血性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hominis)和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