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1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就市场中使用膨化设备生产成犬粮与幼犬粮的结果差异性进行详细的阐述。从配方结构的不同分析了蛋白含量对于膨化参数SME的影响,发现非功能性蛋白含量的提升,会带来SME的提升,而同样的设备进行生产高蛋白含量的宠物幼犬粮,则必须面对产量降低的结果。通过对比试验,进行膨化机螺杆结构更改调整SME至合理区间,成功生产高蛋白含量的幼犬膨化宠物粮。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玉米//花生间作系统中玉米根系分泌物对连作花生土壤中酚酸类物质化感作用的影响机制,采用二氯甲烷提取了玉米抽雄期根系分泌物,添加到含有不同浓度的连作花生根系分泌物中主要的三种酚酸类物质(肉桂酸、邻苯二甲酸和对羟基苯甲酸)混合物的土壤中,研究了土壤微生态环境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酚酸类物质对土壤微生物量、微生物活性、酶活性及养分含量均存在化感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P<0.05)。整个培养时期,添加玉米根系分泌物均增加了酚酸类物质处理土壤呼吸强度、酶活性、微生物量及养分含量,以低浓度处理增幅较大,分别平均增加7.58%、6.73%、7.72%和4.90%;降低了酚酸类物质对土壤各指标的化感指数,其中低浓度酚酸类物质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微生物活性、酶活性和养分含量的化感指数分别降低21.57%、21.19%、 26.32%和20.95%。3次取样,酚酸类物质的化感作用呈先增强后降低的趋势,各处理在第10d达到最强;而玉米根系分泌物对酚酸类物质化感作用的影响以处理第5d最强,随后呈减弱趋势。玉米根系分泌物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酚酸类物质对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化感作用,为玉米//花生间作缓解花生连作障碍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三种酚酸类化感物质对花生根际土壤微生物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探明花生连作障碍的机理,通过外源添加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肉桂酸、邻苯二甲酸、对羟基苯甲酸及其混合物对花生开花下针期、结荚初期、结荚末期根际土壤微生物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处理均降低了各生育期花生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微生物量生物量以及呼吸强度,增加了真菌的数量。随浓度增加,化感作用增强,以3种酚酸类化感物质混合物的化感作用最强。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对真菌的化感作用增强,对其他指标的化感作用减弱。各处理均显著降低了花生产量(P < 0.01),处理浓度越高,花生减产幅度越大。最高浓度(初始含量为90mg·kg-1干土)的肉桂酸、邻苯二甲酸、对羟基苯甲酸以及混合物处理使花生每盆荚果产量分别降低了43.2%、32.9%、40.2%和47.3%。这三种酚酸类物质的累积与连作花生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相关,是花生连作障碍产生的可能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以1日龄的太行鸡和海兰灰蛋鸡为对象,测试第5、9、14、21、28、35、42、49、56、63、77、91天十二指肠和空肠内的淀粉酶、脂肪酶、胰蛋白酶及盲肠内的纤维素酶活性,探讨太行鸡与海兰灰蛋鸡营养物质利用率差异的原因以及消化道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太行鸡粗脂肪、粗蛋白、Ca、P等营养物质消化率分别比海兰灰蛋鸡低2.50%、8.99%、8.40%和10.90%。太行鸡和海兰灰蛋鸡消化道酶的发育规律基本一致,消化道内各酶随日龄增长逐渐增加,达到峰值后趋于稳定。但各酶活性达到峰值的时间不同。太行鸡和海兰灰蛋鸡十二指肠淀粉酶、脂肪酶、胰蛋白酶活性达到峰值的时间分别为第35、35、42天和第35、35、42天,空肠则分别为第21、35、35天和第28、35、35天;盲肠内纤维素酶活性达峰值时间为第49、56天。太行鸡十二指肠和空肠淀粉酶、脂肪酶活性均比海兰灰蛋鸡低,胰蛋白酶活性比海兰灰蛋鸡高,盲肠纤维素酶活性比海兰灰蛋鸡高。太行鸡、海兰灰蛋鸡空肠内淀粉酶、脂肪酯和胰蛋白酶活性比十二指肠内相应的酶高。  相似文献   
5.
在同等养分投入条件下,于山东省泰安市研究了6种缓控释肥对玉米养分吸收、氮肥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自制缓释氮肥A和众德掺混肥料-多功能长效肥具有较好的增产、增效作用,主要通过增加穗粒数、千粒重、籽仁中钾含量及秸秆中氮、磷、钾含量达到增产效果,分别比常规尿素处理增产15.16%和10.42%;在不同缓控释肥处理中,以自制控释氮肥A处理的玉米氮肥利用率最高,比常规尿素处理增加了58.25%。初步确定自制缓释肥A和众德掺混肥料-多功能长效肥为适合当地土壤条件及玉米栽培的缓控释肥品种。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玉米花生间作系统中玉米根系分泌物对连作花生土壤的酚酸类物质化感作用的影响机制,利用CH2Cl2提取了玉米抽雄期根系分泌物,通过室内模拟培养法,研究了玉米根系分泌物对含有不同浓度肉桂酸、邻苯二甲酸及对羟基苯甲酸3种酚酸类物质土壤的微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酚酸类物质均显著降低了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的含量,抑制了土壤微生物活性,土壤酶(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和养分含量(碱解氮、有效磷和有效钾)亦显著降低,且浓度越高化感抑制作用(RI<0)越强(P<0.05)。玉米根系分泌物可降低酚酸类物质对土壤微生物活性、微生物量、酶活性及养分含量的化感指数,以低浓度处理的降幅较大,且在处理第5 d和10 d显著增加了3种酚酸类物质处理的土壤呼吸强度、酶活性、微生物量及养分含量(P<0.05);不同酚酸类物质中,以邻苯二甲酸所受影响最大。整个培养时期,玉米根系分泌物对酚酸类物质化感作用的影响以处理第5 d最强,随后呈减弱趋势。3次取样,土壤微生物量、微生物活性、酶活性和养分含量的化感指数分别降低10.03%~64.13%、9.72%~57.51%、13.16%~78.85%和5.88%~59.71%。玉米根系分泌物可通过提高土壤微生物量、微生物活性及养分含量,来降低肉桂酸、邻苯二甲酸和对羟基苯甲酸对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化感作用。结果为玉米花生间作缓解花生连作障碍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自2010年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启动以来,广大农村电网建设水平得到了显著增强,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不断提升。同时由于农网改造升级工程项目多、投资额大,工程档案在农网建设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也体现的得日益明显。工程档案不仅可以真实记录和客观反映工程实施全过程,更是对工程稽查、审计、监督、管理和验收的重要凭据。2016年以来,国网大连供电公司加大了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力度,细化并规范了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档案管理。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市场上使用膨化设备生产水产饲料和宠物食品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区别和共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应用的不同导致了配方结构的不同,从而最终导致了所需设备结构配置的不同。最后,结合现场实验的结果,理论分析得到验证:相同膨化机生产宠物食品如果产能与生产水产饲料一样,则需加大电机保持SME的一致。  相似文献   
9.
共轭亚油酸对肉鸡生产性能及免疫指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取630只罗斯308肉鸡,随机分为7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日粮中分别添加0%、0.3%、0.6%、0.9%、1.2%、1.5%、1.8%CLA,研究共轭亚油酸对肉鸡生产性能及免疫指标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CLA添加量为1.2%~1.5%时能显著降低肉鸡耗料增重比,添加量为1.2%,6时各免疫器官指数显著提高,对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和尿素氮等影响不显著(P>0.05),IgG和IgM均有升高趋势,IgG各试验组分别提高了17.10%、14.14%、25%、33.22%,6、46.71%、47.04%;IgM分别提高了17.39%、39.13%、34.78%、52.17%、65.23%、78.26%,差异均显著或极显著.因此,建议日粮中CLA最适添加量为1.20%.  相似文献   
10.
研究日粮中添加叶黄素和VE对蛋鸡生产性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150日龄海兰灰蛋鸡576只,随机分为16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采用4×4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日粮叶黄素的添加量分别为0,60,120和240 mg/kg,VE添加量为0,50,100和200 U/kg。结果表明:叶黄素和VE及其互作对蛋鸡采食量、料蛋比、产蛋率和平均蛋重无显著影响(P>0.05)。120和240 mg/kg叶黄素组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较未添加组分别提高了20.92%(P<0.05)和20.67%(P<0.05),丙二醛(MDA)含量分别降低了20.61%(P<0.05)和24.66%(P<0.05);100和200 U/kg VE组显著提高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SOD活性(P<0.05),降低MDA含量(P<0.05)。互作极显著提高血清GSH-PX活性(P<0.01),表明日粮中另外添加叶黄素(120 mg/kg)和VE(100~200 U/kg)有利于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