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4篇
林业   27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3篇
  15篇
综合类   130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1篇
园艺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阐明牦牛KDM4A基因的表达特性及其在牦牛卵母细胞和颗粒细胞中的作用。采集牦牛心、肝、脾、卵巢、肺、肾、睾丸、小肠、子宫、胃、大脑组织,以GenBank上已发布的黄牛KDM4A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利用RT-PCR方法扩增克隆牦牛KDM4A基因及检测其在牦牛各组织中的表达谱,并使用在线软件ExPASY分析KDM4A基因的结构和功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牦牛不同时期卵母细胞和颗粒细胞中KDM4A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本研究克隆得到牦牛KDM4A基因3 289bp的cDNA序列。牦牛KDM4A核苷酸序列与其它哺乳动物的遗传距离较近,表明KDM4A基因在进化中较为保守。牦牛KDM4A基因CDs区为3 201bp,编码1 066个氨基酸残基,相对分子质量122.48ku。KDM4A蛋白为亲水不稳定的酸性蛋白,无跨膜区和信号肽,二级结构主要包含α-螺旋和无规卷曲,与三级结构分析结果一致。KDM4A基因在所选牦牛组织样本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卵巢、脾和睾丸中表达量最高。牦牛KDM4A mRNA在MII期颗粒细胞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在MI期和GV期颗粒细胞中的表达量(P0.05),GV期卵母细胞中,KDM4A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在MI期和MII期卵母细胞中的表达量(P0.05)。综上表明,本研究成功克隆了KDM4A基因及其在牦牛卵母细胞和颗粒细胞成熟过程中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表明KDM4A基因在卵母细胞及颗粒细胞成熟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波尔山羊胚胎数量、质量与受体移植妊娠率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就波尔山羊胚胎数量,质量与受体移植妊娠率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胚胎质量优劣是直接影响胚胎移植成功率的关键因素。移植胚胎数量因品种不同有差异。移植双胚,奶山羊受体胚胎成羔率53.4%,明显高于成都麻羊胚胎成羔率36.3%,成都麻羊单胚成羔率为66.7%。  相似文献   
3.
4.
以 1 7β-雌二醇 -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结合物为标记物 ,以葡萄糖氧化酶为全酶 ,建立了 1 7β-雌二醇脱辅基酶再激活免疫测定系统 (1 7β- E2 - ARIS) ,完成了两条标准曲线的制作 ,通过 logit代换法对两条标准曲线进行了直线回归。两条标准曲线的拟合度 (r)分别为0 .996 7* * 和 0 .9991 * * ,灵敏度分别为 1 1 .5 4pg· m L- 1 (2 . 31 pg·孔 - 1 )和 1 4.88pg·m L- 1 (2 . 98pg·孔 - 1 ) ,平均变异系数(CV% )分别为 4.6 4%和 9.34% ,测定范围为 31 .2 5~ 1 0 0 0 pg·m L- 1 。  相似文献   
5.
以17β-雌二醇-6-人血清白蛋白对新西兰公兔进行主动免疫,用RIA检测抗体滴度和17β-雌二醇及睾酮浓度,并检测睾丸重量和间质细胞面积。结果,试验组各兔均不同程度地产生了17β-雌二醇抗体,其血浆17β-雌二醇浓度极显著地低于对照组〔(20.3±21.6)ng/L,(167.7±49.6)ng/L,P<0.001〕,睾酮浓度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7.3±7.1)μg/L,(0.52±0.29)μg/L,P<0.01〕。每侧睾丸重量和间质细胞面积均极显著地大于对照组〔(3.94±0.93)g和(252.25±85.78)μm2,(2.98±0.72)g和(161.79±36.45)μm2,P<0.01和P<0.001〕。提示17β-雌二醇主动免疫可望成为提高雄性动物生育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旨在克隆犏牛和牦牛姐妹染色单体内聚建立蛋白2(establishment of sister chromatid cohesion N-acetyltransferase 2,ESCO2)基因,并分析其在不同发育阶段睾丸中的表达与定位,为进一步解析ESCO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健康雄性犏牛及牦牛为试验动物,根据年龄分为胎牛组(5~6月龄)、幼年组(1~2岁)和成年组(3~4岁),每组各3头。通过RT-PCR技术克隆犏牛和牦牛ESCO2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ESCO2基因在犏牛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谱,比较分析ESCO2在犏牛和牦牛不同时期睾丸中的表达规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技术检测ESCO2蛋白的细胞定位和表达差异。结果显示,犏牛ESCO2基因(GenBank登录号:MW198470) CDS区为1 833 bp,编码610个氨基酸,与牦牛相比,犏牛ESCO2序列第301~319位多19个氨基酸,另有3个氨基酸突变;犏牛ESCO2蛋白序列与黄牛的同源性高于其他哺乳动物;ESCO2可能与SMC3、SMC1A、PDS5A、PDS5B、STAG2等蛋白相互作用,互作蛋白功能与姐妹染色单体凝聚、减数分裂细胞周期、DNA修复、细胞分裂和染色体重构等生物学过程相关。ESCO2在犏牛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睾丸中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它组织(P<0.05);在犏牛睾丸中的表达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幼年和成年时期犏牛睾丸中ESCO2的表达显著低于同时期牦牛(P<0.05);IHC染色结果发现,雄性犏牛减数分裂阻滞于初级精母细胞,ESCO2蛋白在犏牛初级精母细胞中无表达并与牦牛存在差异。本研究结果表明,犏牛与牦牛的ESCO2基因、蛋白序列差异较大,且在睾丸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差异显著,这可能是引起雄性犏牛减数分裂阻滞及不育的原因之一,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应用MTT法检测兔腹腔巨细胞的增殖效应。结果表明:免疫增殖组兔吸光值(OD)为9.434±0.032,刺激指数(SI)为3.59±0.27,增长指数(GI)为2.65±0.43,对照组兔OD为0.225±0.033,SI为1.87±0.28,GI为1.14±0.10,两组差异明显。拟提示此法可以作为检测巨噬细胞免疫力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我们对8个矿区的弃土进行了研究,目的是决定今后如何使土壤尽快的发育.这8个矿区分别地处伊利诺斯州的东南西部,开采年限在5到64年之间.每个矿区采样坑用手工挖掘,每层土进行取样在实验室进行分析.经分析发现矿区废弃土最明显的变化是所有矿区的A层土得到了发育并由于有机质的存在颜色已变黑.  相似文献   
9.
为了初步探讨牦牛RGS2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试验采用RT-PCR方法及TA克隆法得到麦洼牦牛RGS2基因,并运用不同的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牦牛RGS2基因系列含1个540 bp的开放阅读框,共编码178个氨基酸,Gen Bank数据库中登录号为FJ786041。编码Phe的密码子UUU、编码Leu的密码子UUG、编码Ile的密码子AUU等20种密码子为该基因的偏好性密码子,确定的27种最优密码子均以G或C结尾。RGS2氨基酸序列与普通牛、绵羊、山羊相似性分别为99.5%、96.3%、96.1%。系统发育树上,牦牛与普通牛聚在一起,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10.
探讨奶牛X性控冻精的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技术的可行性及显微操作条件对奶牛X性控冻精ICSI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射运动性控冻精ICSI卵的卵裂率和囊胚发育率均高于不运动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分别用5%、8%和10%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精子操作液处理性控冻精,进行ICSI操作,ICSI卵的卵裂率差异不显著;但PVP在5%和10%时,正常卵裂率分别是78.4%和69.1%(P<0.05),囊胚率分别是29.7%和20.4%(P<0.05).精子显微注射时,将卵母细胞的极体调整在相当于时钟6点与12点的位置时,所获ICSI卵的卵裂率差异不显著,但正常卵裂率(76.4%,66.7%)和囊胚率(28.6%,19.0%)明显提高(P<0.05).结论认为,进行奶牛X性控冻精ICSI操作时,应选用运动精子,并用含5%PVP的精子操作液进行处理,而且注射在卵母细胞极体置于6点的位置,有利于ICSI卵体外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