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65篇
  免费   673篇
  国内免费   902篇
林业   855篇
农学   751篇
基础科学   452篇
  1640篇
综合类   4263篇
农作物   739篇
水产渔业   570篇
畜牧兽医   2106篇
园艺   639篇
植物保护   625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218篇
  2022年   458篇
  2021年   536篇
  2020年   516篇
  2019年   521篇
  2018年   396篇
  2017年   518篇
  2016年   438篇
  2015年   597篇
  2014年   603篇
  2013年   793篇
  2012年   1000篇
  2011年   1000篇
  2010年   880篇
  2009年   762篇
  2008年   761篇
  2007年   677篇
  2006年   544篇
  2005年   425篇
  2004年   241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84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阐述了新疆生鲜乳生产现状,发现乳产业中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生鲜乳质量安全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对现有生鲜乳质量安全检测技术进行介绍,期望能为新疆生鲜乳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以大豆为原料,通过感官评定对胶体磨技术自制的全豆豆浆和一般机械磨加工的传统豆浆中的永和豆浆和普通豆浆的感官品质进行了比较,通过营养成分检测对全豆豆浆和永和豆浆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同时将检测的全豆豆浆营养成分与中国食物成分表中的普通豆浆的营养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全豆豆浆口感浓厚,细腻爽滑,豆香味浓郁,无豆腥味,感官评价总得分高于传统豆浆中的永和豆浆和普通豆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豆豆浆中蛋白质、脂肪、总膳食纤维、维生素B1、维生素B2、钙、磷脂及大豆异黄酮等营养成分含量均高于永和豆浆,更高于普通豆浆。全豆豆浆的普及不仅可以提高豆浆的营养价值,还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具有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4.
旨在评估宁夏地区荷斯坦牛乳房性状的遗传水平。本研究使用DMU(v6.0)软件的AI-REML模块结合EM算法并配合多性状动物模型对宁夏地区12 415头荷斯坦牛,包括111 735个观察值的9个乳房性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探讨构象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宁夏地区荷斯坦牛乳房性状遗传力处于中等偏低水平,乳房深度遗传力值为0.242,乳房质地为0.080,悬韧带为0.183,前乳房附着为0.230,前乳头位置为0.231,前乳头长度为0.173,后乳房高为0.272,后乳房宽为0.378,后乳头位置为0.169。各性状遗传相关范围为-0.277~0.706,表型相关范围为-0.084~0.316。研究共筛选出特征值≥1的4个主成分,占总方差的64.19%,且9个乳房性状在前3个主成分中已全部体现,荷载系数均在0.4以上。本研究通过对宁夏地区奶牛DHI数据的深入挖掘和遗传参数估计,准确地把握了宁夏奶牛群体的结构特征,对于奶牛的选种选配和育种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牦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的防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牦牛群中陆续发现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BVD/MD),血清阳性率在30%~42.4%之间,病死率在30%左右,本研究先后从四川、西藏等地牦牛中分离出病毒,并对其进行各种生物学特征鉴定后,表明该病毒与标准毒属同一种,所不同的是四川牦牛病毒株属非致细胞病变型,即属NCP型。但回归本动物能复制出典型病例。目前尚无国产牛粘膜病疫苗用于生产。本研究依据猪瘟病毒与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具有交叉免疫性的原理,用猪瘟弱毒苗对牦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进行预防,试验证明用猪瘟弱毒苗可以预防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且安全可靠,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Over 54,600 ha of table grapes (Vitis vinifera), mainly cvs. ‘Thompson Seedless’, ‘Flame Seedless’ and ‘Redglobe’, are planted in Chile. Almost the entire production is exported to the USA, Europe, Asia, or one of several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 which typically requires 15–40 d of maritime transportation. During this period, several physical,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factors cause table grape deterioration. Because berry size is the main quality factor in international markets, farmers often overuse the growth regulators, gibberellic acid (GA3) and forchlorfenuron (CPPU), in an effort to increase berry size. We examined the effect of preharvest growth regulators on seedless (‘Thompson Seedless’, and ‘Ruby Seedless’) and seeded (‘Redglobe’) table grape cultivars during cold (0 °C) storage plus a shelf life period of 3 d at 20 °C. The overuse of GA3, eight instead of two GA3 applications on Thompson Seedless, and the use of one GA3 application on Redglobe and ‘Ruby Seedless’, increased berry pedicel thickness and lowered cuticle content but induced shatter and predisposed grapes to gray mold caused by Botrytis cinerea. In contrast, CPPU increased berry pedicel thickness and cuticle content but did not increase shatter or gray mold incidence. Clusters that were subjected to overuse of combined GA3 and CPPU were highly sensitive to shatter, had the thickest pedicel, and developed a high gray mold incidence during cold storage. Hairline, a fine cracking developed during cold storage, was induced on ‘Thompson Seedless’ and ‘Ruby Seedless’ by growth regulators, but no hairline occurred on ‘Redglobe’ table grapes. Therefore, berry quality during cold storage is greatly influenced by growth regulator management in the vineyard.  相似文献   
7.
预防兽医学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概况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概括介绍了分子生物学理论、技术的发展,重点从病原学、免疫学和疫病预防与控制学三方面阐述了分子生物学在预防兽医学中的应用、发展及其贡献。同时,阐明了预防兽医学对分子生物学的贡献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2003年在古浪县良种场进行的5个啤酒大麦品种品比试验结果表明,B1202折合产量最高,为8510kg/hm2,较对照品种法瓦维特增产17.6%,可作为主栽品种;甘啤3号较对照法瓦维特增产4.8%,可作为搭配品种。B1614、B4947、哈林顿3个品种较对照品种减产8.7%~25.7%,可淘汰。  相似文献   
9.
小RNA病毒的转译机制不同于真核细胞mRNA的转译机制,该类病毒是借助于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来启动内部翻译过程的,同时还伴随着宿主细胞蛋白质合成的抑制过程.在此过程中,小RNA病毒与宿主细胞间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相互作用和信息交流,本文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胚胎干细胞及种系嵌合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胚胎干细胞是着床前的囊胚内细胞团或早期胎儿的原始生殖细胞经体外分化抑制培养建立的多能性细胞系 ,具有与胚胎细胞相似的形态特征和分化潜能 ,体外培养时保持未分化状态 ,可以传代增殖。改变维持胚胎干细胞不分化的培养条件 ,胚胎干细胞可自发分化成多细胞结构。在一定诱导下 ,胚胎干细胞可向多个方向分化 ,并生成多种功能细胞。胚胎干细胞注入到胚泡期胚胎或与桑椹期胚胎聚合 ,可以参与包括性腺在内的各种组织的嵌合体的形成。胚胎干细胞在细胞分化与调控 ,胚胎发育 ,遗传病 ,肿瘤 ,免疫和组织或器官移植等研究中显示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而种系嵌合体的获得是实现 ES细胞途径的决定步骤 ,低的种系嵌合率则是制约 ES细胞应用的关键。提高供体 PGCs在受体生殖腺中的比例 ,缩短 ES细胞的体外培养时间 ,以及注入早期发育阶段的受体胚胎等都能提高种系嵌合率。文章从多个方面综述了胚胎干细胞的最新研究成果 ,并着重以禽类 ES细胞为例论述了种系嵌合体的检测方法 ,种系嵌合率的影响因素以及提高种系嵌合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