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本研究以酵母硒为原料制备了3种工艺的硒产品(颗粒硒、粉体硒和水解硒),并对比研究亚硒酸钠与颗粒硒、粉体硒和水解硒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指标及硒在组织中沉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硒、粉体硒和水解硒组的粗蛋白质、总硒含量无明显差异,但水解硒组的酸溶蛋白、氨基酸态氮和溶解率明显提高;从生长性能指标来看,不同硒源对育肥猪的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料重比(F/G)无显著影响(P> 0.05);从抗氧化指标来看,相比亚硒酸钠组,水解硒组和粉体硒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显著提高(P <0.05);从血清、肝脏、和肌肉中硒含量来看,相比亚硒酸钠组,颗粒硒组、粉体硒组和水解硒组血清中硒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并且粉体硒组和水解硒组的肝脏和肌肉总硒含量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P <0.05)。综上所述,水解酵母硒能提高硒酵母的酸溶蛋白含量,同时提高育肥猪的抗氧化性能及硒在组织中的快速沉积。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棕榈粕的饲用价值,本研究评估了12种不同甘露聚糖酶对棕榈粕中甘露聚糖的酶解效果,筛选酶的最适添加量,对比研究了直接发酵组(对照组)、甘露聚糖酶组、发酵菌剂组和甘露聚糖酶+发酵菌剂组的固态发酵效果及在禽和反刍上的体外仿生消化率。结果表明:在甘露聚糖酶添加量2‰时,8#酶的还原糖含量最高为6.46%(对照组1.9%),还原糖占甘露聚糖的比例由4%提升至14%;对0‰~10‰甘露聚糖酶添加量处理棕榈粕结果表明,在酶添加量8‰时,8#酶的还原糖含量最高为9.9%(对照组2.1%),还原糖占甘露聚糖的比例由4%提升到21%;四种方式处理棕榈粕发酵72 h,结果表明甘露聚糖酶+发酵菌剂组在pH、粗蛋白质(CP)、乳酸、还原糖、酸溶蛋白/粗蛋白质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0.001);禽和反刍体外仿生消化结果表明,甘露聚糖酶+发酵菌剂组禽的干物质消化率(DDM)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0.001),反刍体外总产气量相比对照组从20 mL提升至70 m L左右,反刍体外发酵菌体蛋白(MCP)(P <0.001)、NH3-N(P=0.00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综上,8#甘露聚糖酶...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考察不同酿酒酵母菌株在体外模拟胃肠道内环境的适应性,为饲用酿酒酵母的科学使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择4株酿酒酵母菌株Sc1、Sc2、Sc3、Sc4分别开展:(1)37℃生长试验;(2)酸性酵母膏胨葡萄糖(YPD)肉汤中适应性生长试验;(3)人工胃液耐受性试验;(4)人工肠液耐受性试验。结果显示:Sc2在37℃具有较好的生长适应性,Sc4能够达到最大活菌数;pH3.0和pH4.0的YPD肉汤中4株酿酒酵母都能正常增殖,酿酒酵母Sc2、Sc3、Sc4酸耐受性优于Sc1;各菌株的商品化活性干酵母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2h存活率均高于50%,4h存活率高于45%,Sc4在模拟人工胃液中的耐受性最好,Sc3在模拟人工肠液中的耐受性最好。综上所述,不同酿酒酵母在体外模拟胃肠道内环境的适应性不同,酿酒酵母Sc2、Sc3、Sc4比酿酒酵母Sc1具有更好的胃肠道环境耐受性。  相似文献   
4.
酵母破壁程度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酵母是饲料工业常用的一种单细胞蛋白,经破壁可以得到不同的深加工产品。根据酵母细胞破壁后细胞表面通透性增加以及蛋白质被酶解释放到酵母细胞外的特点,本实验采用革兰氏染色法、酸溶蛋白质检测法、氨基酸态氮检测法对未破壁的酵母粉、自溶酵母、外源酶解酵母进行检测对比研究。结果显示:(1)经革兰氏染色,3种酵母的颜色存在明显差异:酵母粉显示紫色,自溶酵母显示部分为紫色、部分为无色,外源酶解酵母显示无色;(2)外源酶解酵母、自溶酵母、酵母粉之间的酸溶蛋白质和氨基酸态氮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外源酶解酵母中含量最高。本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革兰氏染色法可以区分酵母是否破壁;通过检测酸溶蛋白质和氨基酸态氮含量可以评估酵母产品的破壁程度。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生产高蛋白酵母水解物的酵母菌株,试验通过对多株酿酒酵母摇瓶培养,筛选出6株酵母菌株,其菌体蛋白质含量超过58%;通过二级发酵筛选培养(50 L种子罐、30 L发酵罐)、自溶酶解、口感测试等方法评估,表明菌株1的发酵过程数据(酒精消化、糖蜜转化率、氮源利用率等)和营养成分(蛋白质、赖氨酸含量)最佳,可作为生产高蛋白酵母水解物(蛋白质≥55%)的生产菌株。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酵母细胞壁多糖的作用及其功能性成分的检测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发酵棕榈粕的饲用价值,本试验评估了5种水平(0、1%、3%、5%、5%+100 mg/kg甘露聚糖酶)发酵棕榈粕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抗氧化及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棕榈粕添加水平1%和3%时,肉鸡的日增重和采食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 0.05);发酵棕榈粕添加量5%时,肉鸡的日增重、采食量相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 <0.05),但5%发酵棕榈粕+100 mg/kg甘露聚糖酶时,其日增重、采食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变化;随发酵棕榈粕添加水平的提高,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呈现线性增加(P <0.05),免疫指标IgG和IgA呈现线性增加(P <0.05)。综上所述,日粮中发酵棕榈粕添加3%时对肉鸡日增重、采食量无明显影响,发酵棕榈粕添加水平的提高,可以提高肉鸡的抗氧化和免疫力,且添加甘露聚糖酶可以提高发酵棕榈粕的添加量。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微生物和酶发酵豆粕对去除豆粕中抗营养因子的影响。将豆粕、不同的微生物或酶均匀混合,同时控制适当的水分,转入发酵呼吸袋内,密封,37 ℃培养箱内培养3 d,结束后60 ℃烘干,粉碎过60目取样,检测豆粕中水苏糖、棉籽糖、大豆球蛋白、β-伴球蛋白、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脲酶等抗营养因子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酿酒酵母对水苏糖、棉籽糖的去除作用最大,去除率达90%,乳酸菌对水苏糖、棉籽糖的去除效率次之,达60%|蛋白酶对大豆抗原蛋白和β-伴球蛋白的消除作用最佳,去除率分别达70%和50%|菌酶协同发酵对单种抗营养因子的消除并无提高,但可以同时有效去除多种抗营养因子。从结果可以看出,不同的微生物或酶对豆粕中不同的抗营养因子去除效率存在差异,通过菌酶协同发酵,可以实现大部分抗营养因子的同时去除。 [关键词] 豆粕|抗营养因子|去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