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5篇
园艺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1.
<正>罗平县是农业大县,总耕地面积8.45万hm2,海拔722~2 468 m,坝区海拔1 480 m,年均降雨量1 744 mm,相对湿度85%,年均日照时数1 685 h,年均气温15.6℃,无霜期280 d左右。全县每年种植玉米2.73万hm2,大小斑病及灰斑病发病面积约90hm2,可导致减产20%~30%,严重达50%,对此提出主要病害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罗平县玉米主要病害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主要病害及其发生危害情况 1.1主要病害及其发生规律 1.1.1 玉米大、小斑病 玉米大、小斑病侵染玉米的叶片、叶鞘和苞叶,小斑病菌还侵染果穗.在田间,该病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蔓延到上部叶片.  相似文献   
3.
以2个甘蓝型油菜品种为母本,3个云南小油菜材料为父本,研究了单一授粉、混合花粉授粉、重复授粉3种授粉方式对其杂交亲和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与云南小油菜的杂交为高度不亲和,最强的组合是云油23号×23号小油菜,其亲和指数为0.130.混合花粉授粉降低了其杂交亲和性,花油3号×小油菜的亲和指数为0.092.重复授粉可以提高杂交亲和性,亲和指数比单一授粉和混合授粉的都高,但角果中的种子几乎都是皱瘪的,可见甘蓝型油菜与云南小油菜杂交是受精后不亲和,其杂种胚发育受到阻碍而不能形成正常的种子.  相似文献   
4.
云南小油菜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17份云南小油菜材料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的结果表明,各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遗传力均小于单株产量的遗传力,因此利用某一个性状作间接选择比对单株产量作直接选择的效率低。通过株高、二次有效分枝数和单株角果数对单株产量进行直接选择或间接选择,效果都不明显或有负面影响;一次有效分枝数、角果粒数和分枝部位对单株产量的影响是通过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来实现的;在早期对一次有效分枝角果数与二次有效分枝角果数两个性状的选择会更加有效,同时进行间接选择会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5.
1 罗平县土壤施肥对农业环境的污染 任何种类和形态的化肥施于土壤中都不可能全部被植物吸引利用,根据罗平县土肥站多年试验结果,其利用率氮为30%~35%,磷为10%~20%,钾为35% ~50%.  相似文献   
6.
罗平县是以农业为主的县,总人口5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2.2万人,占总人口的91.5%,人口密度189人/km2;面积3 018 km2,其中坝区面积664km2,占总面积的22%;最高海拔2 468 m,最低海拔为722 m,县城坝区海拔为1 480 m;年均降雨量为1 743.9 mm,是云南省多雨区之一;年均相对湿度85%,年均日照时数1 685 h,年均气温15.6℃,年均无霜期280 d左右。这些条件均有利于魔芋的栽培。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不同施钾技术对甘蓝型油菜菜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笔者通过对高钾含量品种(玉油7号)、较高钾含量品种(中双8号)和低钾含量品种(保油10号)进行不同施钾处理,摘取菜薹进行产量和品质指标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施钾处理能提高菜薹产量,玉油7号产量有所增加,但其产量远低于其他2个油菜品种,中双8号在T3处理下菜薹产量最高(20.66 kg·小区-1),保油10号在T8处理下菜薹产量最高(23.30 kg·小区-1);中双8号在T1处理下菜薹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T3处理下钾含量最高,T4处理下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而保油10号在T2处理下综合营养品质最高。高钾含量油菜品种玉油7号不适合作为摘薹品种,中双8号提高施钾量有利于油菜菜薹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保油10号在抽薹期追施钾肥有利于菜薹产量的增加,一定范围内提高施钾量也有利于其营养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刘有民  孙超  张培竹  米超  周超  汪骞  林良斌 《种子》2023,(4):152-156
甘蓝型油菜种子含油量受母体基因型、胚基因型、细胞质基因型等遗传效应及大田环境因素的影响。独立研究含油量影响因素就需要建立一个维持胚性生长的胚离体培养体系。结果显示,以甘蓝型油菜ZY 511第22 DAP(Days after pollination)幼胚为材料,B 5为基本培养基,8%蔗糖、0.6%琼脂、0.05 mg/L NAA(萘乙酸)、0.15 mg/L 6-BA(6-苄氨基腺嘌呤)时,胚性生长率最高(94.64%)。以此建立的胚离体培养最佳胚性生长体系为油菜种子含油量的遗传机制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