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32篇
综合类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对某铝合金活塞在机械疲劳试验机上做的疲劳试验进行有限元分析,为活塞的改进设计提供依据。采用装有活塞销的三维整体活塞有限元模型,应用接触单元模拟实际情况,对活塞在交变机械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和应变进行了计算,找出了危险点部位,计算结果与试验吻合。  相似文献   
2.
李志鹏  刘名兰 《排灌机械》2003,21(6):17-18,29
介绍一种利用活塞作驱动和控制器、先导阀作负反馈调节器件的泄压持压阀的结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应用表明:该阀具有开启快、泄压效果好,关闭时能有效消除水击,避免管道压力波动,持压稳定,运行平稳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发动机活塞温度的非接触互感式测量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采用互感耦合原理,测量运转状态下变换工况的发动机活塞温度的一种新方法,可同时测取4~8点温度值,不受活塞运动状态及引线机的机构的影响,系统最大累积误差小于6℃。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发动机非圆异形活塞裙面的一种新型车削方法,采用振动技术实现非圆截面的高频响微位移进人,采用步进电机实现中凸型线控制。这种高频车削方法的系统动态特性是影响复杂轮廓精度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激振实验对此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及补偿策略,保证了系统良好的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5.
行星传动两柱塞液压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柱塞的受力状态直接制约着柱塞式液压泵的工作可靠性及输出压力的高低,对摩擦副材料有特殊要求。采用行星齿轮传动方式实现从旋转到直线的往复运动,不同于现有柱塞泵由凸轮、曲柄连杆或斜盘实现往复运动的方式,没有滑靴等高压力作用下高速滑移的元件。柱塞在缸筒中工作时,柱塞只承受机械推力及液体的反作用力,柱塞与缸筒无机械力产生,泵工作稳定,使用寿命长。该泵具有一杆双柱塞、双缸结构,直线往复运动的行程长,排量大。  相似文献   
6.
气缸套变形与活塞环摩擦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降低发动机摩擦损失,提高机械效率,重点研究缸套变形对活塞环与气缸套摩擦副的影响。首先,对两种不同状态的缸套进行有限元分析,找出缸套变形规律;然后,根据这些规律计算出活塞环与缸套润滑表面的油膜压力和油膜厚度;最后,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缸套变形的椭圆度直接影响摩擦功和机油消耗率的大小。  相似文献   
7.
电磁驱动泵设计原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揭示了一种通过电磁线圈对柱塞产生电磁感应并使之作往复运动的电磁泵的原理。作往复运动的柱塞使得电磁线圈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电磁回路。  相似文献   
8.
以发动机活塞冷却喷嘴为研究对象,利用PLC及Labview8.20软件建立测控系统模型,对一体式和多缸位(四路)活塞喷嘴的压力、流量等相关参数进行了测试。此测试结果为活塞冷却喷嘴的研究开发和品质检验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轴向柱塞泵配流副低压区织构化数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轴向柱塞泵配流副受力不均匀、配流盘承受偏载力矩、低压区摩擦润滑效果差等问题,提出对配流副低压区进行织构化.建立了配流副低压区织构化的分析模型.研究了微凹坑直径、深度、面积率对低压区的油膜承载力、补偿力矩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大直径的微凹坑提供较大的承载力和补偿力矩;面积率的合适范围为12% ~18%,微凹坑的深度对承载力和补偿力矩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带仿生结构的内燃机活塞裙部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波  丛茜  熙鹏 《农业机械学报》2015,46(6):287-293,318
以捷达1.6 L汽车内燃机为试验母体,将黄缘真龙虱体表的减阻、耐磨凹坑结构应用于内燃机主要摩擦副活塞裙部上,并进行优化设计。首先,根据龙虱体表凹坑排布的形状和结构尺寸确定仿生孔径和间距范围,通过相对速度减阻率选定最优仿生孔径。其次,根据标准活塞裙部热-结构耦合分析应力排布情况,设计变孔径、变行间距排布的仿生孔,并制定正交试验方案。对仿生活塞模型进行有限元热-结构耦合分析,选取3个典型目标变量作为试验指标,进行优化设计得出主次因素和最优组合。最后,选取标准活塞、最优性能仿生活塞、最优组合活塞,进行内燃机耐久性台架试验。通过检测各个气缸活塞运行至上止点时其顶部温度、气体压力变化率、活塞磨损量、磨损后活塞裙部表面粗糙度验证了仿生活塞减阻、耐磨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