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了研究噬菌体尾丝蛋白gp37在识别宿主菌大肠埃希菌K12过程中的作用,PCR扩增获得gp37基因C端1 161bp序列,以EGFP为荧光标签,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EGFP-gp37,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EGFP-gp37,亲和层析纯化蛋白。SDS-PAGE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重组蛋白EGFP-gp37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为可溶性表达,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量的23%。EGFP-gp37融合蛋白与大肠埃希菌K12相互作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结果显示,尾丝蛋白gp37能够吸附到宿主菌K12表面,表明尾丝蛋白gp37参与宿主菌受体的识别和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2.
晋豆37系山西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以晋豆11为母本,埂84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山西省晚熟组大豆区试和生产试验中表现良好。介绍了晋豆37的选育过程、在山西省晚熟组大豆区试和生产试验中的产量表现、品种特征特性,并就选育过程谈了选育技术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3.
LBD转录因子是高等植物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为研究不结球白菜LBD基因对硝酸盐吸收的影响,以紫色不结球白菜自交系NJZX3-4为材料,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克隆BcLBD37基因;通过构建PRI101过表达载体,异缘转化拟南芥,实现BcLBD37基因的过表达;同时借助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技术(VIGS),使不结球白菜中的BcLBD37基因沉默;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BcLBD37基因过表达以及沉默后对硝酸盐吸收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基因片段长度为840 bp,编码279个氨基酸。与野生型相比,转基因拟南芥中硝酸盐代谢相关基因NIA1、NIA2、NRT1.1、NRT1.7、NRT2.1、NRT2.5的表达量均显著下调,硝酸还原酶活性和硝态氮含量亦显著降低。而在不结球白菜中沉默该基因后,沉默植株PTY-2/4中硝酸盐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显著上调,硝酸还原酶活性和硝态氮含量亦显著提高。综上可知,BcLBD37基因通过抑制硝酸盐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调节硝酸还原酶的活性,进而抑制$\text{NO}_{3}^{-}$的吸收。本研究为提高不结球白菜营养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大田栽培及盆栽试验两种方法,对工程菌株UB37及野生菌株UB1在不同施肥水平下,对玉米植株的固氮效果进行观测,利用公顷产量、棒三叶面积以及植株干重、全N含量等指标进行评定,结果表明:工程菌UB37的固氮效率比野生菌UB1高,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从杜长大母猪的股骨骨髓中提取基因组RNA,用RT-PCR 扩增抗菌肽PMAP-37 基因,获得1 条约282 bp 的片段,以pGEM-T Easy vector 为载体,将该基因片断克隆到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DH5α 中。从筛选的阳性克隆中分离出PMAP-37 基因,测定其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为PMAP-37 cDNA 的部分序列,编码167 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研究得到的基因片段与报道的猪骨髓抗菌肽PMAP-37 cDNA 部分序列同源性达到98%。以PMAP-37 基因片段的克隆为基础,构建了优化的半定量RT-PCR 法,以18S rRNA 为内标,研究不同体重猪骨髓抗菌肽PMAP-37 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发现,从刚出生到20 kg,PMAP-37 基因表达呈上升趋势,在20~40 kg,PMAP-37 基因表达呈下降趋势,40~60 kg,PMAP-37 基因表达又呈上升趋势,在60~90 kg,PMAP-37 基因表达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采用鞘内注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受体拮抗剂人CGRP片段8-37(hCGRP8-37),探讨了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初级感觉系统中CGRP增多的意义。结果:佐剂前注射hCGRP8-37的动物,在注射佐剂后1~20d,患肢及健肢皮温均高于对照组(P<0.05);患肢足容积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并且在形成变态反应性佐剂性关节炎时(佐剂后13~20d),健肢足容积也明显增加(P<0.05);但双后肢的痛阈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上述结果表明,佐剂前鞘内注射hCGRP8-37,使急性关节炎和多发性关节炎均有所加重。佐剂后12d注射hC-GRP8-37的动物,双后肢的肿胀积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佐剂后18~50d,P<0.05或0.01),痛级别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佐剂后14~50d,P<0.01),但痛阈的变化不明显(P>0.05)。因此佐剂后12d鞘内注射CGRP的拮抗剂也可加重关节炎的炎症反应。这进一步证明了脊髓CGRP可能具有抗炎和抑制免疫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开农37是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所育成的花生新品种,2003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多年试验示范,该品种表现株型矮壮紧凑、高产稳产、早熟、抗病性强、优质、适应性广等优良特性。该品种开花集中、结荚性好、饱果率高,具有早熟高产的生育特性,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抗菌肽BSN-37的抑菌活性和稳定性。采用微量倍比稀释法测定抗菌肽BSN-37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菌落计数法分析抗菌肽BSN-37对大肠杆菌CVCC1568的杀菌动力学特征,扩散法测定抗菌肽BSN-37的盐离子稳定性、酸碱稳定性、血清稳定性、胰酶稳定性、热稳定性、反复冻融稳定性、室温保持稳定性、药效保持时间稳定性。结果显示,抗菌肽BSN-37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MIC为1.5625~25μg/mL,对革兰氏阳性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短小芽孢杆菌)的MIC为1.5625~12.5μg/mL,对真菌(白色念珠菌)没有活性;抗菌肽BSN-37可在90min内完全杀灭大肠杆菌CVCC1568;除了Fe2+和胰酶会影响抗菌肽BSN-37的抑菌活性外,在75~100℃的高温、150~250mmol/L高浓度盐离子(Na+、K+、Ca2+和Mg2+)、20%~25%饱和浓度的Cu2+、pH 4~10、20%~25%的血清、10~12次的反复冻融、10~12d室温保存等条件下仍能保持较好的抑菌活性,药效保持时间可达7.5d。本试验结果表明,抗菌肽BSN-37具有替代抗生素成为新抗菌药物的潜力,为抗菌肽BSN-37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川香优37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应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育成的三系不育系川香29A与自育恢复系泸恢37组配育成的中籼迟熟杂交稻新组合,2013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具有直链淀粉含量高,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抗稻瘟病能力较强等特点,适宜在四川省平坝丘陵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抗菌肽LL-37在毕赤酵母SMD1168中的高效表达及活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获得高效表达的抗菌肽LL-37,根据人源抗菌肽LL-37的氨基酸序列,选择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密码子的偏嗜性,通过SOEing法改造合成LL-37基因片段,克隆到pGAPZαA质粒中,获得分泌型重组酵母表达载体pGAPZαA-LL-37。pGAPZαA-LL-37通过限制性内切酶AvrII酶切线性化后,经电穿孔法转入毕赤酵母细胞SMD1168。经Zeocin抗性筛选,得到高拷贝转化子,PCR检测表明LL-37基因与毕赤酵母染色体稳定结合。在GAP启动子调控下,LL-37蛋白获得分泌表达,其上清表达量约为237mg/L。表达产物耐热性强,在100℃条件下30min内仍保持一定的抗菌活性。表达产物对大肠杆菌DH5α、大肠杆菌D31和猪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56μg/mL、3.12μg/mL和6.25μ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