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9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80篇
林业   1446篇
农学   173篇
基础科学   11篇
  75篇
综合类   1168篇
农作物   3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6篇
园艺   82篇
植物保护   13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90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216篇
  2011年   231篇
  2010年   198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5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干扰强度下丝栗栲天然次生林的物种多样性,为天然次生林的保护和培育提供依据。[方法]以物种丰富度指数、香农-威纳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为主要指标,分析了以丝栗栲为优势树种的天然次生林(TCK处理)及轻度干扰(TCR处理)、强度干扰(TCQ处理)林分的物种多样性变化。[结果]3种处理乔木层和灌木层物种丰富度指数依次为:TCK处理TCR处理TCQ处理,其中TCR和TCQ处理乔木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分别比TCK处理降低29.1%和63.6%;灌木层丰富度指数分别比TCK处理降低55.3%和74.5%。乔木层香农-威纳指数依次为:TCK处理(2.917)TCR处理(2.633)TCQ处理(1.784);灌木层依次为:TCK处理(2.941)TCR处理(2.450)TCQ处理(1.525)。乔木层和灌木层Pielou均匀度指数依次为:TCR处理TCK处理TCQ处理。[结论]丝栗栲天然次生林物种多样性高,林分较稳定,具有较强的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2.
3.
阔叶树种的研究现状与江西研究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阔叶树种在我国及江西省的研究状况的论述,初步总结了阔叶树种的研究水平及研究方向,指出了江西省阔叶树种研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江西省今后阔叶树种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阔叶红松林的生物量和营养元素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研究内容和方法我们于1985—1987年对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的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生物量的测定是在凉水自然保护区的阔叶红松林内进行的。林龄220年,组成8红2椴,林分平均高23.1m,平均直径37.4cm。其中红松平均高27.2m,平均直径45.2cm,密度622株/ha,针  相似文献   
5.
龙拳防除春油菜田阔叶杂草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龙拳防除春油菜田阔叶杂草,单用具有一定防效,与高特克混用,好于高特克单用,加不同助剂,尤其是加药笑宝,增效显著,目测对大蓟防除效果平均可达79.0%,株数防除效果达47.2%,鲜重效果达80.5%,油菜增产4.7%,且安全性好,可在春油菜田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王玉江  初晓丽 《新农业》2009,(11):47-47
红松阔叶混交林是长白植物区系顶级群落,由于长期受到人为采伐等非自然因素的干扰,现存量极少,代之形成了大面积红松、落叶松纯林和生产力低下的杂木林。红松人工纯林由于树种单一,导致林分的土壤肥力逐年下降。近年来,通过营造阔叶红松混交林、人工诱导阔叶红松林等措施,培育了大面积红松阔叶混交林,其中色赤杨与红松混交林是较为成功的一种混交林分,现将草河口地区红松与色赤杨混交林改土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种业宝典     
《种子世界》2006,(2):51-52
次生分生组织:由某些成熟组织经过脱分化,重新恢复细胞分裂机能而形成的分生组织。表皮、皮层、中柱鞘以及韧皮薄壁组织中均可发生。束间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是典型的次生分生组织,其分裂活动的结果,产生次生结构。次生加厚分生组织;次生菌丝;次生林;次生林改造;次生生长;  相似文献   
8.
9.
《河南林业科技》1993,(1):44-44
1988年以来,辽宁省桓仁县林业技术推广中心在阔叶混交林下(郁闭度O.5~0.7)进行了自然落叶、伐根栽培食用菌试验研究,取得了每50kg树叶收鲜菇16-19kg和每立方米伐根4年收鲜菇57-98kg的较好经济效益。具体栽培方法:  相似文献   
10.
苯磺隆防除麦田阔叶杂草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表明,苯磺隆防除春麦田阔叶杂草的效果随用药量加而提高,以有效成份15g/hm^2在3叶期喷雾除草效果最好,增产显,且对小麦安全。在甘肃榆中,渭源两个不同类型地区试验结果表明,雨水多,湿度大除草效果好,少雨,干时则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