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综合类   1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纵条纹炭角菌具有镇静、催眠等药用价值,已实现工厂化、规模化栽培。为探究纵条纹炭角菌的研究进展,对其分类学地位、生物学特性、人工培养、化学成分和生理活性等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鹿角炭角菌等三种真菌多糖对HIV-RT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水抽提和酒精沉淀的方法提取鹿角炭角菌、香栓菌、茶树菇的多糖复合物 ,在反应浓度为 1mg/mL时 ,三种多糖对HIV逆转录酶活性的抑制率分别为 (80 4± 1 2 ) %、 (90 6± 1 7) %和 (84 5± 2 1) %。  相似文献   
3.
黑柄炭角菌的菌种分离及其培养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白蚁蚁巢中长出的黑柄炭角菌菌索分离纯化出黑柄炭角菌菌种,并对该菌的培养特性进行了研究,表明:黑柄炭角菌对葡萄糖、果糖的利用效果较好,蛋白胨、黄豆粉、蚕蛹粉是良好的氮源,柠檬酸对菌丝体生长有促进作用,黑柄炭角菌是一种中温性真菌,在22℃-30℃下均能够生长但最适合培养的温度为25℃-26℃菌丝在PH值为50-8.0之间均能生长,但以6.0左右为最佳。  相似文献   
4.
叉状炭角菌对鸡腿蘑侵染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叉状炭角菌在斜面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状况及鸡腿蘑在母种、原种阶段感染叉状炭角菌后形态特征的变化进行了研究,还对6个鸡腿蘑菌株进行了田间挖坑覆土和室内做箱覆土试验。结合生产实践推断,叉状炭角菌的侵染发生在覆土期,侵染源来自空气中的孢子,其萌发与鸡腿蘑菌圃的温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炭角菌属具有珍贵的药用价值和较高的经济价值。本研究对采自白蚁废弃巢穴上的炭角菌菌株进行鉴定,对其液体发酵和固体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并对液体发酵产物抗菌、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以期为痂状炭角菌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形态观察及ITS序列测序对炭角菌进行鉴定;探讨液体发酵中添加不同碳源、氮源和金属离子对痂状炭角菌菌丝体生长的影响;分析固体培养基中添加氨基酸对无性子座生长的影响;利用平板抑菌法和DPPH法对液体发酵产物抗菌和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采集菌株经形态鉴定和分子鉴定,为痂状炭角菌。液体发酵最佳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佳氮源为蚕蛹粉,最佳无机盐为MgSO4。正交试验筛选的最佳液体培养基组成为可溶性淀粉4%(w)+蚕蛹粉0.6%(w)+MgSO4 0.06%(w)。固体培养基中添加缬氨酸、异亮氨酸和苏氨酸均能显著促进无性子座的生长。液体发酵产物抗菌效果显著优于山梨酸钾,对DPPH的抗氧化活性为(75.19±2.08)%,显著优于维生素E。【结论】优化的液体发酵和固体培养条件可以显著提高痂状炭角菌菌丝体产量,促进无性子座生长。痂状炭...  相似文献   
6.
将总状炭角菌分别与鸡腿菇、平菇、香菇、黄伞进行平板对峙培养和出菇试验,并测定不同浓度鸡腿菇培养滤液对总状炭角菌胞外酶活性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总状炭角菌仅与鸡腿菇有很强的伴生关系,有鸡腿菇生长的地方才能生长总状炭角菌;在供试体积分数(10%-40%)范围内,随着鸡腿菇培养滤液体积分数的增加,总状炭角菌的生物量增大,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漆酶(Laccase)和邻苯二酚氧化酶(Pyrocatechase)的活性增高,对照及体积分数40%鸡腿菇培养滤液高温处理和未高温处理的总状炭角菌生物量分别是3.22,5.00和6.57 mg/mL;对照与体积分数40%鸡腿菇培养滤液高温处理的总状炭角菌CMC酶、漆酶和邻苯二酚氧化酶活力分别为0.063和0.11 U,0.583和1.4 U,0.217和0.7 U。可见,鸡腿菇培养滤液中含有促进总状炭角菌菌丝生长和胞外酶活性提高的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灭幼脲Ⅰ号对油松毛虫室内毒力测定,以及对寄生天敌的影响。在林间用灭幼脲Ⅰ号低容量和超低容量喷雾大面积防治油(赤)松毛虫,并用灭幼脲Ⅰ号对鹌鹑作了毒性试验。结果证明:在林间大面积防治松毛虫后,除对中华草蛉幼虫有影响外,对其他寄生性天敌——松毛虫狭颊寄蝇、黑足凹眼姬蜂无不良影响。对异色瓢虫、蠋蝽等捕食性昆虫亦无不良影响。对白僵菌、粉拟青霉菌在常规使用浓度下无抑菌作用。对鹌鹑也是安全的。因此,灭幼脲Ⅰ号在松毛虫的综合治理中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8.
研究水溶性黑柄炭角菌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方法通过测定水溶性黑柄炭角菌肽对邻苯三酚自 氧化产生的超氧阴离子Fenton反应产生的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还原能力及抑制脂质体过氧化全面 考察水溶性黑柄炭角菌肽的体外抗氧化能力 结果水溶性黑柄炭角菌肽能明显降低邻苯三酚自氧化速率对羟自 由基有极强的清除能力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随浓度增加而增加其IC50 分别为10 0.49 mg/mL和16.3 g/mL 进一步研究表明黑柄炭角菌肽具有一定的还原力且与浓度呈正比例关系同时也能抑制脂质体的过氧化反应 结 论水溶性黑柄炭角菌肽在体外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关键词  相似文献   
9.
对纵条纹炭角菌培养所需碳源和氮源进行筛选、探讨了该菌生长的最适温度和pH 值、进一步研究了其 子实体培养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纵条纹炭角菌菌丝体培养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酵母粉、最佳温度为 30益、最适pH 值为7、子实体培养的营养料最佳配方为73%棉籽壳+25%麸皮。  相似文献   
10.
炭角菌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9月在江苏省南京市紫金山采集真菌标本中发现炭角菌一新种—丛枝炭角菌(XylariapolyramosaLietH.J.Li)。该菌主要特征是:子座着生于活的刺槐树干基部,呈多分枝丛状;子囊易消解;子囊孢子两端有脐状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