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3篇
  免费   299篇
  国内免费   379篇
林业   54篇
农学   152篇
基础科学   36篇
  570篇
综合类   881篇
农作物   121篇
水产渔业   74篇
畜牧兽医   1838篇
园艺   151篇
植物保护   3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65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92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62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359篇
  2012年   280篇
  2011年   202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6篇
  197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The prognosis of liver cancer was inferior among tumors. New medicine treatments are urgently needed. In this study, a novel exopolysaccharide EPS364 was purified from Vibrio alginolyticus 364, which was isolated from a deep-sea cold seep of the South China Sea. Further research showed that EPS364 consisted of mannose, glucosamine, gluconic acid, galactosamine and arabinose with a molar ratio of 5:9:3.4:0.5:0.8. The relative molecular weight of EPS364 was 14.8 kDa. Our results further revealed that EPS364 was a β-linked and phosphorylated polysaccharide. Notably, EPS364 exhibited a significant antitumor activity, with inducing apoptosis, dissipation of the 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 (MMP) and generation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in Huh7.5 liver cancer cells. Proteomic and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EPS364 inhibited cancer cell growth and adhesion via targeting the FGF19-FGFR4 signaling pathway.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EPS364 is a promising antitumor agent for pharmacotherapy.  相似文献   
3.
6株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BICP4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立即早期启动基因IER4.2编码感染细胞蛋白BICP4基因。各种疱疹病毒的BICP4基因的Ⅰ,Ⅲ,Ⅴ区变异性较大,并为其特征区。为了比较分离自不同牛种,不同部位的5种病毒株BICP4蛋白I区基因的差异性,本文根据已发表的IBBV K22毒株重复序列IRs中BICP4的基因序列设计了一特异性引物,对各毒株进行PCR扩增,均得到约540bp的片段,将其克隆,测序并连同K22株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6株病毒的核苷酸序列及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在98%以上,说明这些毒株重复序列中的早期基因高度保守,在一定程度上也显示出IBRV的高度保守性。  相似文献   
4.
选用1026只1周龄罗斯蛋用雏鸡为试验动物,研究不同日粮Se水平对雏鸡组织Se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雏鸡的Se缺乏或过量均可通过各组织Se含量的变化反映出来,但反映的敏感性及临界指示值因组织及发育期不同而异。日粮Se水平缺乏或过量时,各组织Se含量相应降低或增加。在本试验条件下得出罗斯蛋用雏鸡的Se需要量范围为0.145×10 ̄(-6)~0.495×10 ̄(-6),其中以0.195×10 ̄(-6)最佳;日粮Se含量≤0.095×10 ̄(-6)或≥0.995×10 ̄(-6),雏鸡出现Se缺乏症或中毒症。  相似文献   
5.
6.
用两株单克隆抗体混合后包被ELLISA微孔板,加牛冠状病毒抗原,加经白陶土处理过的兔抗牛冠状病毒免血清,再加上辣根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兔IgG抗体,加底物质显色间接ELISA检测牛冠状病毒抗原获得成功。用此方法检测细胞培养的牛冠状病毒上清液,其敏感度高出血凝试验(HA)8倍,从武汉市附近3个奶牛场采集犊牛腹泻粪便105份,用单抗ELISA检测牛冠状病毒抗原,共检出阳性36份,并与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  相似文献   
7.
切割取样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视显微镜下,采用徒手持金属刀片和自制的玻璃切割针分别对小鼠和牛胚胎进行切割取样,并对取样后的胚胎进行体外培养48h,其发育率分别为76.7%(46/60)和80%(16/20),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奶牛新鲜胚胎切割取样后,胚胎移植妊娠率47.1%(8/17),比对照组妊娠率59.0%(23/39)差异显著(P<0.05)。冷冻-解冻胚胎切割取样后移植妊娠率42.9%(6/17)虽然也比对照组50%低,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靠接红桔、酸桔和枸头橙砧,矫治枳砧甜橙缺铁黄化有明显效果。其中,以枸头橙效果最好,以下依次为酸桔和红桔,靠接砧苗后树势逐年恢复,产量成倍增加,靠接红桔、酸桔和枸头橙分别比对照增产3.3、1.4和1.5倍;对提高果实含糖量、果汁率和降低含酸量亦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根据调查初步总结出山楂缺铁黄叶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致病因素及其对山楂生产的危害。用新研制的高效价廉、储运方便的硝黄铁矫治,效果明显。黄化病株复绿率40%~87%,三级病株减少36%~100%,叶绿素含量提高64%~224%,喷肥区比对照区株产提高25%。同时增加了果实中糖、酸、果胶及钙、铁含量,提高了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0.
牛腔前卵泡的简易机械分离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两种机械法分离牛腔前卵泡。方法一 (M -1) ,皮肤移植刀切割、剪碎、过滤镜下直接捡卵法。方法二 (M -2 ) ,皮质片剪碎、离心、悬浮、过滤镜下捡卵法。M -1平均每卵巢采卵数为 46 9个± 18 2个 ,M -2为 6 8 4个± 12 5个 ;处理时间M -1为 2 5 4min± 6 7min ,M -2为 46 3min± 16 8min ,两种方法采集腔前卵泡数量及处理时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平均每小时采集卵泡数分别为 99 5和 87 2个 ,M -1多于M -2。两种方法获得腔前卵泡大小分布规律也有明显差异 ,M -1采集腔前卵泡直径为 6 0~ 15 0 μm ,绝大部分是次级卵泡 ,而M -2获取腔前卵泡则偏小。总的看来 ,M -1处理时间短 ,回收效率高 ,方法简便 ,且分离卵泡直径较大 ,适于体外培养 ,是机械分离牛腔前卵泡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