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61篇
  免费   413篇
  国内免费   912篇
林业   325篇
农学   751篇
基础科学   110篇
  654篇
综合类   4341篇
农作物   453篇
水产渔业   536篇
畜牧兽医   4479篇
园艺   332篇
植物保护   505篇
  2024年   96篇
  2023年   323篇
  2022年   340篇
  2021年   321篇
  2020年   356篇
  2019年   472篇
  2018年   226篇
  2017年   401篇
  2016年   551篇
  2015年   485篇
  2014年   587篇
  2013年   712篇
  2012年   909篇
  2011年   943篇
  2010年   862篇
  2009年   738篇
  2008年   710篇
  2007年   564篇
  2006年   425篇
  2005年   508篇
  2004年   317篇
  2003年   335篇
  2002年   220篇
  2001年   223篇
  2000年   175篇
  1999年   148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金属硫蛋白是一类富含巯基的低分子量蛋白,在植物的重金属解毒及细胞氧化还原调控等方面起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甘蔗热带种Badila组培苗为材料,分别测定了其在CdCl2、ZnSO4和CuCl2水溶液培养条件下地上部和地下部的重金属含量,结果显示其对上述3种重金属有较强的耐受与富集能力。继而克隆了ScMT1(登录号为KJ504373)、ScMT2-1-5(登录号为MH191346)和ScMT3(登录号为KJ5043704)3个金属硫蛋白家族基因,它们分别属于植物MT亚家族中的MT1、MT2和MT3型基因。ScMT1含有1个内含子和2个外显子,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长228 bp,编码75个氨基酸;ScMT2-1-5含有2个内含子和3个外显子,ORF长246 bp,编码81个氨基酸;ScMT3含有1个内含子和2个外显子,ORF长198 bp,编码65个氨基酸。RT-qPCR显示,Cd2+胁迫下,在甘蔗地上部和地下部,ScMT2-1-5均连续显著上调表达,而ScMT1的上调应答出现延迟。ScMT3在地上部的上调应答出现延迟,在地下部呈“扬-抑”趋势,提示甘蔗响应Cd^2+胁迫过程中ScMT2-1-5起更积极的作用,ScMT1参与胁迫后期的分子响应,而ScMT3不起主导作用。Cu^2+胁迫下,地上部ScMT1连续显著上调表达,ScMT2-1-5和ScMT3呈总体上调的表达趋势;地下部,ScMT1和ScMT2-1-5的上调表答均出现延迟,仅在胁迫后期显著上调表达,而ScMT3仅在胁迫前期显著上调表达。该结果提示了ScMT1、ScMT2-1-5和ScMT3在Cu2+胁迫响应过程中的协作关系,三者共同参与了地上部的胁迫响应,其中ScMT1起更积极的作用;此外三者还先后参与了地下部对Cu^2+胁迫的分子响应。Zn^2+胁迫下,ScMT1和ScMT3分别仅在地上部和地下部显著上调表达;ScMT2-1-5在地上部和地下部均呈“扬-抑”的应答趋势;提示了在甘蔗响应Cd^2+胁迫应答过程中ScMT1和ScMT3分别在地上部和地下部起主要作用,ScMT2-1-5参与了胁迫前期的分子响应。ScMT1、ScMT2-1-5和ScMT3在甘蔗不同组织中及在重金属(Cd^2+、Zn^2+或Cu^2+)不同累积水平下呈现出相似或互补的应答特性,提示上述甘蔗MT家族不同成员在重金属解毒及细胞氧化还原调控等方面产生了功能分化,且三者在应对过量Cd^2+、Zn^2+或Cu^2+对甘蔗组织造成伤害的过程中存在时空上的协同作用。该研究为深入理解多倍体植物甘蔗中MT家族各成员基因在重金属耐受过程中的协同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建立可应用于快速检测鹿茸及鹿血中布鲁氏菌的方法,保证鹿产品的药用、食用安全,试验根据布鲁氏菌特异性基因IS711设计合成引物和探针,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并绘制标准动力学曲线,Y=-3.14X+37.62,R2=0.997.结果 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敏感性和特异性,组内、组间重复性试验Ct值标准差小于0.5,变异系数均小于2%,最小检测拷贝数为2.65× 101 Copies/μL.该方法对目的 基因检测灵敏度高,可用于鹿茸及鹿血相关样本的检测,也可用于布鲁氏菌的定性和定量检测,为相关鹿产品的质量安全评估提供重要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实时荧光PCR检测技术为例,对于玉米转基因成分进行分析.在具体处理中,会组建实验来完成阳性质粒、调控元件、目的基因、标记基因等内容的检测,从而积累有价值的数据信息,为后续同类型检测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旋毛虫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pin),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的mRNA表达水平变化,本研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不同发育时期的虫体的Serpin在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同时利用鼠抗重组蛋白血清对Serpin在旋毛虫成虫、新生幼虫、成囊前期幼虫及肌幼虫中进行定位,以鉴定该Serpin基因的表达特性。研究结果显示,在成虫时期,3 d时表达量明显高于6 h和5 d的表达量(P﹤0.05);成囊前期表达量很低,其中18 d时表达量最低(P﹤0.05);肌幼虫时期在26 d、38 d和48 d均有大量表达(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表明,Ts Serpin蛋白在5 d成虫期的体表表达;在新生幼虫和14 d成囊前期幼虫的体内体表均有表达;38 d肌幼虫时期明显可见表皮及体内均有表达。本实验为探究旋毛虫在宿主体内免疫逃避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6.
为建立一种针对寨卡病毒的快速诊断方法,本研究根据寨卡病毒的3’端保守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建立了检测寨卡病毒的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检测方法的Ct值与标准品在1.41×10^1~1.41×10^10^ copies/μL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性为1,斜率为-3.502;灵敏性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检测限度为1.41×10^1 copies/μL,是普通PCR的10000倍;特异性结果显示,对CHIKV、DENV和JEV无特异性扩增,特异性强;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重复性好。本研究建立的SYBR Green I real-time PCR检测方法,可用于寨卡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7.
8.
对德宏州番茄主产区病毒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番茄病毒病在德宏州主要番茄主产区均有发生,发病症状主要以黄化曲叶、皱缩、矮化、花叶、蕨叶、脉突、叶片发紫为主,单独或混合发生,一般发病率在5%~30%,严重的达80%以上,个别田块达100%。对采自德宏州4个县市的85份番茄样品进行了DAS-ELISA、dot-ELISA检测以及PCR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在检测的85份样品中,有58份番茄样品感染了所检测病毒,病毒检出率为68.24%,病毒种类有12种,其中以双生病毒科的泰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SyellowSleafScurlSThailandSvirus)为主,占27.06%,其次是番茄斑萎病毒属(Tospovirus)的番茄环纹斑点病毒(Tomato zonate spotted virus,TZSV)占22.41%,烟草曲茎病毒(TobaccoScurlySshootSvirus,TbCSV)占7.06%,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占5.17%,越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SyellowSleafScurlSSVietnam virus)占3.45%。  相似文献   
9.
基于梯度推移理论,以2000~2015年石家庄市城区住宅用地交易样本数据为基础,纳入通勤时间变量取代传统意义上梯度推移公式中的空间距离变量,并重新定义用于梯度系数的测算,再结合Kriging插值,探索石家庄市城区住宅地价的时空演变规律,分析住宅地价的空间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通勤时间是影响地价发展的重要解释变量,采用改进梯度推移公式,强调了"时间"因素影响地价扩展范围和程度的重要性;2)2008年石家庄市城区住宅地价增幅最快的区域推移至桥西区的一环外,2011年推移至二环外;3)石家庄市城区住宅地价空间分布不均匀,高地价区凸向裕华区和新华区。  相似文献   
10.
多重PCR检测猪瘟病毒、猪细小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根据猪瘟病毒(CSFV)、猪细小病毒(PPV)和猪伪狂犬病病毒(PRV)3种病原体的基因保守序列,分别设计了与CSFV的E2基因、PPV的VP2基因和PRV的gⅡ基因序列互补的3对引物。用这3对引物对人为混合的样品中的PPV和PRV的DNA模板及CSFV反转录后的cDNA模板进行多重PCR扩增和多重PCR反应奈件的优化,结果同时得到3务与试验设计相符的288bp(CSFV)、575bp(PPV)700bp(PRV)特异性条带;敏感性检测结果表明,该多重PCR可以检测到14.5ng/L的CSFV、27.1pg/L的PPV、31.4ng/L的PRV的核酸模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