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根据茶多酚防治帕金森症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并结合茶多酚对脑皮层线粒体、多巴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对脑代谢相关通路的调控等方面的研究,综述了茶多酚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黔湄系列品种所制普洱茶品质,以晒青、炒青为原料,采用普洱茶熟茶发酵工艺生产普洱茶,并用云南大叶种普洱茶为对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黔湄系列普洱茶滋味带鲜爽味、叶底嫩、化学成分氨基酸含量远远大于云南大叶种普洱茶的含量。可为贵州茶产业多样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茶叶有效成分复合分离提取技术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以中、低档绿茶为原料,研究了茶多酚、咖啡碱和茶多糖的复合提取技术,探讨了微波对绿茶茶多酚类物质浸出特性的影响,建立了从同一茶叶原料中同时获得茶多酚、茶多糖、咖啡碱3种产品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1)以水为介质,微波处理绿茶有利于茶叶有效成分的浸出,平均粒径0.246mm的绿茶用料液比(W/V)1∶20,时间3min,微波浸提2次,再50℃水浴浸提10min,1次,茶多酚浸提率达90.73%,高于乙醇水浸提。2)Al3+沉淀茶多酚的最佳pH范围为5.3~5.7;确定茶多酚——铝盐的最佳转溶条件为:茶多酚——铝盐沉淀用pH1.5的酸溶液,以料酸比1∶2(V/V)于60℃水浴中转溶15min,1次,茶多酚的转溶率达79.09%。3)萃取法结合升华法制备咖啡碱,较直接升华法得率高;确定咖啡碱最佳萃取条件为:供试液中NaCl浓度0.2%,二倍量的乙酸乙酯萃取3次,咖啡碱萃取率达95.14%。4)以水为介质,茶末经微波联合水浴浸提,溶剂法和沉淀法分离,能制备得率为11.8%的茶多酚、1.5%的茶多糖和1.2%的咖啡碱,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溶剂法和沉淀法  相似文献   
4.
茶叶中有效成分的开发利用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单概述了茶叶中的有效成分茶多酚、咖啡因、茶多糖、茶黄素的药理功能及其单一提取方法研究进展。茶多酚单一分离提取方法主要有如下4类:溶剂法、沉淀法、树脂吸附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咖啡碱的单一提取方法主要有溶剂法、升华法、吸附法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4类。茶多糖、茶黄素的单一提取分离方法也已研究得较深入。提出了膜分离法和树脂吸附法相结合,从中低档绿茶中同时提取分离茶多酚、咖啡因、茶多糖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5.
茶多酚抗辐射制剂安全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检测茶多酚抗辐射制剂的食用安全性,通过急性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30d喂养试验进行毒理学研究。结果表明,雌雄两性大、小鼠经口MTD均大于20.0g/kg,Ames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3项遗传毒性试验结果均为阴性,显示无致突变性。30d喂养试验(5.00g/kg)未见动物出现中毒症状。试验结果显示,茶多酚抗辐射制剂急性毒性分级属无毒级、无遗传毒性,食用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茶多酚西洋参制剂安全性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对茶多酚西洋参制剂安全性进行了评价。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制剂内容物经口LD50>10.0g/kg·Bw;3项致突变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大鼠30d喂养试验中,各剂量组动物生长发育良好,对体重、食物利用率无不良影响;各剂量组血常规,血清生化测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脏器比值与对照差异不明显。肝、心、脾、肾、胃肠、睾丸、卵巢等器官外观和组织切片与对照比均未发现实质性病理改变。结果表明茶多酚西洋参制剂无毒,无遗传毒性,使用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超声波在茶叶提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孙庆磊  梁月荣  陆建良 《茶叶》2006,32(2):79-82
超声波具有多种物理和声化学效应,在中药材提取中应用广泛。本文就超声波萃取的原理、优点及其在茶叶深加工的应用作一综述,并展望了它在未来茶叶深加工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