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64篇
  免费   282篇
  国内免费   672篇
林业   324篇
农学   710篇
基础科学   511篇
  681篇
综合类   6603篇
农作物   502篇
水产渔业   616篇
畜牧兽医   4541篇
园艺   996篇
植物保护   1334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251篇
  2022年   318篇
  2021年   367篇
  2020年   353篇
  2019年   420篇
  2018年   241篇
  2017年   353篇
  2016年   469篇
  2015年   506篇
  2014年   958篇
  2013年   859篇
  2012年   1072篇
  2011年   1119篇
  2010年   1043篇
  2009年   1117篇
  2008年   1200篇
  2007年   1079篇
  2006年   1091篇
  2005年   994篇
  2004年   660篇
  2003年   610篇
  2002年   337篇
  2001年   341篇
  2000年   203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面梳理了历年我国农药监管的相关政策,系统分析了农药减量监管政策实施的理论需求和现实要求,并基于我国农药用量和粮食产量趋势、农药残留及农药致病等事实数据进行了补充分析.结果 表明:纵观我国农药政策的演进,农药的监管日趋严格,农药减量政策契合理论和现实需要.事实数据表明,尽管我国口粮安全有了"量"的保障,但农药残留等"质"的问题仍需足够重视.鉴于此,我国应加快实施和推进针对性的农药减量监管政策,实现农业"量"与"质"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流苏香竹(Chimonocalamus fimbriatus)是云南特有珍稀竹种,主要分布于云南西南部。文章以野外调查获取的流苏香竹分布信息为主,运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同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基于19个气候因子,预测其在当前及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潜在分布区。结果表明:当前流苏香竹的高适生区和中适生区主要分布于德宏州、保山市和临沧市等地,除迪庆州、丽江市和昭通市外,云南其他区域均有低适生区零星分布。在未来2050s和2070s的2个时间段,基于2种不同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1-2.6和SSP5-8.5),流苏香竹的高适生区面积呈减少的趋势,尤其是SSP5-8.5路径下,高适生区面积仅为当前的12.51%(2050s)和18.63%(2070s);中、低适生区在SSP1-2.6路径下,显著扩张(2050s)或略微扩张(2070s),在SSP5-8.5路径下,则大幅收缩。流苏香竹野外实际分布区及其潜在分布区均以斑块状为主,可能与云南特殊的地形、地貌有关。影响流苏香竹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为最湿月份降水量、最暖月份最高温度、最干季度降水量和平均气温日较差。流苏香竹对气候变化比较敏感,根据其野外分布状况,建议以就地保护为主、迁地保护为辅,在其潜在适生区内适当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16)对食品中农药残留的种类、最大残留限量及检测方法均提出了较多的新要求。对新标准中涉及葡萄或浆果类水果规定的变化进行了归纳,并与国际上的相关标准进行对比,旨在为有关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喷洒农药后桃胶农药残留进行了多时期检测分析表明,大部分农药在用药5 d就无法在桃胶中检出;小部分杀虫剂在桃胶中可以残留达到5~10 d,小部分杀菌剂在桃胶中残留的时间可达15 d以上;在对桃树使用杀菌剂时,应减少使用腐霉利的使用,严格控制多菌灵的用量;采摘桃胶的最佳时间段为喷洒农药后20 d至下次喷洒农药前。  相似文献   
5.
李云 《猪业科学》2018,(12):46-47
随着人们对动物源性食品的需求向讲求质量型的转变,动物源性食品中的兽药残留已逐渐成为全世界关注的一个焦点。同时,兽药残留是影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兽药残留超标不仅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危害,而且对畜牧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也造成极大危害。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和控制兽药残留的产生。文章结合兽药残留的危害,以养猪业为例,阐述发生的原因,并给出一定的防控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7.
《畜禽业》2017,(9)
兽药在畜产品中的应用愈发广泛,而兽药残留影响消费者身体健康,且不利于畜牧业发展。以发光细菌发光原理,通过测定磺胺类等兽药在不同质量浓度下的反应,判断出产品是否存在兽药残留情况,希望能够为国民提供安全、健康的畜产品。  相似文献   
8.
质量控制图是由沃特·休哈特在1928年率先提出的,在后世的各项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也得到了大众的认可。质量控制图初期集中用在工业生产的质量控制,现在主要应用在分析实验中,对检测品质量的优劣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9.
化学药物有成千上万,但不是每一种化学药物都可以作兽药,要作为兽药,必须有必要的药理、毒理及临床资料与质量检测标准,经过农牧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才可以成为兽药,才可以进行生产、销售与使用。目前,我国除了“兽药典”外,还有部颁“兽药质量标准”、“兽药规范”有“进口兽药质量标准”,其次是大量的地方兽药质量标准。在2000处版“兽药典”(化药部分)中共收载产品(包括制剂)423种,其中:  相似文献   
10.
绿磺隆在麦田土壤中的残留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